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9篇
  免费   5篇
  国内免费   5篇
农学   5篇
综合类   42篇
农作物   10篇
畜牧兽医   2篇
园艺   1篇
植物保护   19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6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7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6篇
  2013年   7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3篇
  2004年   2篇
  2002年   1篇
  2000年   6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7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41.
1997~ 1 999年 ,从长绒棉区采集 1 80个病株 ,分离获得 84个棉花枯萎病菌菌系 ,选出具有代表性的 1 9个菌株作 , 型鉴定。结果表明 ,供试 1 9个菌系均高度侵染海岛棉 ,高度或轻度侵染陆地棉 ,不侵染中棉 ,均属于生理 型 7号生理小种 ,尚未发现生理 型菌系。根据在 6个鉴别寄主上的致病性反应 ,可将长绒棉区供试菌系划分为强、中、弱 3种类型 ,主要为弱致病型 ,占供试菌系的 47.4%。大分生孢子大小为 ( 1 3.7~ 2 3.6) μm× ( 2 .7~5.4)μm,多为马特型 ,菌丝白色 ,菌落底部紫色或浅紫色 ,部分菌系易产生粘分生孢子团  相似文献   
42.
正油梨(Persea americana Mill.)又名鳄梨、牛油果和樟梨等,为樟科、鳄梨属,原产中美洲,属热带、亚热带名贵果树之一~[1],具有营养价值高、风味好,其消费遍及全球,经济潜力巨大~[2]。目前关于国内外病害的报道,主要有根腐病、炭疽病~[3]、蒂腐病~[4]和褐斑病~[5]等。2017年5月,作者在海南省儋州市附近的苗圃中发现一种为害油梨苗茎基部的病害,发病率在15%~20%,严重时导致整株植物死亡。本研究对该病进行症状描述和  相似文献   
43.
多基因序列比较分析海南橡胶树炭疽病菌遗传种群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橡胶树炭疽病是橡胶树上一种重要叶部病害,已知病原菌有胶孢炭疽菌和尖孢炭疽菌,它们是复合种群,群下种类多,遗传多样性丰富。利用ITS、GAPDH、CHS-1和ACT基因的部分序列,对来自海南省橡胶树不同植胶地点的16株炭疽菌,进行基因谱系比较分析。结果显示,采用单基因部分序列和4基因拼接序列都能将供试菌株分为两大类群:胶孢炭疽菌复合群和尖孢炭疽菌复合群。其中,来自于儋州HN06、乐东志仲HN02和保亭大本HN16的3个菌株聚类于尖孢炭疽菌复合群,其余13个菌株聚类于胶孢炭疽菌复合群。4基因拼接序列分析还可以看出,胶孢炭疽菌复合群下参试的9个菌株都属于分支Musae Clade。但是采用单基因或4基因拼接序列均不能将海南橡胶炭疽菌鉴定到复合群下的具体种。  相似文献   
44.
新疆棉花枯萎病菌高温型菌系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1 998年对新疆棉花耐高温菌系 HAI- 1 7的致病性、耐温性、大分生孢子形态、菌系营养亲和性、产毒量进行测定。结果表明 ,HAI- 1 7能在 40℃生长 ,易产生粘分生孢子团 ,大分生孢子 31 .8~ 49.5× 5.1~ 7.6μm为镰刀型。采用营养钵苗期鉴定法和 nit突变体技术 ,HAI- 1 7属于 7号生理小种 ,与标准 7号生理小种 Ag1 0 6亲和 ,与 3号和 8号生理小种不亲和 ,属中等致病型。标准 FA制品在 2 69nm处有特征性吸收峰 ,供试 7个菌系中 ,HAI- 1 7在 Modified Richard培养液中产毒量为 1 .1 μg/ ml,在 PSA中为 0 .9μg/ ml  相似文献   
45.
HAB-1是一株来自植物根际具有较强抑菌作用的枯草芽孢杆菌(Bacillus subtilis),将其接种到7种培养基平板上,培养72 h后观察HAB-1的菌落形态及不同培养基质对HAB-1抑菌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在7种培养基平板上,HAB-1的菌落形态存在明显差别,菌落直径为7.95~23.51 mm不等;通过平板对峙培养法发现,来自不同培养基培养的HAB-1对橡胶树炭疽病菌等12株植物病原真菌的抑菌活性存在较大差异,对同一种病原菌的抑菌率差别最大为31.33%袁,最小为2.66%。通过对7种培养基组分分析发现,C源和金属离子对HAB-1抑菌活性的影响较为明显,而N源则影响不大。从本试验结果可知,不同培养基组分对HAB-1的影响较大袁,除了影响生长速度外,对其抑菌活性物质的产生也起到重要作用。本研究为后续对该菌的发酵及抑菌物质的研究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46.
解淀粉芽孢杆菌HAB-6抑菌物质及其相关基因的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芽孢杆菌是重要的生防菌株,分析了解淀粉芽孢杆菌(Bacillus amyloliquefaciens)HAB-6菌株的抑菌物质及其抑菌活性。采用特异性PCR和液质联用(LC-MS)等方法对HAB-6菌株的抑菌物质进行初步研究。通过对编码合成脂肽类抗生素的10个基因进行PCR扩增,分别得到与yndj、srf AB、itu D、fen D、itu C同源的基因5个;扩增编码合成脂肽类物质关键合成酶基因,得到与fen B、lpa-14、sfp、myc B、itu A同源的基因5个;LC-MS结果显示,HAB-6菌株能产生C14Iturin A、C17Iturin A、C13Surfactin A、C15Surfactin C等脂肽类化合物,但通过与病原真菌对峙抑菌活性检测,脂肽类物质没有抑制真菌活性。结果表明,HAB-6菌株具有脂肽类物质的合成基因和相关调控基因,代谢产生伊枯草菌素(iturin)、表面活性素(surfactin),但是酸沉淀提取得到的脂肽类物质不是HAB-6菌株抑制真菌的主要物质,其抑菌成分种类和代谢脂肽类物质的途径可能与已知的途径有所不同,有待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47.
生长素是最早发现的一类天然植物激素,即吲哚乙酸(Indole-3-aceticacid,IAA)。它对植物的许多生理活动具有影响,包括纵向生长、细胞分裂、分化、生根、开花、落叶、向光性等。最近更多研究报道认为IAA可能在植物防卫机制中担当一定的角色。因此,研究植物组织中生长素含量的变化,对进一步研究其作用机制,以及深入认识植物生长  相似文献   
48.
 【目的】明确转hpa1Xoo棉花抗虫性及其作用机制。【方法】采用生测法和芯片技术分析了转hpa1Xoo棉T-34的抗虫性和harpinXoo表达对棉铃虫全基因组转录谱的影响。【结果】饲喂T-34棉叶的棉铃虫发育明显迟缓,棉铃虫死亡率为90.95%,而饲喂其出发品种(Z35)棉叶的棉铃虫死亡率为12.20%。利用和棉铃虫同属鳞翅目的家蚕的23K Oligo探针,以分别饲喂T-34和Z35叶片的棉铃虫RNA为模板,制作了棉铃虫Oligo表达谱芯片,获得了24 280个EST数据,从中检测到了2 927个基因。在T-34和Z35上饲喂的棉铃虫有872个差异表达基因,其中上调基因328个(ratio>2.0),下调基因544个(ratio<0.5)。872个差异表达基因主要涉及13个生物功能、96个代谢通路。【结论】转hpa1Xoo棉花对棉铃虫的抗性涉及棉铃虫蛋白酶分解和合成、ATP合成等多个生物代谢途径的改变。  相似文献   
49.
HOG MAPK途径在植物病原真菌生长发育、致病过程和对杀菌剂敏感性等方面发挥重要功能,但在不同的病原真菌中具有一定差异。为研究Hog1蛋白在橡胶树炭疽菌(Colletotrichum siamense)中的功能和调控机制,本研究利用同源克隆法克隆获得橡胶树炭疽菌(C. siamense)的CsHog1基因,构建GST-CsHog1融合表达载体,利用SDS-PAGE和WesternBlot检测蛋白表达情况。结果表明:橡胶树炭疽菌(C.siamense)的CsHog1基因大小1383 nt,编码459个氨基酸,包含5个内含子,具有丝氨酸/苏氨酸蛋白激酶催化结构域;聚类分析显示橡胶树炭疽菌的CsHog1基因编码的氨基酸序列与黄瓜炭疽菌的ClOsc1(Hog1同源基因)同源性最高。所构建的蛋白融合表达载体在供试条件下(IPTG0.3、0.5、0.8、1.0 mmol/L;温度16、25、28℃)均可较好诱导表达,GST-CsHog1融合蛋白大小约为70 ku。用GST亲和层析柱纯化获得蛋白,经Western Blot检测显示该蛋白可与GST单克隆抗体特异性结合。  相似文献   
50.
本文采用乙醇低温沉淀法及 Sephadex G-50凝胶柱等手段分离纯化短短芽孢杆菌 Brevibacillus brevs HAB-5主要活性成分。针对芒果炭疽病菌C7-2,菌株HAB-5发酵产生抑菌活性物质的最佳培养基为改良的LB,命名为ZS,其最佳发酵条件为28℃、2 d和装液量为50 mL/250 mL。菌株HAB-5总蛋白没有拮抗活性,但HAB-5菌液的上清液能产生较强的抑菌效果;同时,在单独培养和与病原菌对峙培养下,取距HAB-5菌落1 cm处的培养基(MB)均对病原菌产生了明显的抑菌圈。菌株HAB-5上清液经硫酸铵沉淀不具有抑菌活性,但采用低温乙醇法等提取具有抑菌作用的菌株HAB-5上清液或MB,其粗提物均产生较强的抑菌效果,再经Sephadex G-50凝胶柱过柱和SDS-PAGE分析,在14.4 kD位置均具有较强信号的条带。因此,菌株HAB-5主要抑菌活性物质为肽类,其中14.4 kD大小的肽类是菌株HAB-5重要抑菌成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