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756篇
  免费   41篇
  国内免费   67篇
林业   208篇
农学   69篇
基础科学   128篇
  141篇
综合类   626篇
农作物   42篇
水产渔业   72篇
畜牧兽医   355篇
园艺   194篇
植物保护   29篇
  2024年   7篇
  2023年   16篇
  2022年   16篇
  2021年   23篇
  2020年   27篇
  2019年   35篇
  2018年   40篇
  2017年   22篇
  2016年   27篇
  2015年   44篇
  2014年   70篇
  2013年   44篇
  2012年   66篇
  2011年   92篇
  2010年   82篇
  2009年   102篇
  2008年   67篇
  2007年   92篇
  2006年   74篇
  2005年   75篇
  2004年   75篇
  2003年   80篇
  2002年   75篇
  2001年   42篇
  2000年   56篇
  1999年   40篇
  1998年   34篇
  1997年   29篇
  1996年   39篇
  1995年   49篇
  1994年   33篇
  1993年   22篇
  1992年   31篇
  1991年   22篇
  1990年   28篇
  1989年   37篇
  1988年   14篇
  1987年   20篇
  1986年   16篇
  1985年   19篇
  1984年   20篇
  1983年   14篇
  1982年   6篇
  1981年   9篇
  1980年   7篇
  1979年   6篇
  1965年   3篇
  1964年   5篇
  1959年   2篇
  1958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86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828 毫秒
991.
本试验研究了玉米-豆粕型日粮中添加高剂量不同水平的植酸酶对0~3和4~6周肉鸡养分利用率的影响。选用1日龄AA肉鸡公雏576只,随机分为6组,每组8个重复,每个重复12只。试验日粮分0~3和4~6周两个阶段,6个处理组:正对照组(前期为总磷0.69%,0.45% NPP;后期为总磷0.59%,0.35% NPP);负对照组(前期总磷0.60%,0.35% NPP;后期为总磷0.49%,0.25% NPP);4个试验组在负对照日粮中分别添加500、2000、8000和32000 FTU/kg 4种植酸酶水平。结果显示:①日粮添加高剂量不同水平的植酸酶显著影响生长前期(17~21日龄)肉鸡的钙、磷的消化利用率(P<0.05),随着植酸酶添加水平增加,钙的消化利用率显著增加(P<0.05)。②日粮添加高剂量不同水平的植酸酶显著影响38~42日龄肉鸡磷的消化利用率(P<0.05)。在负对照组日粮中随着植酸酶水平添加的提高,钙的消化利用率呈现先增加后降低的趋势,磷的养分利用率反而显著减少。③日粮添加高剂量不同水平植酸酶显著增加生长前期(17~21日龄)肉鸡的粗蛋白质的消化利用率和表观代谢能(P<0.05),在生长后期(38~42日龄)对肉鸡的粗蛋白质的消化利用率和表观代谢能提高达到显著水平(P <0.05)。因此,高剂量不同水平的植酸酶显著提高肉鸡AME和粗蛋白质、钙、磷的消化利用率,添加高水平植酸酶可以适当调低日粮能量和蛋白质水平,日粮中总磷(tP)水平应低于NRC标准,减少无机磷和钙的添加量,以提高钙、磷在体内的存留量。  相似文献   
992.
Priestley-Taylor(PT)参考作物蒸散(ET0)估算模式系数(α)的本地化研究,对于确定水资源高效利用的半旱地农业生产措施及精准灌溉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本文以FAO(1998)推荐的Penman-Monteith (PM)参考作物蒸散估算方法为标准,采用涡度相关技术并根据气象数据信息,监测半干旱气候条件下旱作春玉米农田尺度水、热交换传输过程,以分析Priestley-Taylor模式参数α的变化特征并确定其本地化估算参数值。结果表明,年时间尺度变化过程中高海拔半干旱气候条件下根据PT模式推荐系数α=1.26确定的参考作物蒸散量(ET0-PT 1.26)估算值,在11月至来年4月份非作物生长季期间平均偏低21.2%,在5月至9月份旱作春玉米生育期内平均高于PM模式的参考作物蒸散量(ET0-PM)估算值5.5%,研究站点旱作春玉米生长季本地化适宜的PT模式系数α值为1.15±0.06。在季节变化过程中,旱作春玉米农田近正午时刻实际PT模式系数平均值呈单峰型变化趋势,春玉米抽雄抽穗开花期达到高峰,平均值为0.67±0.08,苗期最低,仅为0.26±0.13,全生育期平均值为0.50±0.21。若要在半干旱气候地区根据PT模式准确估算参考作物蒸散量,需进行PT模式参数的本地化研究。  相似文献   
993.
利用室内试验与池塘试验相结合的方法,研究了不同浓度的EM菌(有益微生物)原液对海参养殖水体理化因子的影响。结果表明,EM菌对水体的溶解性固体(TDS)和电导率无显著影响(P〉0.05);能显著增加水体氧化还原电位(ORP)、溶解氧(DO)、透明度(SD)(P〈0.05):其中添加EM菌原液4×10^9cfu/m^3的试验箱效果最好,ORP和DO分别平均增加3.39%和26.20%,试验池塘的ORP、DO和sD分别平均增加8.38%、18.58%和54.69%;pH在各试验箱均缓慢下降,但差别不显著(P〉0.05),试验池比对照池平均下降3.94%,均值为7.79,仍在适宜范围内。  相似文献   
994.
东南亚国家山地面积大,山地农业发展较慢,山地稻种植高度依赖自然条件,管理粗放,产量极低,迫切需要一种既能解决粮食问题,又能防止水土流失、保护山地资源的高效种植模式。阐述了复合稻的概念及研究意义,论述了东南亚国家山地概况及其利用情况,提出了东南亚基于山地粗放农业的复合稻生产模式,对东南亚国家开展山地复合稻生产模式进行了可行性分析。  相似文献   
995.
对近年来土地整理项目决策方法与模型、风险控制、公众参与、辅助决策信息系统的研究现状进行了总结,并指出了目前土地整理项目决策研究中存在的问题以及今后研究的重点。  相似文献   
996.
为了测定高粱直、支链淀粉及总淀粉含量,采用双波长比色法研究了不同分散温度、时间处理对高粱淀粉直、支链淀粉及总淀粉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在试验温度70~100℃范围内,75℃分散15 min时支链淀粉百分含量最高,85℃分散5 min时支链淀粉百分含量最低。对于直链淀粉,95℃以后,随着分散的时间延长,测得的高粱直链淀粉百分比不断增高。样品分散温度与时间对高粱中总淀粉含量影响与支链淀粉相同,其测定值在75℃分散15 min时最高。由此可知,不同分散温度、时间处理对双波长法测定高粱淀粉直、支链淀粉及总淀粉含量影响不一样。  相似文献   
997.
果实中脱落酸的研究进展与展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祝军  柴璐  侯柄竹  沈元月  郭家选 《园艺学报》2015,42(9):1664-1672
综述了果实中脱落酸(abscisic acid,ABA)的生理作用、代谢及信号转导的研究进展,并提出了果实中ABA从产生到作用的分子机制。果实中ABA的积累主要受4种关键酶的调控,包括NCEDs、CYP707As、GTs和BGs。在果实成熟过程中,ABA信号的启动是通过PYRs等受体蛋白感知,并通过ABI1和SnRK2等蛋白的可逆磷酸化作用将信号传递给下游转录因子和顺式元件,最终促发果实软化、糖分积累及着色等成熟相关基因的表达。进一步深入研究ABA调控果实成熟的信号转导分子机制及ABA、糖和乙烯交叉调控网络是未来重要的研究领域。  相似文献   
998.
以多效抗旱驱鼠剂(RPA)为参照,利用蘸浆造林方法比较了不同地区采用纳米植物抗逆剂(NPA)和RPA侧柏蘸浆造林的整体效果,分析了干旱、鼢鼠、草兔和其他因素对林木致死作用的变化。结果表明,引起造林后侧柏死亡的主要因素是干旱和鼠(兔)害,其定植当年和3年的致死贡献率分别为63.9%、32.4%%和63.0%、35.1%。药剂处理区的干旱致死贡献率增强,鼠(兔)害致死贡献率减弱。定植当年NPA和RPA的综合预防效果为69.2%和39.0%。其中,干旱为59.4%和18.0%,鼠(兔)害为97.1%和92.8%。定植3年的综合预防效果为84.6%和68.6%。其中,干旱为80.9%和63.0%,鼠(兔)害为93.6%和82.8%。其他因素致死作用重复与地区间变异较大,与药剂试验关联不紧密,对野外试验,尤其是鼠(兔)害预防效果评价干扰极大,分析时必须剔除。  相似文献   
999.
针对陕西关中一年两熟地区应用保护性耕作技术存在的问题,以冬小麦传统翻耕技术为对照,研究了5种类型10种耕作关键技术对作物生长发育及产量、产值的影响。结果表明:(1)在裸地深松间隔年限三技术中,两季作物均以隔年深松的生长发育状况最好,产量、产值最高,居11项处理第3位;(2)在裸地与秸秆覆盖旋耕两技术中,两季作物均以秸秆覆盖旋耕的生长发育状况最好,产量、产值最高,居11项处理第6位;(3)在秸秆覆盖深松深度两技术中,两季作物均以秸秆覆盖深松的生长发育状况最好,产量、产值最高,居11项处理第1位;(4)在裸地与秸秆覆盖免耕两技术中,两季作物均以裸地免耕的生长发育状况最好,产量、产值最高,居11项处理第7位;(5)在翻耕两技术中,两季作物均以秸秆还田翻耕的生长发育状况最好,产量、产值最高,居11项处理第2位。  相似文献   
1000.
正坛紫菜人工养殖自20世纪70年代初引进浙江省苍南县以来,养殖技术到如今已有了根本性的变革,养殖面积也已大大扩展,但苗种培育方式却一直没有改进。种质异化、退化严重,病害频发,严重制约了苍南县坛紫菜产业经济可持续发展。近年来,我们应用自由丝状体贝壳移植法对坛紫菜良种进行扩种和筛选试验,取得了较好的效果。现总结如下。1材料和方法1.1种菜A为沿浦本地养殖菜;B为平潭养殖菜;C为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