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807篇
  免费   64篇
  国内免费   85篇
林业   120篇
农学   83篇
基础科学   130篇
  178篇
综合类   680篇
农作物   93篇
水产渔业   82篇
畜牧兽医   384篇
园艺   149篇
植物保护   57篇
  2024年   17篇
  2023年   35篇
  2022年   34篇
  2021年   42篇
  2020年   56篇
  2019年   57篇
  2018年   50篇
  2017年   41篇
  2016年   51篇
  2015年   71篇
  2014年   104篇
  2013年   94篇
  2012年   90篇
  2011年   102篇
  2010年   138篇
  2009年   101篇
  2008年   81篇
  2007年   72篇
  2006年   69篇
  2005年   60篇
  2004年   75篇
  2003年   52篇
  2002年   53篇
  2001年   46篇
  2000年   51篇
  1999年   39篇
  1998年   36篇
  1997年   37篇
  1996年   20篇
  1995年   28篇
  1994年   19篇
  1993年   17篇
  1992年   17篇
  1991年   16篇
  1990年   15篇
  1989年   11篇
  1988年   10篇
  1987年   5篇
  1986年   6篇
  1984年   9篇
  1983年   5篇
  1982年   8篇
  1981年   4篇
  1960年   2篇
  1959年   1篇
  1958年   1篇
  1957年   1篇
  1956年   1篇
  1955年   1篇
  195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95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101.
中华绒螯蟹血淋巴细胞的超微结构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改进常规血液细胞电镜制样技术 ,直接取中华绒螯蟹 (Eriocheirsinensis)血淋巴液固定、脱水、包埋、电镜观察。结果显示 ,中华绒螯蟹血淋巴具有 3类细胞 ,即无颗粒细胞、小颗粒细胞和大颗粒细胞。其中 ,无颗粒细胞的核质比最大 ,异染色质高度浓缩、边缘化 ,几乎没有常染色质 ,胞质内线粒体数目相对较多 ,与高等动物的中幼红细胞结构很相似 ,该细胞数目在中华绒螯蟹血淋巴中最多 ,可能担负着血液的能量转换功能 ;小颗粒细胞核内常染色质较多 ,内质网、高尔基体发达 ,胞质中存在 0 .2~ 0 .4 μm的电子致密颗粒 ,而且胞质中有许多大小不一的空泡 ,细胞表面有许多突起似伪足 ,类似高等动物的单核细胞 ,可能具有吞噬和消化异物的功能 ;大颗粒细胞胞质中的颗粒较大 ,直径 1.4~ 2 .0 μm ,胞质中具空泡 ,细胞表面也常见伪足突起 ,类似高等动物的嗜酸性粒细胞  相似文献   
102.
高效液相紫外法检测河鲀毒素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用紫外检测器来检测TTX,有快速、简单和精确的优点。主要色谱条件为:Waters pico Tag^TM FAA色谱柱,0.01mol/L(NH4)3PO4溶液为流动相,紫外检测波长为205nm。该法在0.01~100μg/mL范围内,峰响应值与其浓度呈良好的线性关系,Y=11977x 11406,R^2=0.9997。最低检测限为6ng/mL。  相似文献   
103.
泰兴市是畜牧大市,年上市生猪95万头左右,饲养家禽1700万羽,山羊60万头。上世纪80年代就因上市生猪100万头受到商业部的表彰,畜牧业总产值占全市农业总产值的40%左右,人均畜牧业收入占农业收入的55%,畜牧业已成为农民增收的重要来源。但由于养殖水平低,规模养殖比重小,大部分还足庭院养殖,两三头猪羊,十几只鸡鸭,人畜同院,既不利于防疫,又增加了人感染病原体的机会,严重制约畜牧业发展。近几年随着畜牧业生产规模化进展,出现了专业村、养殖小区、尤其在市场和政府的双重推动下,小区建设得到了快速发展.  相似文献   
104.
为进一步提高湛江等鞭金藻室外规模化培养效率,对管道式光生物反应器、聚乙烯桶和水泥池3种微藻室外规模化培养模式下湛江等鞭金藻的藻密度进行了评估比较.试验将接种藻密度控制为10.0×104 cells/mL,培养周期为16 d.结果显示:管道式光生物反应器培养模式下,生产力相对最高为0.0543 g/L/d、比生长速率为0...  相似文献   
105.
  【目的】  角果皮作为典型的非叶器官,其光合作用不仅是油菜(Brassica napus L.)光合作用的重要补充,更是生育后期产量建成的重要碳源。我们研究了氮、钾营养及氮钾配施对冬油菜角果形态、角果皮光合特性、光合器官氮分配的影响及光合氮利用效率(PNUE)差异机制。  【方法】  采用双因素田间试验,设4个施氮量(N 0、90、180、270 kg/hm2,分别以 N0、N90、N180、N270表示),两个钾用量(K2O 0、120 kg/hm2,分别以K0、K120表示),试验共计8个处理:N0K0、N0K120、N90K0、N90K120、N180K0、N180K120、N270K0、N270K120,每个处理3次重复。在角果期测定角果形态参数、净光合速率(An)、角果皮氮钾养分含量、光合氮利用效率(PNUE)以及最大羧化速率(Vcmax)等相关光合、生理参数,并计算角果皮氮素在光合器官(羧化系统、电子传递系统和捕光系统)的分配比例。  【结果】  与N0K0处理相比,氮钾配施处理单株角果数增加了1.7~3.0倍,角果长和角果面积分别提高了12.1%~30.2%和9.9%~43.8%。在不同氮肥施用量下,施钾后角果皮氮含量平均降低了19.5%;在不同施钾量下,氮肥施用后角果皮钾含量平均降低了20.9%。氮钾配施处理角果皮气孔导度(gs)、叶肉导度(gm)、Vcmax及An较N0K0处理平均提高了11.1%、158.8%、88.2%和115.0%。与N0处理相比,施氮后角果皮光合系统氮库平均增加了51.1%,但羧化系统(Ncb)和电子传递系统(Net)中氮分配比例分别下降了8.4和2.5个百分点,PNUE降低了21.1%;相反,施钾后角果皮光合氮库和分配比例分别较K0处理提高了28.7%和15.6个百分点,其中Ncb和Net氮库分别提高了35.9%和31.4%,PNUE增幅高达65.7%。与N0K0处理相比,尽管氮钾配施对角果皮光合系统氮分配比例的提升作用较小,但光合系统氮库容量增加了90.7%,远高于单施氮肥或钾肥对角果皮光合氮库的提升幅度。PNUE与角果皮钾含量和光合系统中各组分氮分配比例呈极显著正相关关系,而与角果皮氮含量及氮钾比呈显著负相关。  【结论】  氮钾配施一方面提高了角果皮光合面积、协调氮钾营养平衡、降低CO2传输阻力,另一方面增加了角果皮光合氮库、改善了光合系统中氮分配比例,从而提高了角果光合能力、优化了PNUE。因此,在实际生产中氮钾肥要合理配施,最大化个体光合潜能,进而提高群体生产力达到增产增效的目的。  相似文献   
106.
气象服务为农业生产和牧业发展提供了有力的保障和技术支撑,在此从气象服务的概念和分类入手,分析了气象服务在农牧业经济发展中的促进作用,并对加强气象服务水平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107.
阐述了克拉玛依市工业原料林区杨十斑吉丁虫发生危害现状,及其生物学特性,杨十斑吉丁虫的国内外分布,全面分析了发生原因及危害特点,并提出了综合防治对策。  相似文献   
108.
森林的病虫害防治一直是林业部门的重要工作,对森林进行病虫害的防治不仅会对我国的生态环境有很大的改善;同时,对于我国林业的可持续发展也具有很重要的意义。虽然我国的森林病虫害防治在近几年取得了一些成果,但在很多地方也存在这问题,特别是在各种化学类农药使用之后,对于森林病虫害的防治带来了许多的新问题。全球气候的变化也给森林病虫害的防治带来了很多不可预料的问题。  相似文献   
109.
番茄黄化曲叶病毒(TY)侵染性克隆接种鉴定方法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采用YEP1和YEP2培养基培养番茄黄化曲叶病毒侵染性克隆pBinPLUS-1.7A+2β,并用固体菌落、液体菌菌液浓度OD600≈0.6、液体菌菌液浓度OD600≈1.0对感病番茄品种MM、中蔬4号、98-B1在4~6叶苗期进行接种处理。结果显示,2种液体培养基的液体菌菌液浓度为OD600≈0.6时接种处理发病率较高,并初步确立了无TY发病地区侵染性克隆接种鉴定方法。  相似文献   
110.
基于脂肪酸差异的有机猪肉溯源识别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有机猪肉的真假鉴别是优质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的难点.利用脂肪酸作为表征因子,对有机猪肉的真实性进行溯源识别的方法进行研究.利用气相色谱-氢火焰离子化检测器法测定了有机和普通猪肉中21种脂肪酸.样品用氯乙酰-甲醇甲酯化,正己烷提取,CP7420毛细管柱(100 m×O.25 mm,0.25 μm)分离,高纯氮作载气;单因素方差分析结果表明,21种脂肪酸含量中,C12:0、C15:0、C16:0、C16:1、C18:2n6t、C18:2n6c、C18:3(n3)、C20:1、C21:0、C20:3(n6)、C22:0、C20:5(n3)、C24:0、C24:1、C22:6(n3)有显著差异;利用SPSS软件分析原始数据,建立了有机猪肉溯源识别模型,作判别分析和交叉验证,有机猪肉的正确判别率达到了100%;同时利用Origin软件作有机和普通猪肉PCA图.结果表明有机猪肉能够有效溯源识别.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