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8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3篇
林业   2篇
农学   3篇
  2篇
综合类   32篇
农作物   2篇
畜牧兽医   13篇
园艺   9篇
植物保护   9篇
  2023年   7篇
  2022年   5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5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6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3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1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3篇
  199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40 毫秒
41.
本文主要以广州优势水稻稻瘟病菌小种ZC13(97-151a)和以CO39为背景的水稻近等基因系C101LAC为材料,研究水稻激发子与稻瘟病菌之间的互作关系。采用mRNA差异显示技术,将得到的可能差异条带进行重扩增和纯化,最后得到差异显著的条带,采用重复试验,对重复性好且稳定的部分条带利用pMD18-T载体及大肠杆菌DH5α进行克隆测序,NCBI比对分析,发现某些差异片段与水稻的激酶及锌指蛋白有较高的同源性。  相似文献   
42.
黄龙病菌在柑橘枝条上的分布和多样性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柑橘黄龙病是由“Candidatus Liberibacter asiaticus”(CLas)引起的毁灭性病害,在染病植株的叶片和果实上表现出不同症状。但目前还未见在同一植株或枝条上表现不同症状的叶片或果实中的CLas是否存在多样性的报道。本研究分析来自美国佛罗里达与中国广东两地染病柑橘样品,发现佛罗里达的CLas遗传多样性较低。以3对位于CLas短串联重复位点两端的序列为引物,对广东柑橘黄龙病病株的样品进行PCR扩增和PAGE检测,结果发现:同一植株上的CLas多样性高于同一枝条;同一病枝上显不同症状的叶片和果实中的CLas浓度分布不均匀,但成熟病果中CLas的浓度最高。以同一病枝条为一个组,PCR扩增和PAGE检测53个枝条的样品,发现不同组间CLas多样性不一:3对引物扩增条件下分别有4组(7.55%)、7组(13.21%)和11组(20.75%)样品存在组间多样性,推测同一枝条中含有不同的CLas菌株。以上结果说明了CLas在柑橘枝条上的分布规律,为监测我国CLas的多样性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43.
防控黄龙病是柑橘生产中的大难题。在近期一次柑橘高峰论坛上,众多专家对防控黄龙病提出真知灼见,现将华南农业大学邓晓玲教授在现场的报告要点整理如下,以飨读者。  相似文献   
44.
肉鸡猝死综合征是发展肉鸡养殖的大害 ,目前已成为肉鸡生产中一种常见的疾病 ,越来越引起了人们的重视。笔者就赤峰市种鸡场、内蒙古兴发集团、北京昌平、延庆等县的养殖小区、养殖场、养殖户几年发现的 AA肉仔鸡猝死综合征的报告 ,作如下论述。1 临床症状 多发于 8~ 2 1日龄的雏鸡 ,死亡率在0 .5 %~ 1 %。病程短 ,发病前没有任何异样。发病鸡的肌肉丰满 ,体重多超出日龄相应群体的标准体重。发病前的采食、活动、饮水、呼吸等均正常。有的猝死鸡只发病前比正常鸡只表现安静 ,对饲料采食量略低。常常在饲养员进舍喂料时 ,个别鸡只突然…  相似文献   
45.
46.
[背景]柑橘黄龙病(Huanglongbing,HLB)是由候选韧皮部杆菌亚洲种('Candidatus Liberibacter asiaticus',CLas)侵染引起的一种柑橘病害.对于该病害的防治主要采取综合措施,包括实施检疫、种植无病苗木、及时挖除病树和集中大面积联防联控柑橘木虱等.前3种方法都需要依靠准确的...  相似文献   
47.
2020年7月-9月,在广东德庆县田间调查广佛手黄龙病并采集疑似样本,利用实时荧光定量 PCR对广佛手样品进行检测,对检测出有黄龙病的样品进行症状描述与系统分析,同时,对染病广佛手带果枝条(老叶、近果叶、嫩叶、果帝、橘络)的病原时空分布进行分析,并以同一产地且树龄一致的感染黄龙病贡柑枝条同样部位为对照进行比较分析。结果表明,感染黄龙病的广佛手叶片普遍表现为斑驳/黄化、叶片革质、叶片细小等症状,未发现二级缺锌症状;感染黄龙病果实则主要表现为果实变小、硬化、畸形、果蒂变黄、果实基部黄化的症状,暂未发现“红鼻子果”症状,叶片和果实中均存在无症状感染的现象;染病广佛手枝条中的病原时空分布是动态变化的,但与贡柑不同,随着果实成熟“Candidatus Liberibacter asiaticus”并未在果实橘络中大量富集;与贡柑相比,染病广佛手同一时期同一部位的CLas浓度普遍较低,说明广佛手可能具有一定的耐病性。  相似文献   
48.
柑橘木虱(Diaphorina citri K瑄wayama)是柑橘黄龙病的媒介昆虫,目前,其防治以化防为主。为了监测化学农药的防治效果,选用9种柑橘生产上常用的药剂对江西赣州市信丰县的柑橘木虱田间种群进行药效测定,并用华南农业大学昆虫生态研究室用九里香饲养的种群作为敏感对照。测定虫态为成虫。结果表明,对信丰种群,处理24h后敌敌畏效果最好,死亡率达95.5%;其次为毒死蜱,死亡率为84.7%。48h和72h后,除敌敌畏、毒死蜱外,啶虫脒、丁硫克百威、噻虫嗪的防效也显著高于其它处理。另外,吡虫啉SL的防效随时间推移逐渐提高。而甲维盐与清水对照相比一直无显著差异,阿维菌素和高效氯氰菊酯的防效也很低。对敏感种群,24h后效果最好的也是敌敌畏和毒死蜱;48h后除了甲维盐和阿维菌素以外,其余7种药剂的防效均达87%以上,各处理之间无显著差异;72h后,这7种药剂的防效均接近100%。两个种群相比,信丰种群用高效氯氰菊酯、吡虫啉SL、吡虫啉SC、毒死蜱、噻虫嗪、啶虫脒处理24h后校正死亡率显著低于敏感种群,说明信丰种群对这些农药的敏感性都有不同程度的下降。48h和72h后,前4种处理的防效还显著低于敏感种群;另外,72h后阿维菌素和甲维盐处理的信丰种群防效也显著低于敏感种群。信丰种群对高效氯氰菊酯的敏感性下降最为显著,与敏感种群相比死亡率降低了65%~77%,其次为吡虫啉,降低17%~75%,建议该地区暂时停止使用。  相似文献   
49.
50.
砂糖橘红鼻子果与韧皮部杆菌侵染相关性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利用TaqMan实时荧光定量PCR技术对广东清远、四会、云浮地区砂糖橘90个红鼻子果样品进行检测。结果表明,韧皮部杆菌(Candidatus Liberibacter asiaticus)阳性检出率高达100%。分别对病树上无症状果实、斑驳叶片以及黄化叶片样品进行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阳性检出率分别为27.3%、91.8%、52.0%,因此,可将砂糖橘红鼻子果作为田间诊断黄龙病的典型症状。红鼻子果的果柄和果轴均可检测到病原,且果柄部位病原浓度明显高于果轴。对红鼻子果果柄韧皮部扫描电镜观察,发现果柄筛管中有大量淀粉粒沉积,且韧皮部筛管明显缢缩,阻碍了植株体内糖分和有机质向果实运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