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1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6篇
农学   11篇
综合类   63篇
农作物   23篇
园艺   1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18篇
  2011年   20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9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正板仓香糯是湖南省水稻研究所与湖南五彩农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共同选育的中熟常规糯稻新品种,具有糯性强、丰产性和稳产性较好、耐低温、抗倒伏等特点,2016年通过了湖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1.特征特性。株高85.6厘米,茎秆中粗。长势繁茂,分蘖力强,后期落色好,平均生育期116.5天。平均每亩有效穗数19.8万,每穗总粒数121.6粒,实粒数106.5粒,结实率87.6%,千粒重26.5克,糙米率80.2%,精米率71.1%,整精  相似文献   
12.
水稻镉积累与调控研究进展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镉通过水稻植株吸收进入食物链而危害人畜健康,水稻低镉累积研究已成为当今生态环境领域、水稻栽培与育种领域的重要课题。本文从水稻对镉的积累累积特性、镉的运转、稻田镉的控制及低镉低累积积累水稻品种的选育等方面,综述了镉在不同水稻品种类型、不同生育期及不同水稻器官间的积累累积规律,镉从土壤到籽粒的运转过程,主要控镉技术对水稻镉吸收的影响,以及低镉低累积积累水稻品种选育的研究进展。并从水稻镉代谢规律与遗传改良、土壤修复、良种良法等方面探讨水稻低镉低累积积累的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13.
 利用拟南芥DREB1蛋白序列在水稻全基因组水平进行TBLASTN,共检索到9个水稻同源基因。其中,有3个基因串联排列在第9染色体上,命名为OsCBF1、OsCBF2、OsCBF3。它们编码的蛋白在保守区域内与DREB1的相似性较高。低温驯化能增强水稻幼苗的耐冷性,减少叶片的离子渗漏,但粳稻品种日本晴和籼稻品种93 11之间存在差异。OsCBF1~OsCBF3基因在低温驯化过程中诱导表达,在93 11中的表达量比在日本晴中的更高。CBF候选靶标基因OsP5CS在两个水稻品种都得到诱导表达,但是OsLIP5和OsLIP9只在93 11中上调表达,而在日本晴中表达量变化不明显。OsCBF1~OsCBF3的启动子序列在日本晴与93 11之间存在多态性,93 11的启动子序列中包含更多的MYC顺式作用元件。  相似文献   
14.
黑米和红米不仅营养丰富,而且有良好的药用功能,自古以来都是作为滋补珍品,在<食疗本草>、<本草纲目>中都有记载.现代医学认为黑色食品营养丰富,具有保健养颜、抗衰防老的功能,故又有"长寿食品"之称;民间认为红米有活血补血、润肤止痒、消肿散淤等功效,多称之为补血米、药米、月家米等.  相似文献   
15.
优质籼稻的收割稻米的垩白粒率、垩白大小和胶稠度均随着收割期的推迟而增大,直链淀粉含量则随着收割时期推迟而降低,因此收割时期直接影响优质籼稻稻谷的商品价值。优质籼稻一般粒型较细长,谷壳较薄,成熟时间也相对较短。最佳收  相似文献   
16.
统计了湖南省2005~2009年共11组的一季晚稻区域试验资料,分析了湖南省一季晚稻区试对照品种汕优63在湖南永州、衡阳、长沙、常德等9个试验点的产量、生育期、主要经济性状等方面的表现.结果表明:汕优63年际组别间产量均在500kg/667m2以上,生育期变化幅度相差小,千粒重变化小,米质与抗性表现变化不大,适宜作一季...  相似文献   
17.
介绍了湖南种业的发展现状,分析了目前湖南种业深化体制改革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了深化种业体制改革发展的五点建议,即创建股份制科研院所、强化知识产权的保护和管理、建立种业人才与成果交流交易公共平台、依法有序推进企业联合体试验和加强协调行业协会与学会的联动等。  相似文献   
18.
湖南省近年选育了一大批优质常规籼稻品种,为了更好地扩大这些品种的示范与推广区域,特征集了湘晚籼10号、湘晚籼17号、玉针香、创香5号等共计15个品种(系),以湘晚籼13号为对照,在海南省三亚市作晚造种植,进行优质籼稻品种在三亚市的生态适应性研究。试验表明:创香5号、农香18、天龙香103、黄华占等品种表现突出,可在试验地区域进行试种与小面积推广。  相似文献   
19.
湖南高档优质稻品种选育主要进展与发展对策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本文阐述了近10年来湖南省高档优质稻品种选育的主要进展情况,指出了存在的问题,并浅谈了其发展对策。  相似文献   
20.
通过对2002年在湖南长沙作一季晚稻和双季晚稻以及在海南三亚冬繁共3次种植的20个优质稻品种60份样品的碾米品质、外观品质和米饭长检测,同时对其中11个品种共33个样品的蒸煮品质化验,分析不同品种在三种环境下种植的各个品质性状的变异系数, 并对20个品种进行聚类分析;按农业部颁布的食用稻品种品质NY/T-593-2002中的籼稻品质指标等级记分标准将11个品种的9个品质性状计算质量指数. 结果显示:不同品种的品质稳定性不同。品质性状的稳定性与品种的质量指数等级有关,在长沙作双季晚稻种植的质量指数达三等的品种,其品质性状相对稳定;在长沙作双季晚稻种植的质量指数达二等的品种,在不适宜环境下质量指数可变为三等甚至四等。不同品质性状的变异系数差异悬殊。各个品质性状的一等至三等达标百分率因品种和环境而变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