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28篇
  免费   12篇
  国内免费   57篇
林业   45篇
农学   29篇
基础科学   58篇
  32篇
综合类   249篇
农作物   11篇
水产渔业   19篇
畜牧兽医   158篇
园艺   69篇
植物保护   27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18篇
  2022年   12篇
  2021年   11篇
  2020年   23篇
  2019年   26篇
  2018年   15篇
  2017年   12篇
  2016年   14篇
  2015年   8篇
  2014年   30篇
  2013年   25篇
  2012年   31篇
  2011年   47篇
  2010年   34篇
  2009年   25篇
  2008年   38篇
  2007年   34篇
  2006年   21篇
  2005年   24篇
  2004年   19篇
  2003年   16篇
  2002年   41篇
  2001年   33篇
  2000年   10篇
  1999年   13篇
  1998年   17篇
  1997年   17篇
  1996年   14篇
  1995年   10篇
  1994年   14篇
  1993年   7篇
  1992年   5篇
  1991年   7篇
  1990年   3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3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1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2篇
  1981年   2篇
  1980年   1篇
  1979年   1篇
  1962年   1篇
  1961年   1篇
  1959年   2篇
  195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9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18 毫秒
81.
试验旨在探究种鹅饲粮添加茶多酚对雏鹅抗氧化能力和机体健康状况的影响。选取健康的30月龄狮头种鹅216只,随机分为3组,每组6个重复,每个重复12只种鹅(公:母=1:5)。对照组饲喂基础饲粮,试验组分别饲喂含有500 mg·kg-1和750 mg·kg-1茶多酚的试验饲粮,试验期5周(预试期1周,正试期4周)。饲喂结束后收集种蛋进行孵化,种蛋孵化后每组选取12只1日龄、体重相近的雏鹅进行剖杀采样,测定相关指标。结果表明:(1)与对照组相比,500 mg·kg-1和750 mg·kg-1茶多酚组血清总超氧化物歧化酶(T-SOD)活性显著提高(P<0.05),500 mg·kg-1茶多酚组血清总抗氧化能力(T-AOC)显著提高(P<0.05),750 mg·kg-1茶多酚组丙二醛(MDA)含量显著降低(P<0.05),但各组间血清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活性无显著变化(P>0.05)。(2)与对照组相比,500 mg·kg  相似文献   
82.
甜瓜是深受消费者喜爱的瓜果之一,近年来随着种植业结构调整,甜瓜已成为很多地区脱贫致富的重要产业。但甜瓜生产常常受到多种病害的严重威胁,尤其是甜瓜细菌性果斑病的发生,给瓜农带来重大的经济损失,并严重限制了产业的可持续发展。甜瓜细菌性果斑病是由西瓜噬酸菌引起的毁灭性种传性细菌性病害,因其具有破坏力强、为害范围广和传播速度快的特点,已在不少地区发生,每年都造成较大的经济损失。提醒广大种植户注意及早识别与防治。  相似文献   
83.
基于Kinect的哺乳期母猪姿态识别算法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哺乳期母猪的姿态是其母性的外在表现,为监测母猪在哺乳期的哺乳行为,提出了一种基于Kinect的无接触式母猪姿态识别算法。[方法]使用Kinect 2.0采集位于限位栏内哺乳期小梅山母猪的深度数据。先通过姿态预分类将母猪的姿态分为站姿与卧姿,而后针对卧姿,使用基于DBSCAN(density-based spatial clustering of applications with noise)密度聚类算法计算母猪高度信息的簇数,通过比较簇的个数将卧姿分为侧卧与趴卧;针对站姿,使用基于脊背线提取的识别算法,将脊背线分成前后2段,通过比较前后2段脊背线的平均高度将站姿分为站立与坐立。[结果]比较人眼观察结果与算法识别结果,该算法识别站立、坐立的准确率分别为94.3%、92.6%,趴卧识别准确率为84.2%,侧卧姿态为93.7%。[结论]提出了一种无接触式的哺乳期母猪姿态识别算法,为母猪哺乳能力的评判与健康状况的分析提供了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84.
为探究玉米花生间作系统中玉米根系分泌物对连作花生土壤的酚酸类物质化感作用的影响机制,利用CH2Cl2提取了玉米抽雄期根系分泌物,通过室内模拟培养法,研究了玉米根系分泌物对含有不同浓度肉桂酸、邻苯二甲酸及对羟基苯甲酸3种酚酸类物质土壤的微生态环境的影响。结果表明,酚酸类物质均显著降低了土壤微生物量碳和氮的含量,抑制了土壤微生物活性,土壤酶(脲酶、酸性磷酸酶和蔗糖酶)活性和养分含量(碱解氮、有效磷和有效钾)亦显著降低,且浓度越高化感抑制作用(RI<0)越强(P<0.05)。玉米根系分泌物可降低酚酸类物质对土壤微生物活性、微生物量、酶活性及养分含量的化感指数,以低浓度处理的降幅较大,且在处理第5 d和10 d显著增加了3种酚酸类物质处理的土壤呼吸强度、酶活性、微生物量及养分含量(P<0.05);不同酚酸类物质中,以邻苯二甲酸所受影响最大。整个培养时期,玉米根系分泌物对酚酸类物质化感作用的影响以处理第5 d最强,随后呈减弱趋势。3次取样,土壤微生物量、微生物活性、酶活性和养分含量的化感指数分别降低10.03%~64.13%、9.72%~57.51%、13.16%~78.85%和5.88%~59.71%。玉米根系分泌物可通过提高土壤微生物量、微生物活性及养分含量,来降低肉桂酸、邻苯二甲酸和对羟基苯甲酸对土壤微生态环境的化感作用。结果为玉米花生间作缓解花生连作障碍技术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85.
为了筛选出秀珍菇母种优质培养基配方,以马铃薯、胡萝卜、大豆、芋头、麸皮、红薯等为主料,制作母种培养基,接入秀p-1号菌种,并存放入6℃恒温箱培养,进行母种培养基配方筛选试验。结果表明,效果最好的配方是马铃薯和麸皮为主料的混合配方,菌丝洁白,浓密,粗壮,萌发快,生长速度也快,生长旺盛,爬壁力强。  相似文献   
86.
基于YOLO v3与图结构模型的群养猪只头尾辨别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利用视频监控技术对群养猪只进行自动行为监测时,对猪只准确定位并辨别其头尾位置对提高监测水平至关重要,基于此提出一种基于YOLO v3(You only look once v3)模型与图结构模型(Pictorial structure models)的猪只头尾辨别方法。首先,利用基于深度卷积神经网络的YOLO v3目标检测模型,训练猪只整体及其头部和尾部3类目标的检测器,从而在输入图像中获得猪只整体及头尾部所有的检测结果;然后,引入图结构模型,描述猪只的头尾结构特征,对每个猪只整体检测矩形框内的头尾部位组合计算匹配得分,选择最优的部位组合方式;对部分部位漏检的情况,采取阈值分割与前景椭圆拟合的方法,根据椭圆长轴推理出缺失部位。在实际猪场环境下,通过俯拍获得猪舍监控视频,建立了图像数据集,并进行了检测实验。实验结果表明,与直接利用YOLO v3模型相比,本文方法对头尾定位的精确率和召回率均有一定提高。本文方法对猪只头尾辨别精确率达到96.22%,与其他方法相比具有明显优势。  相似文献   
87.
为探讨玉米//花生间作系统中玉米根系分泌物对连作花生土壤中酚酸类物质化感作用的影响机制,采用二氯甲烷提取了玉米抽雄期根系分泌物,添加到含有不同浓度的连作花生根系分泌物中主要的三种酚酸类物质(肉桂酸、邻苯二甲酸和对羟基苯甲酸)混合物的土壤中,研究了土壤微生态环境变化情况。结果表明,酚酸类物质对土壤微生物量、微生物活性、酶活性及养分含量均存在化感抑制作用,且浓度越高,抑制作用越强(P<0.05)。整个培养时期,添加玉米根系分泌物均增加了酚酸类物质处理土壤呼吸强度、酶活性、微生物量及养分含量,以低浓度处理增幅较大,分别平均增加7.58%、6.73%、7.72%和4.90%;降低了酚酸类物质对土壤各指标的化感指数,其中低浓度酚酸类物质处理土壤微生物量碳氮、微生物活性、酶活性和养分含量的化感指数分别降低21.57%、21.19%、 26.32%和20.95%。3次取样,酚酸类物质的化感作用呈先增强后降低的趋势,各处理在第10d达到最强;而玉米根系分泌物对酚酸类物质化感作用的影响以处理第5d最强,随后呈减弱趋势。玉米根系分泌物可在一定程度上缓解酚酸类物质对土壤微生态环境的化感作用,为玉米//花生间作缓解花生连作障碍技术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88.
长期秸秆还田和地下水位对土壤镉积累及有效性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1982年开始的长期定位试验为对象,研究了2个地下水位(高水位-20 cm和低水位-80 cm)下3种施肥方式(高量秸秆还田HS、常量秸秆还田MS、化肥CF)对水稻土镉积累及有效性的影响。结果表明:高水位条件下,长期秸秆还田可增加土壤总镉及有效态镉含量,HS和MS处理分别较CF处理提高21.8%、59.9%和9.8%、49.2%。低水位条件下,HS处理土壤总镉及有效态镉含量高于CF处理,较CF处理分别提高11.2%和31.6%; MS处理土壤总镉及有效态镉含量低于CF处理,较CF处理分别下降8.8%和14.3%。2012年,在保证原定位试验有足够重复的前提下,变更高水位条件下的部分试验处理。当HS处理变更为CF处理5 a后,土壤总镉和有效态镉含量分别较变更前下降2.5%和5.7%;CF处理变更为MS处理后,土壤总镉和有效态镉含量分别较变更前增加16.5%和58.9%。相同施肥处理,高水位土壤总镉含量高于低水位土壤。在MS处理下,高水位土壤有效态镉含量也高于低水位土壤,而在HS和CF处理下,低水位土壤有效态镉含量高于高水位土壤。土壤镉含量和土壤基本理化性质的相关分析表明,土壤总镉与土壤有机质、络合态铁含量极显著正相关,与pH显著负相关;土壤有效态镉与土壤pH、游离氧化铁极显著负相关。研究表明,施肥方式和地下水位是通过改变土壤的基本性质影响土壤镉的积累及其有效形态。  相似文献   
89.
为了对重组腐败梭菌α毒素的免疫效力进行评价,本研究以表达重组腐败梭菌α毒素的大肠杆菌BL21(pET28a-CSA)为研究对象,对影响重组腐败梭菌α毒素表达量的条件优化后,将重组腐败梭菌α毒素(分为上清分泌形式与包涵体形式)、超声波裂解和未裂解诱导后的全菌制成铝佐剂灭活疫苗皮下注射免疫家兔后,检测家兔血清中和效价,利用1 MLD腐败梭菌毒素攻击免疫家兔。结果显示,pET28a-CSA/BL21培养至OD600nm达到0.850~0.950时以0.40 mmol/L IPTG,37℃诱导6 h获得的重组腐败梭菌α毒素相对表达量较高,并且以包涵体和可溶性2种形式表达且以包涵体居多;除包涵体疫苗组血清中和抗体效价为6 MLD/0.1 mL外,其它可溶性、裂解菌苗和未裂解处理菌苗实验组均为8 MLD/0.1 mL,高于类毒素疫苗组和《中国兽药典》规定的1 MLD/0.1 mL,攻毒后各免疫组家兔均得到100%保护,而类毒素疫苗组保护率仅40%,空白对照组全部死亡。结果表明,本研究制备的重组腐败梭菌α毒素具有很好的免疫保护效果,尤以可溶性的重组腐败梭菌α毒素免疫保护最佳。本实验为羊快疫疫苗的研制提供了实验基础。  相似文献   
90.
黑色素分析指标的研究进展及其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动物体组织中的黑色素主要分为真黑素和脱黑素,应用红外光谱(IR)和高效液相色谱(HPLC)可以对黑色素进行定性及定量分析,并且该方法简单易行,应用广泛。作者总结黑色素的分类、定性、定量分析方法,并对HPLC的应用做了详细阐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