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2篇
  免费   4篇
  国内免费   3篇
农学   40篇
基础科学   1篇
  3篇
综合类   77篇
农作物   11篇
畜牧兽医   2篇
园艺   3篇
植物保护   2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7篇
  2021年   6篇
  2020年   7篇
  2019年   4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7篇
  2012年   9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8篇
  2008年   8篇
  2007年   6篇
  2006年   13篇
  2005年   9篇
  2004年   12篇
  2003年   10篇
  2002年   1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5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1篇
  1995年   2篇
  1990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41.
两系杂交稻黔两优58高产条件下的产量构成因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2002~2005年黔两优58的高产示范结果进行分析。结果表明:黔两优58单位面积肥有效穗(X1)与单位面积产量(Y)的直接通径系数最大,千粒重(X4)与单位面积产量(Y)的直接通径系数最小。对单位面积有效穗(X1)、穗实粒数(X2)、结实率(X3)、千粒重(X4)与单位面积产量(Y)的直接通径系数排序,得出单位面积有效穗和穗实粒数是影响黔两优58产量的关键因素。  相似文献   
42.
通过大区栽培研究9个水稻新组合在贵州中高海拔条件下群体质量栽培技术,提出了相应的调控措施,得出了不同类型品种的高产群体结构。  相似文献   
43.
马铃薯试管苗高效低成本生产技术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何庆才  黄萍  颜谦  范士杰 《种子》2005,24(4):91-93
为适应马铃薯脱毒试管苗工厂化生产的要求。降低生产成本,我们对影响马铃薯试管苗扩繁成本的几个因素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在试管苗大规模生产过程中,在控制好电的使用、试管苗污染率的同时,还可对培养基成分、培养方式等在不影响试管苗生长的前提下作一下改变,不但能降低生产成本。还可以提高工作效率和市场竞争能力。  相似文献   
44.
贵州杂交水稻高产栽培栽插模式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试验结果表明:贵州水稻不同生态区插秧方式,海拔700m以下(低海拔)稻区适宜采用宽行窄株方式栽插,海拔900m以上(中高海拔)稻区宜采用宽窄行插秧方式。宽窄行穴距应在13.3cm~20.0cm,穴距、窄行以16.7cm为宜,宽行距离以水稻株高的三分之一容易获高产。本文还对不同海拔稻区的水稻高产栽培密度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45.
不同栽培方式对马铃薯田间土壤温湿度及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为了研究地膜覆盖和绿肥对提高我国西南高寒山区春播马铃薯田间耕层土壤温度和水分的影响,通过2009-2010年设置地膜覆盖和绿肥的不同处理,研究其对马铃薯田间土壤耕层温度、水分及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与传统栽培方式相比,播种后至封行前,地膜覆盖且施绿肥栽培方式和地膜覆盖栽培方式耕层土壤(0~20?cm)日平均温度提高3.6℃和2.9℃。地膜覆盖且施绿肥栽培方式、施绿肥栽培方式和地膜覆盖栽培方式田间土壤(0~21?cm)平均含水率提高了12.93%、6.3%和10.88%;封行后,地膜覆盖且施绿肥栽培方式和地膜覆盖栽培方式田间土壤平均含水率低6.35%和6.4%。地膜覆盖且施绿肥栽培方式和施绿肥栽培方式马铃薯的块茎产量增加25.6%和2.3%。因此,地膜覆盖且施绿肥栽培方式能显著地提高苗期耕层土壤温度、含水率和马铃薯的块茎产量。  相似文献   
46.
减氮对机插杂交籼稻茎秆生长及抗倒伏特性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宜香优2115和F优498为材料,设置4个不同氮肥用量处理,研究减氮对机插杂交籼稻产量和茎秆生长特性的影响,及其与抗倒伏能力的关系。结果表明,与对照(品种最高产施氮量,180 kg/hm2)相比,随着减氮量的增加,参试两个水稻品种的产量均逐渐降低,但N150处理(施氮量150 kg/hm2)的产量降低不显著,而N120处理(施氮量120 kg/hm2)和N0处理(不施氮)的产量降低显著;水稻株高和重心高度均降低,基部节间长度缩短,基部节间的秆型指数逐渐增加,节间充实度(节间干物质量、单位长度节间干物质量和单位体积节间干物质量)先增加后降低,弯曲力矩逐渐减小,折断弯矩逐渐增加,倒伏指数降低,抗倒伏能力增强。相关分析表明,倒伏指数与产量、株高、重心高度、弯曲力矩和节间长度整体上呈正相关;与节间粗度、折断弯矩、茎壁厚度、秆型指数和节间充实度整体上呈负相关。综上,适宜减氮(N150)能够同步实现机插杂交籼稻减氮稳产和高抗倒伏能力;而过量减氮(N120或N0)虽能大幅度提升抗倒伏能力,但难以实现高产或稳产。  相似文献   
47.
为了从微生态防控的角度寻找水生动物无乳链球菌Streptococcus agalactiae病的防治方法,以21株芽孢杆菌Baciclus作为来源菌株,采用双层平板点种法筛选出19株对无乳链球菌有拮抗作用的菌株,经琼脂平板扩散抑菌试验获得一株对无乳链球菌有较强抑制作用的菌株BA015,并对该菌株进行了进一步研究.结果表明:经生理生化及16S rDNA序列分析确定其为枯草芽孢杆菌Bacillus subtilis;BA015去菌体发酵液(CFS)的80%饱和硫酸铵沉淀物抑菌活性最强,抑菌圈直径达(22.8±1.9)mm;特性分析显示,其与茚三酮水溶液反应呈红色,且对高温、酸碱、蛋白酶、有机溶剂、紫外线均不敏感,符合脂肽类物质的特性;经凝胶柱层析后抑菌最强组分的最小抑菌浓度(MIC)为3.2μg/mL;MALDI-TOF-MS分析显示,其脂肽含有伊枯菌素(Iturin)、杆菌霉素(Bacillomycin)、表面活性素(Surfactin)、芬荠素(Fengycin)等.研究表明,枯草芽孢杆菌BA015及其去菌体发酵液对鱼类无乳链球菌病的防治存在潜在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48.
不同籼稻品种的籽粒灌浆特性及根系活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探索不同籼稻品种的籽粒灌浆特性和后期根系活力变化,以6个籼稻品种为材料,研究了始穗后籽粒增重和根系伤流强度变化情况。结果表明:水稻始穗后,灌浆速率经历"慢-快-慢"的过程,在抽穗后10d籽粒增重最快;不同的品种表现不完全相同,黔两优58、益农1号和黔优88存在分段灌浆现象;始穗初期伤流强度开始维持在较高水平,穗后15d下降最快,始穗20d后伤流强度下降幅度减缓;根系伤流强度降低和籽粒增重不同步。  相似文献   
49.
为有效控制马铃薯加工过程中的酶促褐变,以黑美人马铃薯块茎为原料,分别提取游离态多酚氧化酶(sPPO)和膜结合态多酚氧化酶(mPPO)粗酶,并进行酶学性质研究.结果表明,黑美人马铃薯sPPO和mPPO的最大吸收波长分别为403 nm和406 nm.sPPO最适反应pH值为7,最适反应温度为25℃;mPPO最适反应pH值为7,最适反应温度为30℃.以绿原酸和间苯二酚为底物时,sPPO和mPPO均未检测到酶活力;以邻苯二酚为底物时,sPPO、mPPO的米氏常数(Km)分别为39.423、35.291 mmol/L,最大反应速度(Vmax)分别为0.019、0.290 mmol·L-1·min-1;以焦性没食子酸为底物时,sPPO、mPPO的Km分别为205.896、205.067 mmol/L,Vmax分别为0.008、22.321 mmol·L-1·min-1.亚硫酸钠、抗坏血酸对sPPO和mPPO酶活力抑制作用明显;植酸、草酸、柠檬酸和EDTA对sPPO和mPPO酶活力也有不同程度的抑制.以上结果说明:sPPO和mPPO酶学性质存在较大差异,mPPO酶活力要显著高于sPPO,建议在利用黑美人马铃薯进行加工时,重点考虑mPPO对酶促褐变的影响.  相似文献   
50.
杂交水稻超高产精确施肥研究及示范效果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在控制氮肥总量的条件下,设计了6种不同比例基蘖肥与穗肥施用技术,2005年和2006年在贵州省贵阳市金竹镇和东风镇研究了杂交水稻精确施肥技术,以获得超高产。结果表明:以基蘖与穗粒肥比例为6∶4和5∶5产量最高,分别为11704 kg/hm^2和11824kg/hm^2,成穗率和氮素当季利用率也最理想;同时采用精确施肥技术水稻产量为12081 kg/hm^2,比采用常规施肥技术2年平均增产13.93%。进行精确施肥技术大面积示范,也取得了显著的增产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