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49篇
  免费   173篇
  国内免费   86篇
林业   147篇
农学   41篇
基础科学   113篇
  61篇
综合类   798篇
农作物   65篇
水产渔业   61篇
畜牧兽医   329篇
园艺   62篇
植物保护   31篇
  2024年   7篇
  2023年   15篇
  2022年   39篇
  2021年   34篇
  2020年   28篇
  2019年   39篇
  2018年   20篇
  2017年   37篇
  2016年   97篇
  2015年   111篇
  2014年   150篇
  2013年   47篇
  2012年   129篇
  2011年   16篇
  2010年   14篇
  2009年   15篇
  2008年   28篇
  2007年   20篇
  2006年   14篇
  2005年   16篇
  2004年   20篇
  2003年   16篇
  2002年   8篇
  2001年   196篇
  2000年   173篇
  1999年   102篇
  1998年   7篇
  1997年   9篇
  1996年   6篇
  1995年   8篇
  1994年   11篇
  1993年   4篇
  1992年   6篇
  1991年   10篇
  1990年   5篇
  1989年   12篇
  1988年   25篇
  1987年   21篇
  1986年   19篇
  1985年   33篇
  1984年   14篇
  1983年   38篇
  1982年   16篇
  1981年   22篇
  1980年   7篇
  1979年   5篇
  1978年   8篇
  1977年   8篇
  1976年   7篇
  1975年   5篇
排序方式: 共有170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75 毫秒
91.
喀斯特石漠化生态治理区现代农业关键问题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农业是导致喀斯特山区石漠化等问题的根源、也是解决石漠化等问题的出路。强化石漠化山区现代农 业理论建设、为国家在石漠化山区实施一系列生态、农业、水利等工程提供参考具有重要意义。以国内外相关文献为 支撑、通过对喀斯特石漠化山区现代农业生产环境、成功的经验技术模式、存在问题等内容的论述、指出;(1)石漠化 山区虽然生态环境脆弱、人口与贫困问题突出、但也有自身的优势、发展现代农业不仅成为可能、而且已取得许多成 功的示范、有较大潜力可待挖掘;(2)石漠化山区现代农业应注重生态、经济、民生三者的统一、多种属、多门类相结 合、调结构与提效益相结合;(3)石漠化山区现代农业发展已形成生物、农业、工程、信息等技术为主导的技术体系、取 得了土地资源综合开发利用、种植结构调整、工程措施优化等成功的模式、还形成了生态农业、低碳农业、设施农业、 可持续农业等为主流的农业类型;(4)石漠化山区现代农业研究虽然取得一定成果、但也存在一些研究相对薄弱的地 方、如规模种养与产业化发展、极端气候抵御、土地功能评价、生物多样性保护、岩溶碳汇与生态景观格局评价等问 题、值得补充和完善。  相似文献   
92.
为了解甜橙乙烯诱导酯酶基因(Citrus sinensis Ethylene-induced esterase gene、CsEIE)家族成员的进化历 史与功能分化、检索比对了甜橙基因组尧TAIR 数据库尧Phytozome 数据库和NCBI EST 数据库中多个物种的EIE 家族 基因、分析了甜橙中该基因家族的全部18 个成员的基因结构尧染色体分布尧蛋白结构域尧保守序列尧基因表达尧进化 选择方向以及系统发生关系。结果表明、CsEIE 家族成员分布在4 条染色体中、通常呈串联重复排列;不同基因的外 显子数目变异范围为1~5;该基因家族绝大多数成员含有3 个保守基序。系统发生学分析结果显示、被子植物EIE 家 族基因聚为3 个分支、表明EIE 基因家族是在被子植物分支前就已存在的古老的多基因家族、家族成员目前的分布 现状是基因不断重复和丢失的结果。系统发生树中、甜橙CsEIE1~CsEIE8 属于同一分支、推测其是在柑桔与研究中 其他物种分化后经多次基因重复事件产生。该分支在其他被子植物中也同样有多个经独立基因重复事件形成的旁 系同源、而另外两支中发生的重复事件要少得多。表达分析结果显示、CsEIE 基因家族在转录活性尧表达模式上已经 出现了较大的分化。所有结果表明CsEIE 基因家族仍在扩张、各成员在经受不同的选择压力。  相似文献   
93.
日本人造沸石治理农田重金属污染试验初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日本人造沸石在实验室及大田环境条件下对污染水、土中重金属的吸附性、结果表明、实验室条件 下日本人造沸石对水中镉离子的吸附效果明显、吸附率达97%以上、对土壤中Pb、Cr、Cu、Cd 重金属的吸附效果与土 壤pH 值没有相关性、与污染土壤中人造沸石的投入量成正相关;大田环境下日本人造沸石对污染土壤的Pb、Cu、Cr 重金属吸附效果明显、吸附量与人造沸石的投入量成正相关、当人造沸石每667 m2施用量达到500 kg、施后30 d对 污染土壤中Pb、Cu、Cr净化率分别为>95.4%、85.3%和>57.4%。  相似文献   
94.
2011要2012 年对多宝水库16 个采样点进行了定期水质监测、采用单因子评价法和有机污染综合指数 法对各采样点水质进行了评价、并对水库水体中的重金属和抗生素含量进行检测、分析其主要来源。单因子评价结 果表明、多宝水库主体水域水质在采样期间均为劣吁类、主要超标指标为总磷、总氮、NH3-N、BOD;有机污染综合指 数评价结果显示、多宝水库主体水域水质除冬季为一般水质外、其余季节为严重污染或中等污染、其主要污染源可 能是上游猪场养殖废水排放。猪场废水入库河段的水体全年为劣V 类、属于严重污染水平;主要超标污染指标与主 体水域一致。水库水体中Cu、Zn、As 的含量均未超标、只有Mn 含量在春秋两季超标。在检测的4 种抗生素中、氯霉 素和四环素可以在水库水体中被检出、而其在猪场附近水体中的含量分别达到5.35、18.56 滋g/L。多宝水库的氮磷等 有机污染以及抗生素污染可能主要来源于上游养猪场废水排放。  相似文献   
95.
分析气候变化与人为扰动对生态系统NPP 的影响、以及未来情景模式下NPP 的响应机制。在景观动态 模拟模型CA-Markov 模型耦合未来A1B 情景模式下的区域气候模式数据的基础上、建立生态系统NPP 对气候变化 和景观动态响应模型、实现了人类活动与气候变化对生态系统NPP 的影响定量分析。艾比湖流域2005要2020 年生 态系统NPP 增长了223.27 GgC、其中由人类活动直接导致的NPP 增加为141.01 GgC、气候变化的贡献为82.26 GgC。 近期内人类活动的直接影响仍是生态系统NPP 变化的主要因素、气候变化的影响虽然较小、但呈现逐年增长的趋 势。  相似文献   
96.
为保存从福建省长乐市褐牙鲆上分离的刺激隐核虫、并了解其生物学特性、以褐牙鲆为宿主鱼、在水温 22~24益时、对刺激隐核虫进行传代、详细观察其生活史及各阶段的形态结构、比较不同温度处理的包囊孵化率和孵 出幼虫的感染能力、分别采集感染后2 周和4 周的褐牙鲆血清做阻动试验。目前已成功进行了40 个周期的刺激隐 核虫传代保种、每个周期8~10 d、表明褐牙鲆可作为刺激隐核虫的模式宿主鱼。观察包囊的形态结构、发现少数包囊 中存在疑似滋养体并做旋转运动的圆形原生质体。包囊5益冷藏2 个月后刺激隐核虫的孵化率下降至7.6 %、用 1 000 个5益冷藏后孵化的幼虫感染褐牙鲆、未检出滋养体。免疫血清阻动试验表明、感染后2 周和4 周的褐牙鲆血 清对幼虫的阻动效价分别为1颐320 和1颐1 280、说明体液免疫在抵抗刺激隐核虫的感染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97.
以7个区试甘蔗品种为材料、采用盆栽法进行抗旱处理、测定绿叶率尧株高等形态指标以及质膜渗透性尧 叶绿素相对含量尧脯氨酸含量尧丙二醛含量和超氧化物歧化酶活性等生理指标。采用主成分分析尧模糊隶属函数对多 指标进行综合分析、全面评价7 个甘蔗品种的抗旱性。结果表明、3 个综合主成分可达到甘蔗抗旱性94.943%的原始 数据信息量;利用系统聚类分析、将7 个参试品种分为3 类、其中、ROC22 和云蔗06-407 表现出较强的抗旱性、福农 39 和粤糖55 表现为中度抗旱性、ROC16尧粤甘26 和柳城05-136 表现出较弱的抗旱性。  相似文献   
98.
为了探究内源乙烯与蓖麻性别的关系,以蓖麻雌性自交系 YC2-S 及其姊妹两性自交系 YC2-F 为材料, 用气相色谱法测定了不同时期叶片内源乙烯释放率的变化。 结果表明院从三叶期到开花期,雌性系内源乙烯释放率呈 倒野S冶型变化,即从三叶期的 137. 9 滋L/ kg 窑 h下降到五叶期的 17. 5 滋L/ kg 窑 h,然后缓慢上升,现蕾期达到 40. 9 滋L/ kg 窑 h,开 花期再降至 26. 9 滋L/ kg 窑 h;两性系呈野U冶型变化,即从三叶期的 149. 8 滋L/ kg 窑 h下降到五叶期的 18. 4 滋L/ kg 窑 h,然后持 续上升,到开花期达到 226. 3 滋L/ kg 窑 h。 二者在六叶期以前没有差异,六叶期后,前者先升后降,后者持续上升,现蕾期 差异显著、开花期差异极显著。 证明乙烯是蓖麻性型决定的关键因素之一。  相似文献   
99.
探索了光照和土壤盐分条件对金叶接骨木和紫叶风箱果叶色变化的影响,分析了这两种植物叶片中叶 绿素( chl ) 及类胡萝卜素( car ) 含量的变化规律。 结果表明院遮光处理下,金叶接骨木在 20 d后叶色转绿,chl (a+b)与 car 含量的比值为 3. 1颐1,远高于处理第 1 d 的比值 1. 2颐1;紫叶风箱果在 50 d 后叶片呈现绿色,chl (a+b)与 car含量的比 值为 3. 4颐1,远高于 6月的比值 2. 3颐1,表明遮光处理均会影响金叶接骨木和紫叶风箱果的叶色表达。 在正常园林管 理、中盐土壤、高盐土壤这 3 个不同盐分的处理下,金叶接骨木 chl a含量随着盐分的升高而逐渐增加,叶色呈金黄 色;紫叶风箱果在中盐处理与正常园林管理下的各色素值变化趋势一致,而经过高盐处理后,chl a明显增加,部分叶 片枯萎呈黑色。  相似文献   
100.
苦楝种源间种子发芽变异的观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 8 个省份 36个种源的苦楝种子进行场圃发芽试验,观测苦楝种子的发芽率、发芽势并分析其地理变 异规律。 结果表明,发芽率和发芽势在种源间的差异达极显著水平,36 个种源平均发芽率为 59. 5% ,平均发芽势为 40. 3% 。 发芽性状表现较好的种源是江西赣州、于都、遂川,云南麻栗坡和西畴,福建漳平以及广东恩平;表现较差的 是海南、云南勐腊和罗平,贵州兴义以及福建永安等种源。 发芽率、发芽势随采种点由西向东、由南向北逐渐增加,且 发芽时间相对集中。 聚类分析将 36个种源聚为 5类,相同或相邻物候区的种源大多聚为一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