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1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3篇
农学   2篇
综合类   7篇
畜牧兽医   16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2篇
  2020年   2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6篇
  2009年   8篇
  2008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2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93 毫秒
11.
对9株鸡杆菌进行了血清分型,并应用8条随机引物对该9株鸡杆菌和3个参考菌株(1株巴氏杆菌、1株大肠杆菌和1株链球菌)共12株细菌做随机扩增多态性DNA(RAPD)分型研究。结果显示,9株鸡杆菌分别属于血清Ⅰ型(1/9)、血清Ⅱ型(3/9)和血清Ⅳ型(5/9)。所用8条随机引物中有3条呈现良好的多态性和稳定性,可产生差异显著的指纹图谱。采用SPSS13.0软件分析了不同菌株间的遗传距离,并依此绘制出菌株间的亲缘关系树状图。12株细菌共分为4个聚类群,其中9株鸡杆菌位于同一聚类群中,且又可分为4个聚类亚群。3个参考菌株各自形成一个独立的聚类群。不同血清型的鸡杆菌菌株具有相似的指纹图,同一血清型的菌株指纹图存在差异。结果表明,RAPD基因分型是目前鸡杆菌分子流行病学调查及病原分离鉴定比较理想的方法之一。  相似文献   
12.
根据GenBank中发表的巴氏杆菌质粒上的磺胺类药耐药基因SulⅡ和链霉素耐药基因StrA的序列设计2对引物,以临床分离的对磺胺甲唑和链霉素耐药的8株卡氏杆菌为模板,扩增SulⅡ基因和StrA基因,然后将纯化的PCR产物进行克隆并作核苷酸序列测定,把测得的克隆基因序列与巴氏杆菌科其它属细菌耐药质粒上存在的Sul Ⅱ基因和StrA基因序列(A1514834)进行比较,结果显示它们之间具有很高的同源性(≥99,6%).试验结果表明,卡氏杆菌的质粒上存在耐药基因Sul Ⅱ和Str A,其对磺胺甲嗯唑和链霉素的耐药性可能与Sul Ⅱ基因和Str A基因的存在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3.
为研究鸡卡氏杆菌引起输卵管囊肿的病理学变化,对9例自然感染病例进行症状观察,病理剖检,并采集气管、肺脏、输卵管和卵巢组织,从组织中提取基因组DNA,采用卡氏杆菌属特异性引物,用PCR方法成功扩增出卡氏杆菌目的基因;经PCR鉴定的卡氏杆菌阳性病料经甲醛固定,梯度乙醇脱水,石蜡切片,HE染色,光镜观察。结果表明:呼吸道的病变主要在黏膜层,黏膜上皮细胞脱落,固有层内毛细血管充血,炎性细胞浸润;输卵管主要表现在膨大和子宫的黏膜层有大量炎性细胞浸润,且黏膜上皮分泌细胞的细胞核破裂。输卵管的病变可作为该病病理诊断的重要指征之一,为阐明该病的输卵管特征性病理变化及进一步探讨其发生机制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4.
45株鸡卡氏杆菌的分离鉴定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通过形态学检查、鉴别培养、Vitek-32全自动细菌鉴定系统、PCR鉴定和序列分析等方法,对101只鸡的10种组织脏器进行细菌分离和鉴定。最终鉴定出45株鸡卡氏杆菌,其中43株分离自输卵管炎产蛋病鸡,2株分离自具有呼吸道病史的产蛋鸡,而从SPF鸡、公鸡及马立克病患鸡体内未能分出卡氏杆菌;分离的卡氏杆菌对庆大霉素、链霉素、氨苄西林、青霉素、强力霉素、诺氟沙星及磺胺类药物等都具有不同程度的耐药性。试验结果表明,卡氏杆菌与产蛋鸡的输卵管炎具有相关性,鸡卡氏杆菌的抗生素耐药现象较普遍,为预防该病原在我国的流行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15.
鸡卡氏杆菌的分子鉴定及其16S rRNA基因序列分析   总被引:10,自引:2,他引:8  
2003年Christensen等将过去归为输卵管炎放线杆菌、禽溶血性巴氏杆菌及鸭巴氏杆菌的细菌归为巴氏杆菌科中的一个新属——卡氏杆菌属。卡氏杆菌主要引起产蛋母鸡发病,可以导致输卵管炎、卵巢炎、腹膜炎、败血症、心包炎、肝炎、肠炎和呼吸道疾病等。  相似文献   
16.
血清1型马立克病病毒(MDV-1)感染引起的鸡马立克病(MD)一直以来被认为是研究病毒诱导肿瘤发生机制的理想模型。此前研究发现,MDV-1编码的miR-M4-5p是宿主癌基因miR-155的病毒同源物,从基因组中敲除miR-M4-5p可显著降低MDV-1的致病性和致瘤性,表明miR-M4-5p可能是MDV-1诱导肿瘤发生的重要调控因子。为进一步揭示miR-M4-5p的调控机制,以CEF细胞总RNA反转录产物cDNA为模板,利用hybrid-PCR技术构建了miR-M4-5p的候选靶基因文库。通过基因克隆、PCR鉴定及序列比对分析,获得128个候选基因序列,有73个基因的3'-UTR存在miR-M4-5p的潜在结合靶点,其中23个3'-UTR结合靶点与miR-M4-5p完全互补配对。通过双荧光素酶报告试验和qRT-PCR分析,对miR-M4-5p与3'-UTR的体内外相互作用以及候选靶基因的表达水平进行分析和验证,最终鉴定DPTTMEM230和DCLK1为miR-M4-5p调控的宿主靶基因。本研究为后续进一步阐明miR-M4-5p在MD肿瘤发生中的调控机制奠定了重要基础。  相似文献   
17.
猪圆环病毒是小的无囊膜单链环状DNA病毒,属于圆环病毒科圆环病毒属。根据病毒的抗原性和基因组成的不同分为PCV1和PCV2两个基因型。其中,PCV1可污染PK15细胞系且不产生CPE,对猪无致病作用,在很多国家猪群中广泛存在:PCV2具有致病性。自1996年Harding等证实PCV2与PMWS的发生有关以来,  相似文献   
18.
为了掌握豫北地区猪瘟的免疫和野毒感染状况,更好地为开展相应的免疫预防工作提供依据,试验分别应用猪瘟病毒抗体EUSA检测试剂盒以及RT-PCR方法分别对豫北6地市送检的血清及病料进行了猪瘟抗体、猪瘟抗原的检测,结果显示,所检测的血清总阳性率为74.96%,提示该地区猪瘟疫苗免疫效果较差;猪瘟抗原阳性率为30.09%,说明目前豫北地区的猪场普遍存在猪瘟野毒感染,RT-PCR的结果有力地佐证了这一点.  相似文献   
19.
10株猪圆环病毒2型(PCV2)河南株全基因组的克隆与序列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解猪圆环病毒2型(PCV2)河南株的起源及遗传变异,从河南省不同临床表现的病猪中克隆了10株PCV2的全基因组,并对其进行了序列测定及分析。结果表明,河南株之间以及与中国其他地区PCV2流行株之间同源性均很高;河南株均处于欧洲分支中,提示PCV2河南株可能起源于欧洲株;河南省不同年份的PCV2中确实存在一定的基因差异,但PCV2全基因组从总体上来说遗传进化相对稳定;河南省猪群中与PCV相关的疾病不是由PCV2变异毒株引起的。  相似文献   
20.
鸡输卵管囊肿病的病理学观察及相关病原的初步检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研究卡氏杆菌与鸡输卵管囊肿之间的关系,对42例自然发病鸡进行症状观察、病理剖检,并采取气管、肺脏、输卵管与卵巢组织块,经固定,脱水,石蜡切片,HE染色,光镜观察,利用PCR方法对上述组织进行卡氏杆菌检测,并对其病原混合感染进行了初步研究。结果表明,卡氏杆菌可以引起鸡呼吸道感染和生殖道损伤,显微镜下主要表现为呼吸道黏膜充血、肿胀,输卵管固有层腺体增多,卵巢中卵泡退化,呈空泡状;PCR方法对鸡群卡氏杆菌的阳性检出率为14%,组织阳性检出率为5.4%,且在被检组织中卡氏杆菌很少与其他病原体混合感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