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88篇
  免费   18篇
  国内免费   45篇
林业   69篇
农学   66篇
基础科学   67篇
  46篇
综合类   390篇
农作物   52篇
水产渔业   40篇
畜牧兽医   243篇
园艺   46篇
植物保护   32篇
  2024年   6篇
  2023年   21篇
  2022年   30篇
  2021年   17篇
  2020年   15篇
  2019年   34篇
  2018年   36篇
  2017年   27篇
  2016年   18篇
  2015年   13篇
  2014年   37篇
  2013年   25篇
  2012年   39篇
  2011年   24篇
  2010年   38篇
  2009年   29篇
  2008年   27篇
  2007年   22篇
  2006年   32篇
  2005年   38篇
  2004年   35篇
  2003年   22篇
  2002年   20篇
  2001年   22篇
  2000年   25篇
  1999年   37篇
  1998年   34篇
  1997年   36篇
  1996年   35篇
  1995年   31篇
  1994年   49篇
  1993年   27篇
  1992年   23篇
  1991年   28篇
  1990年   15篇
  1989年   11篇
  1988年   6篇
  1987年   5篇
  1986年   8篇
  1985年   6篇
  1984年   4篇
  1983年   9篇
  1982年   9篇
  1981年   7篇
  1979年   3篇
  1977年   3篇
  1974年   2篇
  1964年   3篇
  1959年   1篇
  195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5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31.
石油价格上涨与提高农民补贴的内在关系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运用Granger检验方法,采用2008-01-2011-12的数据对国际石油价格、国内农业生产资料价格及国内粮价的相互关系进行实证分析,并考察在此相互关系下的农民利益问题.结果表明,农民不仅没有从最近一轮粮食价格上涨中获得更多收益,还承受了由于石油价格上涨导致的农业生产资料价格上涨所带来的压力,成为油价上涨的直接受害者.研究认为国家应该加大对农业相关补贴政策以保护农民利益,稳定粮食生产.  相似文献   
132.
 根据浙江省缙云县117个公益林固定小班监测数据,在推算不同群落类型(松林、杉木Cunnunghamia lanceolata林、阔叶林、针阔混交林、毛竹Phyllostachys edulis林和灌木林等6种群落类型)生物量的基础上,估算了公益林植被碳储量与碳密度,并通过碳税法、工业制氧法对缙云县公益林固碳释氧效益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缙云县公益林生物量现存总量为282.73 × 104 t,单位生物量为93.21 t·hm-2,杉木林单位生物量最高(102.61 t·hm-2),阔叶林次之(100.93 t·hm-2),灌木林最低(21.76 t·hm-2);公益林平均植被碳密度为47.37 t·hm-2;固碳释氧总量为38.59 ×104 t·a-1,总价值4.07亿元·a-1。对缙云县公益林建设提出了一些意见和建议。图3表6参25  相似文献   
133.
12只雌性5周龄金仓鼠腹腔注射50μL羊痒病(SCRAPIE)263K株10%的脑组织匀浆。在临床前期,感染后第2、4、6、8、10、12周和临床末期第20周,金仓鼠被分别处死,取大脑、淋巴组织、脾脏、肾脏、肝脏、心脏和肌肉等组织,进行蛋白质免疫印迹杂交实验检测朊病毒病理型朊蛋白PrPSc。研究结果显示在临床前期,通过改进后的纯化技术,我们能够检测出淋巴组织和脾脏组织中的PrPSc,但是在肾脏、肝脏、心脏和肌肉等组织中仍然没有检测到PrPSc。  相似文献   
134.
油茶穗条芽位对嫁接育苗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5年生油茶采穗圃中‘长林4号’、‘长林40号’和‘长林53号’作为试验材料,剪取树体上部具有6个芽位的穗条进行试验。通过试验发现:1年生嫁接苗中,随着芽位的降低,植株的生长量也随之降低,但未能起到显著影响植物生长的作用,品种因素是影响生长的关键因素;苗高和根系长度伴随着芽位降低而降低,表明地上和地下部分能迅速地进行协调生长,呈现出随着芽位的降低从上到下逐次递减的趋势。  相似文献   
135.
本研究对金黄地鼠Kcnq1基因进行分子克隆与鉴定以及在多种器官组织的表达差异进行分析,旨在研究Kcnq1基因在地鼠各组织器官中的功能.提取金黄地鼠心脏组织总RNA,根据大鼠Kcnq1的保守序列区域设计引物TK1,用RT-PCR化后的cDNA在T4连接酶的作用下与pMD18-T载体特异性连接,转化感受态大肠杆菌DH5a中,筛选重组子并酶切鉴定,将鉴定后的重组子进行DNA测序.提取心、肝、脾、肺、肾各组织总RNA,并反转,将各组织cDNA做荧光定量检测,检测各组织表达量的差异.结果,克隆出金黄地鼠Kcnq1基因477 bp的部分片段长度,推测出编码的159个氨基酸.与大鼠等物种Kcnq1基因比对,核苷酸和氨基酸序列均具有较高的同源性.荧光定量结果显示,Kcnq1在金黄地鼠心脏中表达量最高,在肺脏和肾脏中均有较高表达,在脾脏中低度表达,在肾脏中基本不表达.该研究结果为深入研究金黄地鼠KCNQ1基因功能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36.
以中国伏牛山脉木札岭和小兴安岭帽儿山2个区域的散孔材树种枫桦(Betula costata)为对象,研究落叶后树枝和树根木质部中非结构性碳水化合物(NSC)含量的地域差异。结果表明,帽儿山枫桦树根和树枝的可溶性糖与淀粉含量均>木札岭;2个区域枫桦树根的可溶性糖与淀粉含量均>树枝。枫桦非结构性碳水化合物的地区差异以及组织差异是树木在休眠期应对环境变化特别是温度变化的结果。  相似文献   
137.
非洲菊单倍体植株生根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记录和测量非洲菊单倍体植株的开始生根时间、生根率、根数、根长、苗高和鲜重,比较非洲菊单倍体和二倍体植株在不同培养基中培养的生根效果,研究了单倍体植株在适宜培养基中培养的生根情况。结果表明:培养基和基因型对非洲菊单倍体生根效果存在显著影响,单倍体最佳生根培养基为1/2MS+IBA 0.4 mg/L+NAA 0.3 mg/L。采用1/2MS培养基或添加适宜浓度的植物生长调节剂NAA,可显著提高单倍体的生根率,使单倍体的生根率达77.5%以上。非洲菊单倍体的生根率、根长、株高和鲜重增加速度比二倍体的相应指标都低,单倍体的根系萌发所需时间显著比二倍体的根系萌发时间长。5种单倍体在适宜培养基中培养,根系开始萌发时间12~15 d、根长1.1~1.7 cm、株高2.6~3.7 cm、生根率85%~98.8%、根数8.1~10.1条、鲜重增加速度11.0~12.6 mg/d。  相似文献   
138.
本试验以当年生红砂(Reaumuria soongorica)幼苗为材料,采用盆栽实验,通过研究叶面喷施0.01~1.0 mmol·L-1不同梯度NO供体硝普钠(sodium nitroprusside,SNP)对在300 mmol·L-1 NaCl胁迫下红砂生长、渗透调节物质和膜脂过氧化程度的影响,以探讨外源NO对红砂耐盐性的生理响应机制。结果表明:300 mmol·L-1 NaCl处理显著抑制了红砂植株平均株高生长速率和生物量的积累(P<0.05),降低了可溶性糖(Soluble sugar,SS)、脯氨酸(Proline,Pro)、离子选择向上运输K+的系数(STK+,Na+)和可溶性蛋白(Soluble protein,SP)含量,提高了丙二醛(Malondialdehyde,MDA)、Na+含量和Na+/K+值。外源NO处理可显著提高红砂在盐胁迫下的SS含量、Na+/K+值和STK+/Na+,降低Pro、SS、MDA含量。高浓度(>1.00 mmol·L-1 SNP)外源NO未能缓解盐胁迫对红砂的伤害,而低浓度(0.01~1.00 mmol·L-1 SNP)则有缓解盐胁迫对红砂生长抑制的作用,尤其以0.10 mmol.L-1的NO供体SNP对盐胁迫的缓解作用最为显著。分析表明:NO主要通过提高植物SS的含量、降低Pro和MDA含量来提高红砂的耐盐性,同时,NO可通过促进Na+在红砂体内选择性吸收,提高地下部分K+向地上部分的输送能力来提高红砂对盐胁迫环境的适应能力。  相似文献   
139.
在对沘江流域(云龙段)常年水稻种植区受污染耕地现状调查的基础上,进行当地主栽玉米品种筛选试验,通过检测玉米食用部分重金属含量,结合各参选品种产量,筛选出适宜于当地种植区、产量稳定、能安全利用的玉米品种,为大理云龙县沘江流域受污染耕地安全利用和调整修复治理提供技术支撑。结果显示,在试验地块的土壤铅、镉重金属污染背景下(铅含量310 mg/kg,镉含量9.29 mg/kg),4个受试玉米品种中,红单6号、路单12号籽粒符合食品安全标准,会单4号、云瑞8号籽粒不符合食品安全标准,4个品种茎叶饲用均不合格。各品种实际产量由高到低依次为路单12号、红单6号、云瑞8号、会单4号,再结合植株体内转移系数反映出的植株器官累积重金属元素特点,籽粒安全利用应首推路单12号。  相似文献   
140.
【目的】评价过表达拟南芥At CIPK 23、At AKT 1和At CBL 1基因棉花苗期耐低钾能力的差异,为棉花钾高效品种培育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通过室内水培法,测定比较了转基因棉花和中棉所24(CCRI 24)在适钾、低钾条件下苗期的长势、干物质质量、钾浓度和钾累积量等指标,并从根系形态、钾利用指数、钾转运能力和受胁迫程度等方面综合分析了其可能的生理机制。【结果】适钾条件下,转基因棉花和中棉所24长势基本一致,无显著差异。低钾胁迫时,过表达At AKT 1基因棉花幼苗总根长、根表面积和根体积约为中棉所24的3倍,整株干物质质量是中棉所24的1.66倍,具有明显的生长优势,并且钾转运能力强、钾利用指数高,受胁迫程度明显降低;而过表达拟南芥At CIPK 23和At CBL 1基因棉花幼苗的各项指标与中棉所24相当,无显著差异。【结论】在棉花中过表达拟南芥钾离子通道蛋白基因At AKT 1能显著提升棉花本身的耐低钾能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