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24篇
  免费   15篇
  国内免费   12篇
林业   13篇
农学   14篇
基础科学   39篇
  23篇
综合类   231篇
农作物   14篇
水产渔业   11篇
畜牧兽医   58篇
园艺   45篇
植物保护   3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1篇
  2022年   12篇
  2021年   9篇
  2020年   13篇
  2019年   18篇
  2018年   18篇
  2017年   10篇
  2016年   35篇
  2015年   11篇
  2014年   21篇
  2013年   18篇
  2012年   34篇
  2011年   36篇
  2010年   29篇
  2009年   10篇
  2008年   12篇
  2007年   8篇
  2006年   15篇
  2005年   16篇
  2004年   7篇
  2003年   13篇
  2002年   14篇
  2001年   17篇
  2000年   6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9篇
  1997年   8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6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4篇
  1988年   4篇
  1987年   3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2篇
  1982年   2篇
  1965年   1篇
  196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5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441.
【目的】研究葡萄砧木品种苗期对混合盐碱胁迫的生理响应,评价不同葡萄砧木耐盐碱性,筛选强耐盐碱品种。【方法】以SO4、5BB、3309M、110R、101-14 MG、河岸7号、St.George、5C、1103P等9个葡萄砧木苗为试材,采用盆栽技术,定期浇灌混合盐碱液(100 mmol/L,NaCl∶Na2SO4∶NaHCO3 =1∶2∶1)进行盐碱胁迫,浇灌清水为对照,研究混合盐碱胁迫对叶片光合特性、植株生长及叶片、根系生理指标的影响,根据混合盐碱胁迫和浇灌清水条件下各项指标的耐混合盐碱系数,采用主成分分析、聚类分析方法综合评价葡萄砧木品种耐盐碱性。【结果】在混合盐碱液(100 mmol/L,NaCl∶Na2SO4 ∶NaHCO3=1∶2∶1)胁迫处理下,5BB、110R、5C、101-14MG和1103P净光合速率均显著降低,以110R、5C、101-14MG、1103P降幅较大;110R、5C、1103P、St.George气孔导度降幅较大,胞间CO2浓度升幅也较大。各葡萄砧木叶绿素质量分数、单叶质量、新梢干物质、总根长、根系表面积、根系活力与对照相比均显著降低。叶绿素质量分数以河岸7号降幅最小;植株生长指标以河岸7号和5BB降幅较小;根系生长指标以河岸7号、3309M降幅较小;根系活力以3309M、河岸7号、101-14MG降幅较小,均在30%以下。其他指标各品种间表现各异;相对含水量以1103P降幅最大;叶片相对电导率以3309M、101-14MG升幅较大,丙二醛含量升幅也较大,河岸7号、5C变幅较小。不同砧木品种11个混合盐碱系数指标转换为5个相互独立的综合指标,提取信息量达93.315%,9个葡萄砧木品种按照耐盐碱性的强弱分为3类。第Ⅰ类属于强耐盐碱型。第Ⅱ类属于中度耐盐碱型,第Ⅲ类属于不耐盐碱型。【结论】河岸7号属于强耐盐碱品种,5BB、5C、St.George 、3309M属于中度耐盐碱品种,SO4、1103P、101-14MG、110R属于不耐盐碱品种。  相似文献   
442.
【目的】研究极端干旱区‘厂’形栽培条件下,结果高度对酿酒葡萄果穗微域环境、果实发育及酒质的影响,为极端干旱区陈酿型酿酒葡萄原料品质提升及‘厂’形标准化栽培适宜结果高度的选择提供参考。【方法】以吐鲁番地区‘厂’形栽培的 6 a生赤霞珠葡萄为试材,设置不同结果高度(40、60、80、100 cm),分析不同结果高度葡萄生长期果穗微域环境、果实发育、成熟期果实品质及葡萄酒品质差异。【结果】结果高度不同,葡萄生长发育阶段果穗微域温、湿度、光合有效辐射存在差异。40 cm平均温度较80、100 cm分别降低 0.84℃(2.77%)和0.73℃(2.42%);40 cm超过35℃温差总和、≥35℃高温时长较80、100 cm分别降低7.58 %、13.39 %和10.54 %、13.87 %;40、60 cm相比80、100 cm果穗微域平均湿度分别提高8.86 %、4.90 %和15.40%、11.21%;40 cm中午至夜间温度处于最低水平,湿度全天均处于较高水平;40 cm较60、80、100 cm平均光合有效辐射降低20.81 %、21.85 %和37.95 %,全天光合有效辐射值一直处于最低水平。果实发育后期结果高度越高果粒质量和果粒体积降低越显著,果实失水萎蔫程度越高,造成糖、酸及部分酚类物质浓缩。采收期果穗质量随结果高度增大而减小,100 、80 cm的果穗质量较 40 cm分别减小45.38 %和20.75 %;100、80 cm果粒质量较40 cm分别减小 16.67%、10.78 %。40 cm的果穗紧密度表现为适中稍偏紧,相比 80 、100 cm萎蔫率降低 91.41 %和 76.87 %,种皮颜色、果皮颜色值亦相对较低;40 cm相比 60 、80、100 cm还原糖质量浓度降低 6.32 %、8.76 %和 13.35 %,相比 60、80 cm总酸质量浓度提高 6.46 %,果皮总酚含量较 60、80、100 cm增加 6.84 %、13.02 %和8.63 %。40 cm的葡萄酒酒精度、花色苷含量低,但酸度高、单宁含量较为丰富。【结论】极端干旱区采用低‘厂’形(40 cm)栽培能够有效改善果穗微域环境,避免高温、低湿、强光造对果实不利影响,有效改善葡萄糖分积累和有机酸降解过快、酚类物质积累不足的现象,提高酿酒葡萄及葡萄酒品质。  相似文献   
443.
铜(Cu)是人体和动植物必需的金属,参与多种形态、生理和生化过程;铜是多种酶的辅因子,在光合、呼吸作用和电子传递链中起重要作用,也是防御基因的结构组成部分。为了给今后植物铜胁迫的研究提供更系统的理论参考,基于前期研究的过量铜对植物萌发、生长、光合作用和抗氧化等生理过程的不利影响的基础上,综述了铜的生物学功能;过量铜对植物生长发育的毒害;铜转运、伴侣蛋白的作用以及植物对铜胁迫的耐受机制。展望了未来的研究方向,为制定合理维持铜稳态的有效策略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444.
淀粉微球广泛应用于化妆品、食品及医药领域,已成为近年的研究热点之一。采用反相乳液聚合法(IEP)制备藜麦淀粉微球,通过单因素及正交试验优化淀粉微球制备工艺,以期得到吸附性能良好的藜麦淀粉微球。进一步采用扫描电镜(SEM)、显微数码测量分析仪及热重分析仪(TG)对藜麦淀粉微球进行性能表征。结果表明:最佳制备工艺为淀粉质量分数9%,大豆油相用量100 mL/120mL,交联剂环氧氯丙烷1 mL/120mL,搅拌速度400 r/min,乳化剂用量3 mg/mL,反应时间3 h,此条件下藜麦淀粉微球亚甲基蓝吸附量为0.828 mg/g。性能表征结果表明,藜麦淀粉微球粒径分布均匀,平均粒径为28.5μm,藜麦淀粉微球表面分布大量较小的孔洞。  相似文献   
445.
面对生态文明转型和美丽中国建设的新要求,地方高校风景园林教育需要探索差异化的培养特色定位、创新多维融合的教学组织机制、重构耦合需求的教学内容体系。论文以广东工业大学风景园林专业和学科建设为例,从3个方面进行了初步探索和实践:1)通过匹配地方需求与学科资源,因势利导发展“建成环境更新+生态修复”的专业特色;2)建立“课内+课外、横向+纵向、教师+设计师”三维闭环的教研组织机制,突破时间、空间、师资、资金多重人才培养的资源限制;3)创新“主体内核+交叉前沿”的课程群体系,实现专业教育与地方发展深度融合。  相似文献   
446.
【目的】研究15个葡萄砧木品种新梢的生长及叶片叶绿素荧光参数对高温的响应,评价其耐热性的差异性,筛选出耐热性较强的砧木,为砧木的耐热性选择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在吐鲁番自然高温条件下,研究15个葡萄砧木品种在田间高温下的生长情况并测定叶片的荧光参数,利用隶属函数法分析评价其耐热性。【结果】在40℃高温气候条件下,110R和Fercal叶片卷曲,山河2号轻微卷曲,其它砧木均无卷曲,叶缘正常,叶片上无斑点;植株生长前期速率随温度升高而下降,后期生长速率平稳。15个砧木品种的耐热性分为6类。【结论】砧木山河2号的耐热性最强,140R最弱。  相似文献   
447.
鸭坦布苏病毒病会给养殖业带来较大的经济损失,该文简要介绍鸭坦布苏病毒病的病原、流行病学、临床症状、病理变化、诊断与防控等,以期为今后该病的深入研究和防控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448.
藜麦淀粉占藜麦种子的50%~60%,具有支链含量高、酶敏感性强的特点,应用潜力大。为研究藜麦淀粉的提取工艺,以白藜麦为原料,采用单因素及响应面法研究料液比、pH、提取温度及提取时间等因素对藜麦淀粉提取率的影响,建立藜麦淀粉的最佳提取工艺,进而对藜麦淀粉性质进行表征。结果表明:碱法提取藜麦淀粉的最佳工艺为0.3%NaOH,料液比1∶5,提取温度30℃,提取时间3 h。在此条件下,淀粉提取率为65.43%。形貌及结构分析表明:藜麦淀粉为多边形,颗粒形状均匀,颗粒粒径较小,在1~3μm,属于小颗粒淀粉;温度同样会显著影响藜麦淀粉的溶解度和膨胀度,随着时间延长,凝沉性增加;反复冻融后析水率增大,藜麦淀粉冻融稳定性优于玉米淀粉、小麦淀粉。  相似文献   
449.
HP-118磁化液对柑桔果实的影响研究(简报)陈世平陈光铭陈昌铭谭德沐(福建省三明市农业科学研究所,沙县365509)以200mg/kgHP-118磁化液处理温州蜜柑、雪柑、芦柑的成年树,以40mg/kg赤霉素、增果灵和100mg/kg防落素、喷施宝...  相似文献   
450.
钾是植物生长所必需的大量营养元素之一,钾素在植物代谢和植物组织与器官之间营养物质的运输机制中起着关键作用。植物主要通过根部吸收土壤中的钾素并由转运蛋白运输,此外钾素的转化和循环与解钾微生物紧密相关,在植物-土壤-微生物生态系统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本文综述了根际微生态系统中钾素的转化与循环,包括土壤中钾的存在形式和转化、植物对钾的吸收和利用、土壤微生物解钾菌的研究。深入了解根际微生态领域钾素转化与循环的过程,可为农业生产中钾素调控及植物生态修复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