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78篇
  免费   3篇
  国内免费   6篇
农学   17篇
  1篇
综合类   62篇
畜牧兽医   105篇
园艺   2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8篇
  2018年   5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7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20篇
  2011年   14篇
  2010年   16篇
  2009年   8篇
  2008年   7篇
  2007年   14篇
  2006年   9篇
  2005年   12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19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6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2篇
  199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8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81.
应用活体采卵仪对两组黄牛进行活体采卵.对黄牛每周2次和每周1次进行活体采卵,平均获卵分别为5.30枚、4.75枚,两者比较差异不显著(P>0.05);回收率分别为64.92%和81.85%,每周1次采卵回收率显著高于每周2次(P<0.05);优质卵母细胞率分别为80.12%和65.79%(P<0.01).健康和非健康牛只采卵,平均获卵母细胞数分别为6.71枚、5.10枚(P<0.05);回收率分别为65.28%、62.20%,无明显差异(P>0.05);优质卵母细胞率分别为79.91%、73.37%,差异不显著(P>0.05).  相似文献   
182.
应用PCR方法对奶牛早期体外受精胚的性别鉴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试验以牛雄性特异序列BOV97M和牛属1.715卫星DNA序列设计引物进行PCR扩增,以进行牛的性别鉴定.共检测76枚胚胎,37枚为雌性,39枚为雄性,把雌性胚胎进行移植,受胎11头,受胎率29.73%,产出母犊10头,准确率为90.91%.  相似文献   
183.
绵羊胚胎成纤维细胞的体外培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用组织块法对绵羊胚胎成纤维细胞进行原代和传代培养,探讨绵羊胚胎成纤维细胞适宜的培养模式.成功获得较均一稳定的细胞群体,并成功地对细胞进行了冷冻保存和复苏.对于进行大规模的动物细胞培养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84.
以绵羊BMPRIB基因为候选基因,采用PCRRFLP方法分析湖羊、夏洛来、陶赛特、萨福克、罗米丽、中国美利奴羊以及中国美利奴肉用多胎品系共553只个体的基因单核苷酸多态性,以及BMPRIB基因多态性与产羔数和生长发育的关系。实验结果显示,BMPRIB基因在不同绵羊品种(系)中共有3种基因型(BB、B 和 ),但基因型频率分布在各品种(系)间差异极显著(P<0.01)。在湖羊中仅有BB基因型;在中国美利奴肉用多胎品系中BB、B 和 基因型频率分别为51%、30%和19%;而其他品种(系)羊中则仅有 基因型。对中国美利奴羊肉用多胎品系的研究发现:BB、B 和 基因型群体第一胎产羔数分别为2.0、1.5和1.1,三者之间差异显著(BB和B ,P<0.05;BB和 ,P<0.01);BB和B 基因型群体总体平均产羔数分别为2.8和2.3,极显著高于 基因型群体(1.2)的产羔数(P<0.01)。在90日龄时,BB和B 基因型群体的体重分别为(18.6±3.70)kg和(18.0±3.31)kg,显著高于 基因型群体((15.6±2.22)kg,P<0.05);两群体胸围、胸宽也显著大于 基因型群体(P<0.05);但这些差异在120日龄时消失。以上结果表明,BMPRIB基因是影响中国美利奴肉用多胎品系产羔数的主效基因,并在一定时期内影响羔羊的生长发育。  相似文献   
185.
旨在比较不同超排方案对羔羊超数效果及其对卵母细胞体外成熟的效果,筛选最佳幼畜超排方案。试验以1~2月龄绵羔羊为研究对象,分为3组,其中2组(方案I和方案II注射激素)为试验超排组,1组为对照组(未注射激素),探究不同超排方法对绵羔羊卵巢的反应性、卵巢的大小及卵母细胞体外成熟的影响。结果表明,6次×12 h间隔、注射总剂量180 U促卵泡素(FSH)的超排方案Ⅱ效果优于4次×12 h间隔、注射总剂量200 U FSH的超排方案Ⅰ,超排方案Ⅱ获得发育卵泡数(348.00±8.25)枚/只优于超排方案Ⅰ发育卵泡数(265.00±6.32)枚/只;体外培养卵母细胞24 h后,超排方案Ⅱ卵母细胞成熟率45.4%优于超排方案Ⅰ卵母细胞成熟率32.2%。研究筛选出6次×12 h间隔、注射总剂量180 U FSH,第1次注射FSH时同时肌内注射330 U PMSG的超排方案为最佳幼畜超排方案。本试验结果为绵羔羊扩展体外受精所需卵子的来源,缩短世代间隔,产生大量优秀后代,加速育种进程等方向的研究奠定一定的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186.
角蛋白是生物材料中角质含量最丰富的结构蛋白,是动物被毛、羽毛、角、蹄和人类头发及指甲等组织的主要成分。角蛋白生物材料由于其丰富的来源和优越的生物学功能,是组织工程中最有前景的天然高分子化合物之一,在生物相容性、降解性、组织愈合和再生等多个方面已被开展研究。目前,从生物材料中提取角蛋白的技术有化学水解法、微生物消化水解法、离子液体溶解法、微波辐射法、蒸汽爆炸技术、热水解或过热法等。提取加工的角蛋白材料已用于药物传递、伤口愈合和组织修复工程等多个生物医学领域,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论文就角蛋白生物特性、结构、材料来源以及提取分离技术等进行总结,并论述角蛋白生物材料在生物医学领域中的应用,以期为角蛋白及其相关应用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87.
石国庆  隋晓青  杨静  刘毅  崔国盈  张博 《草地学报》2022,30(8):2223-2230
牧草种子的萌发直接关系牧草的生产,本文通过苦豆子根、茎、叶浸提液对紫花苜蓿、红豆草、无芒雀麦和老芒麦4种种子萌发的影响,发现不同部位、不同浓度的苦豆子浸提液对4种牧草种子萌发均存在不同程度的化感作用。通过所测指标,发现苦豆子不同部位浸提液浓度升高至0.065 g·mL-1时,4种牧草种子萌发均受到了明显抑制(P<0.05)。其中,从化感综合效应指数来看,苦豆子化感作用的强弱与浸提液浓度有关,高浓度下抑制作用更为明显。因此,本研究结果期望为植物化感作用能够在草地农业生态系统中的实际应用提供一定的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