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12篇
  免费   15篇
  国内免费   10篇
林业   41篇
农学   8篇
基础科学   4篇
  13篇
综合类   92篇
农作物   14篇
畜牧兽医   55篇
园艺   7篇
植物保护   3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13篇
  2022年   11篇
  2021年   13篇
  2020年   7篇
  2019年   5篇
  2018年   14篇
  2017年   9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8篇
  2014年   10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10篇
  2011年   9篇
  2010年   13篇
  2009年   6篇
  2008年   12篇
  2007年   9篇
  2006年   10篇
  2005年   16篇
  2004年   8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7篇
  2000年   8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1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2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2篇
  1984年   2篇
  198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3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93 毫秒
231.
广西壮族自治区龙胜各族自治县是国家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和国家林业和草原局定点扶贫县,是“九山半水半分田”“地无三尺平”的典型山区县。在国家林业和草原局的帮助下,该县建立了油茶(Camellia oleifera)特色扶贫产业项目,助力生态产业扶贫及乡村振兴。本文以周家村勇爱生态油茶基地为例,探寻龙胜生态减贫产业发展中的成功经验,并提出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为龙胜生态减贫产业高质量发展提出建议,也为其他地区发展生态减贫产业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32.
为探讨发酵床牦牛养殖模式对寄生虫病的防治效果,将120头体重均匀、体况良好的牦牛随机分为3个组(A、B、C),其中A组对垫料进行堆积发酵处理,并在试验期内进行2次驱虫,B组只对垫料进行堆积发酵处理,C组为对照组,不做任何处理。对3个组分别在发酵处理前15 d(-15 d)、处理当天(0 d),及进牦牛后45、90、120 d,采集发酵床表层垫料及新鲜牦牛粪样,采用饱和盐水漂浮法、虫卵沉淀法、麦克马斯特氏法进行寄生虫虫卵定性和定量检测,同时测定各组牦牛的体长和体高;从垫料发酵开始,每天测量3组试验牦牛发酵床垫料表层下20cm处的温度,连续测量15d。结果显示:A组、B组垫料最高温度分别达到(60.1±0.2)℃和(60.1±0.3)℃,其中A组显著高于C组(P <0.05),B组极显著高于C组(P <0.01),且发酵过程中A组和B组垫料的温度均维持在50℃以上;3组的垫料中都发现有蛔虫卵、吸虫卵、绦虫卵和球虫卵,但A组在牦牛进入后45 d时蛔虫卵和绦虫卵转阴,B组在试验期间始终能检测到虫卵,但有下降趋势,而C组在整个试验期间一直有虫卵存在,且数量呈持续上升趋势;A组牦牛的体...  相似文献   
233.
生态护林员政策是我国开展生态扶贫行动的一项创新性举措,是践行“两山”理念、贯彻落实生态文明思想的一个生动实践。生态护林员政策的有效实施实现了脱贫增收与生态保护双赢的目标。2022年中央一号文件明确提出要对生态护林员政策进行优化调整。同时,在我国全面脱贫任务目标完成的背景下,生态护林员政策的任务重心也应从生态补偿脱贫一批的目标中脱离出来;过渡阶段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目标的提出,也使得生态护林员政策适时调整更加迫切。文中总结归纳我国生态护林员政策提出的理论框架,分析其政策实施机制及成效;结合实地调研情况,探讨目前生态护林员政策面临的问题,包括生态护林员选聘范围受限、指标分配不平衡、缺乏生态护林员收入保障和激励机制、政策资金来源单一有限、监管与考核机制不健全、生态护林员综合素质不高等;最后对生态护林员政策动态调整提出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234.
235.
作为我国血吸虫病曾经最为严重的地区之一,大理市经过数10年的努力,在家畜防治工作上取得了重要进展和成果。本文分析大理市近10年的相关工作经验。  相似文献   
236.
原艺  赵荣 《世界林业研究》2022,35(2):123-128
随着野生动物保护工作的不断深入,一些地区野生动物活动范围不断扩张,局部地区野生动物种群过大导致野生动物致害现象愈发严重。野生动物致害补偿机制与野生动物肇事公众责任保险日益引起人们的关注,但是在实际操作中仍有许多问题亟待解决。文中分析我国野生动物致害补偿机制与野生动物肇事公众责任保险制度实施现状,并比较两者的优势和现存问题,对完善野生动物致害补偿机制和野生动物肇事公众责任保险制度提出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237.
基于永安市和尤溪县实地调研数据,从经济投入产出、社会效益和生态建设三个方面分析个体对家庭承包经营和规模经营模式的行为选择,评价适宜集体林地生产的经营模式。结果表明:规模经营主体能利用规模生产降低经营成本,促进林地林权流转,有效降低自然灾害和人为灾害发生率,但家庭承包经营主体在不适宜规模经营的林地上优势较大。因此,地方林业发展过程中,政府应鼓励支持规模经营模式的发展,但也需保障家庭承包经营主体的经济利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