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5篇
  免费   4篇
  国内免费   7篇
林业   2篇
农学   10篇
基础科学   2篇
  8篇
综合类   75篇
农作物   2篇
水产渔业   19篇
畜牧兽医   25篇
园艺   9篇
植物保护   4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5篇
  2019年   11篇
  2018年   12篇
  2017年   6篇
  2016年   7篇
  2015年   6篇
  2014年   7篇
  2013年   12篇
  2012年   9篇
  2011年   10篇
  2010年   7篇
  2009年   6篇
  2008年   15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7篇
  2004年   6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2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2篇
  1996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2年   1篇
  199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31.
加拿大食品检验局(CFIA)发布的D-03-08号指令“‘防止绿Chen树吉丁虫(Agrlus planipennis(Fairmaire))传入加拿大并在加拿大扩散的植物卫生要求(Phytosanitary Requirements to Prevent the Introduction into and Spread within Canada of the Emerald Ash  相似文献   
132.
利用ISSR分子标记技术检测了长江野生鳡子一代养殖群体的遗传多样性.在77个引物中,对筛选出条带清晰、稳定的5个引物扩增结果进行统计,其中二碱基重复序列2个,三碱基重复序列1个,四碱基重复序列2个.共得到24个条带,其中呈多态性的条带15个,多态性位点比例达62.5%.遗传多样件指数为0.2552,Shahnon系数为0.3707.结果表明,长江野生鳡子一代养殖群体的多态性位点比例和遗传多样性指数都处于中间水平,而Shannon系数相对偏低,个体问遗传差异较大.  相似文献   
133.
 为了探讨苹果叶片抗病相关蛋白的表达特性,进一步解析苹果叶片自身防御反应分子机制,本文以抗病苹果品种‘华月’为试材,采用iTRAQ定量蛋白质组技术分析苹果链格孢菌处理前后,苹果叶片总蛋白差异表达情况。结果表明,与无菌水处理的叶片相比,病原菌接种后的叶片共筛选到433个差异表达蛋白,聚类分析结果较好,其中257个蛋白显著上调,176个蛋白显著下调。进一步开展差异蛋白筛选及功能分析,筛选后的53个蛋白依据功能可划分为7类,分别为代谢过程相关,防御或逆境应答反应相关,蛋白质代谢过程相关,细胞分裂相关,细胞壁修饰相关,细胞过程相关及其他功能未知蛋白。代谢通路分析表明,KEGG共富集到7个结果,64个蛋白在7条通路中得到注释,且这些蛋白对这7条信号通路均具有显著影响(P<0.05)。亚细胞定位分析结果表明,共49个蛋白得到成功定位,其中35个蛋白定位于叶绿体,表明叶片细胞中大量的叶绿体蛋白参与了病原菌胁迫应答反应。其他蛋白中,7个定位于细胞质,3个定位于细胞质膜,其余4个分别定位于细胞壁、胞外、过氧化物酶体及内质网。除了防御或逆境反应相关蛋白,光合作用及其他代谢相关蛋白也参与了苹果叶片细胞的防御反应。病程相关的PR类蛋白中包括3个过氧化物酶类蛋白(PR-9)、1个类甜蛋白(PR-5)及1个MLP样蛋白(PR-10),过敏反应相关的MLP样蛋白在果树应答逆境胁迫的研究中的报道较少,MLP蛋白的差异表达可能也与苹果叶片的防御反应相关。本研究进一步证实了苹果叶片应答链格孢菌胁迫的抗性相关蛋白中,PR类蛋白的差异表达可能是影响苹果叶片细胞抗病反应的关键因子,研究结果为进一步解析果树抗病分子机制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134.
高台县盐碱地初步治理浅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韩晓  王凯元  尹昭霞 《甘肃农业》2011,(2):29-31,33
本文就高台县盐碱地的现状和成因做以简要论述,并对其提出治理措施,对以后的盐碱地治理和改良提供意见与建议措施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135.
高产杂交稻两优培九功能叶自然衰老的生理特性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大田种植的高产杂交稻两优培九的上三片功能叶为对象,研究其自然衰老过程中的生理特性变化.结果表明,功能叶衰老过程中,叶绿素含量先上升后下降,且倒三叶的叶绿素含量的下降速度最快.Fo和Fv/Fm在不同叶位的功能叶之间没有明显差异.SOD、CAT活性在3片功能叶中都呈下降趋势,POD呈先上升后下降,且3种抗氧化酶都是在剑叶中活性最高.MDA和O2-含量在3片功能叶中呈上升趋势,可溶性蛋白和糖含量随着衰老的进程而逐渐降低,且剑叶中的可溶性蛋白和可溶性糖含量均显著高于倒二叶和倒三叶.说明在两优培九衰老的早期,3片功能叶共同维持着水稻的光合产物向子粒中转运,而后期剑叶在进一步增加光合产物中起主要作用.  相似文献   
136.
接吻鱼又名亲嘴鱼、吻鱼、吻嘴鱼、接吻斗鱼、香吻鱼、桃花鱼,为攀鲈科属,原产东南亚印度尼西亚的爪哇岛和婆罗洲。自然界中的接吻鱼体长可达30—40cm,而人工饲养在水族箱中的接吻鱼一般只有15~20cm长,是攀鲈科中体型较大的一个品种。  相似文献   
137.
为揭示西藏林芝地区不同土地利用方式对土壤团聚体及其有机碳含量的影响,以八一镇耕地(FL)、蔬菜大棚(VG)、撂荒地(AL)、草地(GL)、次生林地(SF)为研究对象,采用干筛法对土壤团聚体进行分级,分析团聚体及其有机碳、易氧化有机碳的含量和分布。结果表明:在0~20 cm土层,各土地利用方式下基本以≥2 mm团聚体为主,其含量大致表现为GL、AL高于VG和FL,表明与农用地(FL、VG)相比,自然生态系统的土壤结构较好。土壤团聚体有机碳和易氧化有机碳的含量在不同土地利用方式下整体表现为0~10 cm>10~20 cm,大团聚体(≥0.25 mm)高于微团聚体(<0.25 mm),并以≥2 mm团聚体的贡献率最高,碳汇能力较强。结果说明,自然生态系统的土壤结构较好,草地、林地的开垦行为将导致土壤结构变差。实施保护性耕作措施,减少草地、林地的人为干扰有利于提高土壤有机碳库的稳定性,发挥土壤"碳汇"功能。  相似文献   
138.
陕西线辣椒炭疽病原菌的鉴定及生物学特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搞清陕西省线辣椒主产区炭疽病的致病菌类型及其主要生物学特性,对采自陕西省宝鸡市线辣椒主产区具有炭疽病症状的80份线辣椒果实样品进行致病病原菌分离、鉴定、主要生物学特性研究及多基因联合分析。结果表明,从80份病样中共鉴定出4种不同的炭疽菌,即尖孢炭疽菌(Colletotrichum acutatum)、大豆炭疽菌(Colletotrichum truncatum)、菠菜炭疽菌(Colletotrichum spinaciae)和博宁炭疽菌(Colletotrichum boninense),4种炭疽菌所占比率依次为83.75%、13.75%、1.25%和1.25%;尖孢炭疽菌对线辣椒的致病力最强,其次是大豆炭疽菌,菠菜炭疽菌对线辣椒致病力较弱,博宁炭疽菌对线辣椒没有致病力。生物学特性研究表明,温度25℃、连续光照、pH=6、碳源葡萄糖、氮源酵母浸膏最适合尖孢炭疽菌菌丝生长,温度30℃、连续光照、pH为5~6、碳源麦芽糖、氮源酵母浸膏最适合尖孢炭疽菌菌株产孢;温度30℃、连续光照、pH为7、碳源果糖、氮源蛋白胨最适合大豆炭疽菌菌丝生长,温度30℃、连续黑暗、pH为5~6、碳源麦芽糖、氮源脯氨酸最适合大豆炭疽菌菌株产孢;温度30℃、连续光照、pH为9~11、碳源麦芽糖、氮源蛋白胨最适合菠菜炭疽菌菌丝生长;温度30℃、连续黑暗、pH为5~6、碳源麦芽糖、氮源蛋白胨最适合菠菜炭疽菌菌株产孢。在陕西省线辣椒上发现尖孢炭疽菌,为首次报道;在辣椒上发现菠菜炭疽菌,亦为首次报道。  相似文献   
139.
<正>菠菜霜霉病是菠菜发病率较高的一种病害,该病主要危害叶片,影响菠菜质量,降低菠菜经济效益。田间危害症状菠菜叶片正面病斑呈淡黄色,不规则形,大小不一,边缘不明显。病斑扩大后,互相  相似文献   
140.
河川沙塘鳢染色体核型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河川沙塘鳢染色体进行了研究。采用PHA和秋水仙素胸腔注射法制片,获得肾组织细胞的清晰分裂相。观察结果表明,它的染色体数2n=44,核型=44 t,NF=44。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