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9篇
  免费   6篇
  国内免费   4篇
农学   4篇
  5篇
综合类   32篇
农作物   1篇
园艺   1篇
植物保护   26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8年   3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6篇
  2011年   7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1篇
  2001年   3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6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5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61.
番茄根结线虫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国内外番茄根结线虫研究相关文献进行梳理和归类,就番茄根结线虫病的病原种类、危害症状、生物学特性、鉴定方法、抗性鉴定、防治策略,抗病育种及Mi基因进行综述,并对今后发展方向作了展望。  相似文献   
62.
继1985年使用甲基异柳磷防治大豆孢囊线虫病取得成效之后,1986年又进行温室盆栽田间多点药效试验和花生1万亩,大豆数万亩、大面积示范,肯定了此药对花生和黄瓜根结线虫病的防病增产效果。  相似文献   
63.
4种螺旋线虫记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梅圆圆  郑炜  郑经武 《植物保护》2008,34(5):116-118
记述了采自山东、山西和浙江等地不同寄主根围的4个螺旋线虫群体,根据主要形态学特征分别鉴定为双角螺旋线虫(Helicotylenchus digonicus)、小头螺旋线虫(H.microcephalus)、双宫螺旋线虫(H.dihystera)和翅尾铗螺旋线虫(H.pteracerus)。其中H.pteracerus为国内新记录种,H.microcephalus为浙江省首次报道。  相似文献   
64.
肾形肾状线虫(Rotylenchulus reniformis)是一种植物半内寄生线虫,分布于世界的热带和亚热带地区,是许多蔬菜和热带果树重要的病原线虫.为明确该线虫种内群体的遗传变异,本研究采用序列分析法,对采自浙江(ZJ)、福建(FJ)和重庆(CQ)3个地区的肾形肾状线虫的线粒体COII-LrRNA基因序列进行比较.结果表明,肾形肾状线虫线粒体COII-LrRNA基因片段序列为557~563 bp,AT含量为85.5%,明显高于GC含量.序列分析所得3个群体总的变异位点数、单倍型数、单倍型多样性指数(haplotype diversity,Hd)和核苷酸多样性指数(nucleotide diversity,π)分别为176、40、0.946和0.157 4.分子方差分析(analysis of molecular variance,AMOVA)结果显示,这3个肾形肾状线虫群体间遗传分化系数为0.058 15,遗传分化程度中等,没有明显的地理隔离.遗传变异结果显示,94.18%的变异来自群体内个体间,只有5.82%的变异发生在群体间.结果说明,我国肾形肾状线虫种群内COII-LrRNA基因序列变异较明显,具有丰富的遗传多样性,且对环境变化的适应能力较强.研究结果丰富了我国肾形肾状线虫的系统发育信息,为肾形肾状线虫危害植物的内在遗传因素的研究提供了资料.  相似文献   
65.
温度对燕麦孢囊幼虫二龄幼虫孵化及生活力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相似文献   
66.
松材线虫与拟松材线虫rDNA中ITS区的比较研究   总被引:18,自引:0,他引:18  
本研究利用PCR-RFLP和DNA测序技术分析了松材线虫和拟松材线虫rDNA中的ITS区。ITS区界于rDNA的18S和28S基因之间,并被5.8S基因分为ITS1和ITS2两个区。5种限制性内切酶酶切结果表明,松材线虫和拟松材线虫rDNA的ITS区存在着显著的差异;在松材线虫不同来源株系中,来自中国和日本的株系的酶切图谱一致,与来自加拿大的株系有着微小差别。对南京和日本的松材线虫及富阳的拟松材线虫株系ITS1区的序列分析显示在ITS1的280bp中,南京和日本的松材线虫株系之间,同源性高达99.7%,而来自富阳的拟松材线虫与南京和日本的松材线虫ITS1区序列的同源性相对较低,分别为90%和89.6%。  相似文献   
67.
燕麦胞囊线虫(Heterodera avenae Woll.)孵化特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室内离体条件下研究了低温预处理、植物根分泌物(包括寄主和非寄主)、溶液的pH值以及干燥等条件对燕麦胞囊线虫孵化的影响。结果表明:处于滞育期的胞囊经5℃低温预处理4周后,再置适宜的孵化温度(15℃)即有幼虫孵出,低温处理的时间越长,孵化量越大;过低温度预处理(-10℃)后,其孵化量明显低于5℃的处理。根分泌物既不能打破燕麦胞囊线虫的滞育,对处于孵化期胞囊内幼虫的孵出也无明显的刺激作用。在供试条件下  相似文献   
68.
在Seinhorst的线虫制片方法基础上,提供一种更简便、快速的植物线虫杀死、固定和脱水方法.通过对垫刃目胞囊线虫属(Heterodera)的雄虫和二龄幼虫、螺旋线虫属(Helicotylenchus)和潜根线虫属(Hirschmanniella)以及矛线目的剑线虫属(Xiphinema)和长针线虫属(Longidorus)等不同类群线虫的固定、脱水和制片观察,发现在线虫分类和鉴定中起重要作用的一些形态特征(如垫刃类线虫口针的形状、侧区侧线数和雄虫交合伞及长针类线虫的导环位置、齿针基部和尾部形态等特征)均可以取得较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69.
对采自浙江出口盆景根围的螺旋线虫群体经形态学测量,鉴定出三个种,分别为双宫螺旋线虫(H.dihystera),双角螺旋线虫(H.digonicus)和可变螺旋线虫(H.variabilis).三种线虫均系浙江省植物寄生线虫的新纪录,其中双角螺旋线虫和可变螺旋线虫系首次在中国盆景上报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