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14篇
  免费   11篇
  国内免费   5篇
林业   39篇
农学   9篇
基础科学   24篇
  19篇
综合类   99篇
农作物   3篇
水产渔业   4篇
畜牧兽医   17篇
园艺   14篇
植物保护   2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8篇
  2022年   9篇
  2021年   8篇
  2020年   7篇
  2019年   11篇
  2018年   12篇
  2017年   9篇
  2016年   12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8篇
  2013年   22篇
  2012年   13篇
  2011年   11篇
  2010年   8篇
  2009年   15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10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8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6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4篇
  1999年   4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4篇
  1994年   7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1篇
  1990年   2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2篇
  1983年   2篇
  198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3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01.
孟庆平  胡超  杨彪 《新农业》2011,(7):22-23
黑山县地处辽宁西部,是全国商品粮基地县。玉米是全县种植面积最大的作物,每年在130万亩左右,年产量80万吨以上。2010年黑山县玉米螟大发生,几乎100%的植株遭受玉米螟为害,减产200/0以上。我们针对玉米螟大发生原因进行分析,提出了防治对策。  相似文献   
102.
外源有机酸对土壤pH值、酶活性和Cd迁移转化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为了筛选植物修复土壤Cd污染适宜的外源有机酸,采用盆栽试验,在温室内以油菜为试验材料,在模拟重度Cd污染的土壤(原土Cd含量为0.838 mg·kg~(-1),人工喷洒CdCl_2水溶液,制备成Cd含量为4.838 mg·kg~(-1)的试验土)中加入5种有机酸:乙酸、草酸、柠檬酸、苹果酸和酒石酸,设置6个浓度:1、2、3、4、5、6 mmol·kg~(-1),以不加有机酸为对照(CK),测定了油菜收获时的土壤pH值、酶活性和油菜干物质量以及Cd累积量,并分析了土壤理化指标与土壤Cd形态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1、3、4、5、6 mmol·kg~(-1)乙酸处理,4、5、6 mmol·kg~(-1)柠檬酸处理,3 mmol·kg~(-1)苹果酸处理,3、6 mmol·kg~(-1)酒石酸处理可显著增大土壤pH值(P0.05),草酸处理pH值与CK差异不显著;但施加有机酸对土壤酶活性的影响不明显。1、4、6 mmol·kg~(-1)乙酸处理显著提高了油菜地上部干物质量,1、6 mmol·kg~(-1)乙酸处理根干物质量较CK增加了1倍以上,差异显著(P0.05),4、6 mmol·kg~(-1)苹果酸处理根干物质量较CK显著增加了77.13%和88.30%(P0.05),其余处理与CK差异不显著。1 mmol·kg~(-1)乙酸处理地上部Cd累积量较CK增加了51.52%,2mmol·kg~(-1)草酸处理根系Cd累积量较CK增加了1.58倍,1 mmol·kg~(-1)柠檬酸处理地上部+根系Cd吸收总量高于CK,差异均显著(P0.05);增加苹果酸量有利于提高根系Cd吸收总量,1、2 mmol·kg~(-1)酒石酸处理也提高了根系Cd累积量,但与CK差异均不显著(P0.05)。施加乙酸时,土壤pH值与铁锰氧化物结合态Cd和土壤总Cd显著负相关,施加柠檬酸时,土壤pH值与碳酸盐结合态Cd和试验结束时土壤中的总Cd量显著正相关,施加苹果酸时土壤pH值与可交换态Cd显著正相关,其余处理土壤pH值与Cd形态相关性不显著。在碱性土上种植油菜,施加5种有机酸均会增大收获时土壤的pH值,且不同有机酸施加量对土壤Cd形态的影响不同。5种有机酸中乙酸最有利于提高油菜干物质量和油菜Cd累积量。  相似文献   
103.
油菜秸秆和鸡粪高温堆肥中微生物数量变化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探明在引入外源微生物的油菜秸秆和鸡粪好氧堆肥过程中微生物数量的变化规律,采用平板计数法定量研究了油菜秸秆和鸡粪好氧堆肥过程中不同部位细菌总数、放线菌、霉菌、酵母菌、纤维素分解细菌和固氮菌数量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堆肥的上层和中层中,细菌总数、酵母菌和纤维素分解细菌呈现增加—降低—增加的变化趋势,至发酵第40天,细菌总数、酵母菌和纤维素分解细菌分别为4.1×109和2.1×109、9.1×107和6.8×107、7.4×107和4.6×107CFU/g干堆肥;放线菌、霉菌和固氮菌的数量在升温期和高温期下降较快,降温期增加,但分别较发酵前降低了36.4%和39.34%、48.1%和49.41%、13.75%和35.46%;堆肥底层中各种微生物在数量上基本呈降低—增加的变化趋势。  相似文献   
104.
谢恬  陈建斌  胡超  王薛平  王洁  毕华 《安徽农业科学》2010,38(21):11350-11351,11354
阐述了土壤中碘的主要来源及分布,并分析了影响碘在土壤中迁移转化的因素。  相似文献   
105.
徐运清  胡超 《安徽农业科学》2011,39(3):1683-1684
[目的]探索高效藻类塘中藻类、曝气和底泥对小城镇养殖废水净化效能的影响。[方法]设置4个独立人工池塘作对比试验,通过控制试验塘中的藻类浓度、底泥及曝气程度,测定养殖废水中的还原性物质、氮和磷的变化量,进而比较藻类、底泥和曝气对废水净化效能的影响。[结果]高效藻类塘对还原性物质、氮和磷的去除率分别达到88.3%、69.2%和59.7%,而普通塘对其去除率分别仅有48.0%、43.4%和22.8%。藻类对TP的去除影响最为明显,其次是对COD,对TN的影响最弱;曝气对COD代表的还原性物质的去除率影响最大,其次是对TN的降低,对TP的影响最弱;底泥对TP的去除影响极为显著,其次是对TN,而对COD的降低影响最弱。[结论]高效藻类塘中藻类、曝气和底泥均对养殖废水的净化产生较大影响。  相似文献   
106.
节水抗旱稻在湖南的发展前景与策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节水抗旱稻以较强的耐旱性、丰产性,对轻简栽培和机械化生产的适应性,成为棉田改种和水资源不足稻田的高效种植选择。国内多家育种单位培育的一系列节水抗旱稻品种,但湖南省内尚未有育成品种或栽培技术研究。为此,提出了选育和引进适应湖南省栽培的节水抗旱稻品种、研究推广配套的栽培技术规范,提高农民种植效益的技术策略,即:加强节水抗旱稻新品种引进筛选,加强节水抗旱稻新品种选育,加强节水抗旱稻种植技术研究与推广。  相似文献   
107.
目的 研究补阳还五汤提取过程中的最佳提取时间和药材粉碎度。方法 显微观察不同粉碎度的补阳还五汤单味药材,观察药材的破壁情况,采用HPLC分析补阳还五汤不同粉碎度药材的成分溶出情况。结果 显微观察从80目到100目,药材细胞结构已经不完整,细胞壁开始破壁。提取过程的中段,不同粉碎度之间的有效成分共有峰的个数较多,溶出比较完全。在提取时间约300 min时,不同目数指纹图谱的相似度在0.85以上。结论 20目药材在240 min时、40目药材在180 min时、60目在120 min时、80目药材在90 min时、100目药材在30 min时、饮片在180 min时补阳还五汤的溶出达到基本稳定,提取效果最佳。  相似文献   
108.
农田土壤重金属污染化学钝化修复研究进展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土壤重金属化学钝化修复是指向污染土壤中添加钝化剂,使重金属由活性向稳定化形态转化,以降低重金属的迁移和生物可利用性,从而修复重金属污染土壤的方法。本文综述了近些年国内外各类钝化材料修复重金属污染土壤的作用效果和机理、实例等方面的研究进展,并讨论了原位修复土壤重金属中亟待解决的问题,旨在为农田土壤重金属污染的化学钝化剂筛选与应用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09.
改性香蕉皮对六价铬的去除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用硝酸和异丙醇改性处理香蕉皮,并在静态条件下探讨了吸附剂用量、吸附时间、pH、温度对废水中Cr(Ⅵ)吸附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硝酸和异丙醇改性处理的香蕉皮在Cr(Ⅵ)初始浓度为100μg/m L、pH为1.5,吸附时间为90 min、吸附剂用量分别为0.100和0.050 g/L、温度为30℃、转速为200 r/min的条件下能够获得良好的吸附效果,对Cr(Ⅵ)的吸附量分别可达24.198、49.695 mg/g;二者的吸附过程均符合准二级动力学方程。  相似文献   
110.
为丰富常德地区的葡萄栽培品种,于2014年2月引进4个葡萄品种,以夏黑无核为对照,采用高产、优质栽培技术,观测其生长特性、物候期及其植株产量与品质。结果表明:早生内玛斯和阳光玫瑰2个品种于避雨栽培条件下,适应常德的气候条件,定植后第二年平均株产超过10.5 kg/株,品质佳,可在常德及湖南其他地区适度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