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4篇
  免费   4篇
  国内免费   3篇
农学   42篇
基础科学   1篇
  3篇
综合类   77篇
农作物   11篇
畜牧兽医   2篇
园艺   3篇
植物保护   2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7篇
  2021年   6篇
  2020年   7篇
  2019年   6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7篇
  2012年   9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8篇
  2008年   8篇
  2007年   6篇
  2006年   13篇
  2005年   9篇
  2004年   12篇
  2003年   10篇
  2002年   1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5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1篇
  1995年   2篇
  1990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96 毫秒
91.
对两系杂交水稻两优662的产量及其构成因素进行多元回归、偏相关和通径分析。结果表明,两优662的产量与单位面积有效穗、穗实粒数和千粒重呈正相关关系,且与穗宾粒数、千粒重相关达极显著水平。通径分析表明,稳实粒数和千粒重对两优662产量直接贡献最大,结实率通过穗实粒数和千粒重对产量的间接贡献较大。可通过配套高产栽培技术措施来增加穗实粒数、提高千粒重以达到高产的目的。  相似文献   
92.
报道了黔优18的主要特征特性和示范试种表现。结合该组合试验示范情况,总结了适时播种、培育壮秧、适时早栽、合理密植、科学肥水调节等高产栽培技术。  相似文献   
93.
宽窄行拉绳打点定距插秧是针对水稻大面积生产上有效穗严重不足导致单产偏低的问题而提出的一项新技术措施 ,即在插秧绳上用油漆等标记物打点作穴距的标记 ,标记色与绳子的颜色对比要鲜明 ;在两端用来固定绳子的插秧杆上作宽行和窄行的标记 ,插秧时严格按穴距和行距栽插。在技术上解决了水稻大面积生产上插秧行距、穴距凭估计经验栽插 ,插秧随意性大 ,实际栽插的穴数和基本苗远低于技术要求的问题。通过 1997年和 1998年的对比试验 ,这项技术措施大幅度地增加了水稻的有效穗 ,显著地提高水稻单产。 1998年这项技术在安顺地区推广 4.4万hm2…  相似文献   
94.
油菜品种试验小区边际效应及其对试验准确度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范士杰  周维佳 《种子》1999,(4):61-63
本文通过对油菜品种试验的边际效应进行了初步研究,其研究结果表明:不同油菜品种小区边行植株的产量,单株有效角果数,单株生产力,单株有效分枝数,千粒重,每角实粒数等均有明显优势。边行优势:产量平均达24.42%;单株有效角果数平均达33.81%;单株生产力平均达32.00%;单株有效分枝数平均达9.46%,每角实粒数平均达5.56%,千粒重平均达3.44%。  相似文献   
95.
茂优601是籼型早熟杂交水稻品种,根据其生长发育特性及有关试验研究结果,提出了适宜种植区域和高产栽培的各项技术措施。对适时早播,旱育小苗,两段育秧或插小苗,合理密度,前肥后移,增施穗粒肥,注重病虫害防治等综合配套措施作了具体要求。  相似文献   
96.
1 二氧化硫、酸雨、氟化物污染对我国农作物产量的影响与危害 二氧化硫(SO2)是造成大气污染的主要污染物,也是形成酸雨的主要因素.酸雨污染中酸雨(酸性降水)与二氧化硫的复合污染占相当大的比例.资料表明,两广地区酸雨和二氧化硫复合污染的农田面积为452.13万hm2,造成作物减产面积63.32万hm2,每年经济损失3.5亿元[2].  相似文献   
97.
贵州省稻种资源品种对我国3个主要水稻病害(稻瘟病、白叶枯病、纹枯病)的抗性评定经1978~1987年的研究,已基本完成,现将一些主要抗病摘录见表,供参考,摘录原则:抗稻瘟病要有苗瘟、叶瘟、穗颈瘟等3项  相似文献   
98.
籼型耐寒优质两系杂交稻新组合黔两优58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利用两用核不育系2136S与恢复系M86配组,育成了两系杂交稻新组合黔两优58.经2 a贵州省杂交稻早熟组区试鉴定,平均单产8.5 t/hm2,比对照增产5.66%;生产试验鉴定,平均单产8.28 t/hm2,比对照增产10.11%.黔两优58对稻瘟病的抗性优于对照,耐寒性强,稻米品质较优,适合中高海拔地区种植.2004年4月通过贵州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  相似文献   
99.
不同生育阶段干旱胁迫对杂交稻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分析不同生育阶段干旱胁迫对杂交稻产量及其构成因素的影响,对指导高原山区水稻应对常发季节性干旱提供理论参考。[方法]选用杂交籼稻品种‘两优585’‘金优785’和‘紫优93’,种植于水泥池中,分别于有效分蘖期、无效分蘖期、幼穗分化前期、幼穗分化后期(花粉细胞形成期)、抽穗开花期、灌浆结实期进行耕作层土壤相对湿度约70%的干旱处理,干旱处理持续20d后复水,以长期淹水为对照,研究不同生育阶段干旱对水稻产量与重要群体质量指标形成动态的影响。[结果]各生育阶段干旱均较对照减产,减产率为3.6%~31.1%,有效分蘖期、幼穗分化前期干旱处理对产量的影响最大,其次是抽穗开花期、花粉细胞形成期、灌浆结实期干旱处理,无效分蘖期干旱处理对产量影响最小。与对照相比,有效分蘖期干旱处理降低了有效穗数,幼穗分化期干旱处理降低了穗粒数,抽穗开花期干旱处理降低了结实率和千粒质量,灌浆结实期干旱处理降低了千粒质量。在水稻群体形成过程中,有效分蘖期干旱处理致分蘖生长受到抑制,即使成穗率高,但是群体过小,干物质积累的基础小;幼穗分化期干旱处理抑制叶的生长,干物质积累少,幼穗发育不良,抑制了颖花分化;抽穗开花期、灌浆结实期干旱处理引起干物质积累受限是产量降低的重要原因。[结论]不同生育期遭遇长期(20d)的中度水分胁迫致使杂交籼稻发生不同程度的减产,并且复水后不能得到完全补偿。  相似文献   
100.
不同生态条件对优质杂交水稻两优363米质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分析了优质两系杂交稻两优363在10种不同生态条件下栽培的稻米品质测试结果 ,其糙米率、精米率、粒长和长宽比4个性状较为稳定 ,不同生态条件对其影响较小。透明度的变化是在部颁一级和二级优质米标准之间。胶稠度在不同栽培条件下都能达到部颁一级优质米标准。碱消值和直链淀粉含量的变化有随着海拔增高而增加的趋势。两优363在双季稻区作晚稻栽培和在中高海拔地区作一季中稻栽培 ,实施适当的耕作栽培管理措施 ,可以使其全部理化指标达部颁优质米标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