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5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2篇
  2篇
综合类   8篇
水产渔业   1篇
畜牧兽医   66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2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6篇
  2005年   13篇
  2004年   9篇
  2003年   7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5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1篇
  1989年   2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吡喹酮注射液治疗猪日本血吸虫病试验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前治疗猪血吸虫病的首选药物是口服吡喹酮片。按每公斤体重30毫克给药,杀虫效果虽好,但临床应用时,至少有二个方面亟待改进。一是口服给药不太方便,因吡喹酮苦涩,适口性很差,混于饲料中,猪一般  相似文献   
12.
应用RT-PCR技术开展云南省种公猪精液中乙型脑炎病毒(JEV)感染监测,进而对阳性样品病毒基因扩增产物进行克隆、测序、比对及系统发育分析。从云南省16个地州797份猪精液中检出JEV阳性样品7份,阳性率0.88%。阳性精液样品中的JEV与基因Ⅰ型毒株PrM基因核苷酸序列同源性为97.5%~98.8%,与其他基因型毒株的同源性介于76.9%~89.8%之间,与疫苗毒株(基因Ⅲ型毒株,S19980008)的同源性为89.1%~89.8%。云南省种公猪精液中JEV属于基因Ⅰ型毒株,与人、猪、蚊虫基因Ⅰ型分离毒株遗传关系密切。  相似文献   
13.
为了确定云南NDV毒株F基因和HN基因的结构特征及其与已知毒株的遗传相关性,应用RT-PCR技术对云南省部分地州养殖场采集的鸡或鸭喉气管组织样品4 700份进行新城疫病毒(NDV)检测,共检出阳性样品25份。对其中8份阳性样品进行NDV F基因与HN基因扩增后,克隆至pMD18-T载体测序,并与国内外代表性毒株和当前流行疫苗毒株进行比对及系统发育分析。结果表明,云南省NDV毒株F基因与国内代表性毒株核苷酸序列同源性介于93.0%~99.2%之间,氨基酸同源性介于90.7%~99.1%之间;与疫苗毒株的核苷酸同源性在83.3%~86.9%之间,氨基酸同源性在86.0%~88.7%之间。HN基因与国内代表性毒株核苷酸同源性介于96.4%~99.1%之间,氨基酸同源性介于95.6%~99.3%之间;而与当前疫苗毒株相比,同源性较低,核苷酸同源性介于81.3%~82.0%之间,氨基酸同源性介于87.6%~88.8%之间。系统进化分析表明,云南NDV F基因有2株属于基因Ⅱ型,其余6株均属于基因Ⅶe型。云南NDV HN基因则均属于基因Ⅶ型。  相似文献   
14.
免疫胶体金技术诊断日本血吸虫病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血吸虫病是一种分布广泛、危害严重的人畜共患寄生虫病。近年来,日本血吸虫病在我国部分地区死灰复燃,造成具大的经济损失。国内外对该病的检测技术研究较多,目前,诊断日本血吸虫病的经典方法仍是病原学诊断。文章对胶体金标记技术的基本原理、免疫胶体金的制备方法及其在免疫诊断中的常见标记对象做了简要介绍,并对免疫胶体金技术诊断日本血吸虫病的研究状况进行了综述。  相似文献   
15.
边缘无浆体病是由边缘无浆体引起的一种严重危害牛养殖业的传染病。本文概述了边缘无浆体病原形态学、分类学、体外培养以及种系发生关系的研究现状,并总结了近年来对边缘无浆体主要表面蛋白(MSPs)的基因调控机理和病原表面蛋白的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16.
湖南省牛无浆体虫株分子生物学鉴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用原虫16 S rRNA基因序列通用引物对湖南5个地区牛无浆体感染的阳性血液样品进行PCR扩增,经测序和序列拼接,获得5个无浆体样品16 S rRNA基因的部分序列,应用分子生物学软件进行分析,并根据所获得序列的保守区间设计特异性引物,进行PCR诊断方法的探讨性研究.结果表明,在通用引物下,5个地区无浆体感染的阳性血液样品均获得1 425 bp大小的虫体16 S rRNA基因条带;测序后5个无浆体16 S rRNA序列同源性均在97%~98%.证明5个分离虫株初步鉴定为牛边缘无浆体.  相似文献   
17.
比较皮内变态反应(TST)、抗酸染色、牛结核ELISA(PPD-ELISA)和γ-干扰素ELISA法(IFN-γ-ELISA)对牛结核的检测结果,并通过比较牛PPD、禽PPD、亲和层析牛PPD(牛PPD')的IFN-γ-ELISA检测结果,探索诊断抗原的纯化在牛IFN-γ-ELISA法中的应用.结果表明,与抗酸染色相比...  相似文献   
18.
山羊FSHR基因5’端侧翼序列的克隆与分析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为找寻山羊FSH受体基因的SNP突变位点,进行FSH受体基因的多态性分析和探索该受体基因在山羊多胎中的可能作用,利用比较基因组学的方法,根据绵羊FSH受体基因序列设计引物,以湖南湘东黑山羊基因组为模板,PCR扩增了FSH受体基因5’端侧翼调控区,通过克隆进行了序列测定及分析,并与牛、绵羊该区段序列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PCR扩增获得的片段为844bp,与中国西门塔尔牛该段序列相比,同源性为94.08%,在-364bp处的左翼发生了多碱基插入,湘东黑山羊该序列有5个碱基的插入,另在-625-619bp处的7个碱基缺失;与澳洲绵羊的FSHR基因比较,同源性为93.60%,在-367bp处的左翼,湘东黑山羊该段序列有2个碱基的插入,在-630,-145,-97bp处各有1个碱基缺失。  相似文献   
19.
选择5头体重相近,体质外貌相似,生产性能相近,日产奶量为15kg左右的健康牛。在气温为10℃以下、10~20℃、20~30℃、30~40℃左右维持15d,分别采取试验牛的血、乳和毛样,经消化处理后,研究不同气温对其影响情况,结果表明,气温达20℃以上,牛血液中Zn含量开始下降,当气温达30-40℃,牛全血中Zn含量最低(P〈0.01),Fe浓度明显下降(P〈0.05),Cr含量急剧减少(P〈0.01),Cu、Mn、Co的含量增加、Se含量有减少,但差异不显著(P〉0.05)。环境温度升高可明显增加乳中Zn、Fe含量(P〈0.01),同时,Se、Cr、Mn含量也增加,Co的含量减少(P〈0.05),Cu含量变化无规律。环境温度对毛中Zn、Fe、Cu无规律性影响,但环境温度升高,Se、Mn含量增加,Cr、Co含量减少(P〈0.05)。  相似文献   
20.
家富日本血吸虫病防治工作的重点,过去仅限于耕牛,牲猪因其生长周期短而未引起注意.直到80年代中期,随着防治工作的不断深入和“灭源为主”防制对策的确立,人们才在防治工作实践中逐步认识到猪传性传染源的危害,但缺乏系统的调查研究资料.为探索洞庭湖区牲猪血吸虫病的流行规律及其危害,我们于1987年开始,对洞庭湖区的牲猪血吸虫病流行及危害情况进行了系列调查.首先在南洞庭湖区进行了敞放牲猪自然感染情况的调查,随后对性猪感染血吸虫病的季节动态及其危害进行了定点观察.同时结合防制工作,在全省设立30个化疗纵向观察点,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