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发酵床养殖模式对牦牛寄生虫病防治及生产性能的影响
引用本文:李英,赵明川,冶有义,安志兴,陈建军,仲海顺,马玉春,赵琰,康世花,吴振霞,李中余,赵荣,胡晓宇,何永彩,张勤文,高小龙,王稳,李增魁.发酵床养殖模式对牦牛寄生虫病防治及生产性能的影响[J].中国动物检疫,2023(9):110-114.
作者姓名:李英  赵明川  冶有义  安志兴  陈建军  仲海顺  马玉春  赵琰  康世花  吴振霞  李中余  赵荣  胡晓宇  何永彩  张勤文  高小龙  王稳  李增魁
作者单位:1. 青海大学农牧学院;2. 青海省动物疾病病原诊断与绿色防控技术研究重点实验室;3. 农业农村部高原冷水鱼养殖与生态环境保护重点实验室(部省共建);4. 河南科技学院;5. 河南师范大学;6. 循化县农业农村和科技局;7. 青海大学省部共建三江源生态与高原农业国家重点实验室
摘    要:为探讨发酵床牦牛养殖模式对寄生虫病的防治效果,将120头体重均匀、体况良好的牦牛随机分为3个组(A、B、C),其中A组对垫料进行堆积发酵处理,并在试验期内进行2次驱虫,B组只对垫料进行堆积发酵处理,C组为对照组,不做任何处理。对3个组分别在发酵处理前15 d(-15 d)、处理当天(0 d),及进牦牛后45、90、120 d,采集发酵床表层垫料及新鲜牦牛粪样,采用饱和盐水漂浮法、虫卵沉淀法、麦克马斯特氏法进行寄生虫虫卵定性和定量检测,同时测定各组牦牛的体长和体高;从垫料发酵开始,每天测量3组试验牦牛发酵床垫料表层下20cm处的温度,连续测量15d。结果显示:A组、B组垫料最高温度分别达到(60.1±0.2)℃和(60.1±0.3)℃,其中A组显著高于C组(P <0.05),B组极显著高于C组(P <0.01),且发酵过程中A组和B组垫料的温度均维持在50℃以上;3组的垫料中都发现有蛔虫卵、吸虫卵、绦虫卵和球虫卵,但A组在牦牛进入后45 d时蛔虫卵和绦虫卵转阴,B组在试验期间始终能检测到虫卵,但有下降趋势,而C组在整个试验期间一直有虫卵存在,且数量呈持续上升趋势;A组牦牛的体...

关 键 词:发酵床  牦牛  粪污资源化利用  寄生虫虫卵  生产性能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