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11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12篇
林业   26篇
农学   11篇
基础科学   33篇
  20篇
综合类   104篇
农作物   19篇
水产渔业   8篇
畜牧兽医   70篇
园艺   20篇
植物保护   14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8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6篇
  2020年   11篇
  2019年   16篇
  2018年   13篇
  2017年   5篇
  2016年   11篇
  2015年   8篇
  2014年   15篇
  2013年   18篇
  2012年   19篇
  2011年   12篇
  2010年   10篇
  2009年   9篇
  2008年   7篇
  2007年   17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6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36篇
  2000年   32篇
  1999年   21篇
  1998年   5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5篇
  1995年   1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2篇
  1990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5年   2篇
  198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2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8 毫秒
41.
<正>杏树根腐病是一种真菌引起的病害,该病会造成树木根部腐烂,根系吸收水分和养分的功能减弱,最后全株死亡,主要表现为整株叶片发黄枯萎。在苗圃地繁殖的苗木和在大龄杏树行间培育杏苗时,均会导致该病害的严重发生。该病还危害苹果、梨、桃和葡萄幼树及苗木。近年来该病发生在哈密市伊州区大  相似文献   
42.
正包虫病是可以控制和消除的,这已通过冰岛和新西兰成功控制并消除包虫病得以证明。这些成功的实例说明,只要严格执行防控技术措施,切断病原的循环链,就可以控制和消除包虫病。一、控制简史及成功防控范例1854年德国科学家Kuchenmeister发表了"包虫病控制原理",确定了  相似文献   
43.
本研究以乌鲁木齐郊区3个养鸡户为测试地点,不同类型和饲养方式下的鸡舍空气中氨气(NH3)和二氧化碳(CO_2)等有害气体进行了监测。结果表明:封闭式鸡舍内空气中NH_3和CO_2高于半开放式鸡舍内空气。无论不同饲养方式,还是不同鸡舍类型NH_3和CO_2含量没有超出各自环境卫生标准,农户鸡舍空气质量良好。  相似文献   
44.
为了丰富南方冬季亚麻(Linum usitatissimum L.)品种,引进筛选适合在当地种植的品种,采用灰色关联度分析法综合分析了35份亚麻材料原茎产量、株高、工艺长度、分枝数、茎粗、单株茎重、单株果数、千粒重、单株粒重等指标的关联度。结果表明,与对照品种04076-4-9关联度最大的是"651",适合在武汉市或相似生态区域推广种植;其次是M0459"、609",具有一定的发展潜力,也适宜推广。  相似文献   
45.
阐述了超低比转数高速复合叶轮离心泵的加大流量设计方法,并给出了两个设计实例,水力试验表明,这两台采用加大流量设计的超低比转数高速复合叶轮离心泵具有很好的性能指标。  相似文献   
46.
47.
48.
49.
棉叶螨也称为棉红蜘蛛,属蛛形纲叶螨科,其种类繁多,分布范围广,世代周期短,是为害棉花的一类重要害螨。目前,用于防治棉叶螨的化学药剂主要是神经毒剂及呼吸抑制剂2大类,且棉叶螨对多数药剂产生了不同程度的抗性,以二斑叶螨Tetranychus urticae为首的植食性害螨已成为世界上抗药性最严重的节肢动物之一。美国路易斯安那州棉田二斑叶螨种群对阿维菌素产生了1 415倍抗性,而国内棉花上棉叶螨主要对有机磷类药剂产生了较强抗性,最高为467倍。棉叶螨产生抗药性的机制主要涉及靶标突变及解毒代谢增强,其中靶标突变主要涉及乙酰胆碱酯酶、电压门控钠离子通道和谷氨酸门控氯离子通道等;细胞色素P450单加氧酶、羧酸酯酶和谷胱甘肽S-转移酶等一种或多种解毒酶共同参与害螨对化学药剂的解毒代谢。该文主要从棉叶螨的种类及分布、用于防治棉叶螨的化学药剂、棉叶螨的抗药性现状、抗药性机制解析和抗药性治理策略5个方面进行阐述,提出因地制宜的抗药性治理策略,旨在为棉叶螨的田间防治提供指导。  相似文献   
50.
绿茶能充分对叶内的内含物质保留,其中80%的茶多酚与咖啡碱、50%的叶绿素都被保留下来,与此同时,维生素基本很少流失。随着人们在日常生活中更加重视养生问题,对绿茶的抗菌消炎、抗氧化与抗衰老等功能十分关注,逐步加大了对茶叶化学成分及功能的研究。本文主要是利用试验分析,以绿茶为例,对不同干燥环境影响茶叶化学成分的情况进行研究,希望可以更好地提高茶叶品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