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21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60篇
农学   112篇
基础科学   1篇
  5篇
综合类   100篇
农作物   155篇
畜牧兽医   3篇
园艺   1篇
植物保护   4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6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6篇
  2016年   9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9篇
  2012年   9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19篇
  2009年   18篇
  2008年   35篇
  2007年   18篇
  2006年   26篇
  2005年   20篇
  2004年   10篇
  2003年   16篇
  2002年   15篇
  2001年   20篇
  2000年   19篇
  1999年   18篇
  1998年   11篇
  1997年   9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5篇
  1994年   5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7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5篇
  1989年   7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5篇
  1985年   5篇
  1984年   9篇
  1983年   5篇
  1980年   1篇
  1979年   1篇
  197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8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41.
大豆豆腐产量微样品分析及其应用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选用9个百粒重不同的大豆品种和1个杂交组合为材料,分析了不同微样 和量相对于常规小样品分析的精确性,探讨了单粒微样品豆腐产量分析的适用性。结果表明,微样品用量大于或等于2粒时可用于估计品种的干豆腐产量;单粒分析说法与常规小样品分析存在系统偏差,但适当增加重复次数仍具有相对比较价值,并可用于豆腐产量的遗传分析,应用微样品1/10浆液分析对干豆腐产量进行估计时,样品用量宜在6粒以上,微样品部分豆粉分析  相似文献   
342.
美国大豆育种的进展和动向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在设计育种计划时,参考美国大豆育种工作者的经验是有益的。经常吸收些新事物对于不断取得进展也十分重要。关于将来的大豆改良,目前有一些各有其哲理的新动向。为了得到新的进展,有些育种工作者致力于发现新的基因资源,包括质量性状和数量性状两方面,另一个途径为通过轮回选择以寻求连续的进展,还有些育种工作者认为  相似文献   
343.
本文提出聚类分析中确定聚类割点的∧方法。从最后一步并类开始,运用Wilks(∧)统计量依次进行均值向量间的差异显著性测验,在拒绝各组间无显著盖异的假设后,将那时的分类数定为最小合理分类数t。从获得t值的那一步起。依次对上一步并类涉及的二类进行均值向量的显著性测验,在接受无显著差异假设时,将该二组合并后得到的总类数定为最大合理分类数T。因而,合理分类数集为{t,t+1,…,T},在合理分类数集中可进一步寻求最优分类数R。  相似文献   
344.
利用P1 F1 P2和F2或F2:3世代联合的数量性状分离分析   总被引:32,自引:0,他引:32  
文章建立了利用亲本、F1和F2或F2:3 4个世纪的数量性状主基因+多基因(简称主+多基因)混合遗传分离分析方法,包括1对主基因、2对主基因、多基因、1对主+多基因和2对主+多基因5类共24个遗传模型。通过大豆结荚习性主要成分性状主茎上部节数相对值的遗传说明该方法。  相似文献   
345.
大豆对斜纹夜蛾抗性的遗传分析及相关QTL的定位   总被引:15,自引:1,他引:15  
 以大豆组合皖82-178×通山薄皮黄豆甲衍生的重组自交系群体(RIL)为材料,以斜纹夜蛾幼虫重为抗性鉴定指标,应用主基因+多基因的混合遗传模型对大豆抗虫性进行遗传分析。结果表明,该群体对斜纹夜蛾的抗性遗传符合两对主基因+多基因的遗传模型,主基因的遗传率为89.85%。以该群体所构建的遗传连锁图谱为基础,利用软件Cartgrapher(V.2.0)采用复合区间作图法检测到2个与抗虫有关的QTL,分别位于wt-11和wt-12连锁群上,其在对应连锁群的端距离分别为5.51cM、11.51cM,加性效应估计值分别为-0.0619、-0.0419,对性状变异的解释率分别为17.22%和8.60%。  相似文献   
346.
大豆曲茎性状的表现及遗传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大豆曲茎材料PI227224在南京分期播种及杂交试验的结果表明:曲茎性状受不同播期的光温条件影响,夏播下曲茎表现程度高于春秋播;曲茎与矮秆各受一对隐性基因控制,曲茎和矮秆之间存在连锁关系,用极大似然法估算的重组值r为9.23±1.22%。  相似文献   
347.
大豆耐铝毒的鉴定和相关根系性状的遗传分析   总被引:6,自引:2,他引:6  
刘莹  盖钧镒 《大豆科学》2004,23(3):164-168
选取黄淮海和长江中下游地区代表性材料51份,在苗期以株高、叶龄、根干重和茎叶干重隶属函数的平均值为指标进行耐铝毒性鉴定,从中筛选出惠民铁竹杆、齐黄1号、长垣范屯小天鹅蛋、汝南平顶豆、油91-11、上海大青豆(选)和新昌六月豆等强耐性材料(1级)和5-5、大乌豆、南农1138-2×86-53等强敏感性(5级)材料.相关分析表明,一级侧根数、主根长、总根长、根体积和根干重的相对值与耐铝毒隶属函数值均呈极显著相关,可作为耐铝毒性的根系性状指标.利用"波高×NG94-156"衍生的重组自交家系群体为材料,采用主基因 多基因混合遗传模型分离分析方法对耐铝毒相关根系性状进行遗传分析.结果表明,该两亲本间(4级与2级间)一级侧根数比、主根长比、总根长比和根干重比的遗传为3对主基因加多基因模型,主基因遗传率为80.22%-91.81%,多基因遗传率为3.52%-11.39%;根体积比的遗传为3对主基因模型,主基因遗传率为93.44%.耐铝毒相关根系性状主要由主基因控制.  相似文献   
348.
以BOGAO×NG94-156的RIL群体158个家系为材料,于2005年和2006年测定该RIL群体的鲜荚出仁率并构建遗传图谱进行QTL定位.采用WinQTL Cart V2.5中的复合区间作图法进行QTL分析,结果表明,两年资料对出仁率QTL的定位结果基本一致,其中位于E和N连锁群上的两个QTLs在两年中均被检测到,可解释7.59%~10.04%的表型变异.此外利用QTLMapper 1.6对以上定位结果进行验证并估计与环境的互作效应,结果表明,两种方法定位结果基本一致,其中一个加性QTL(qsp-11)与环境存在显著的互作效应.本研究首次对鲜荚出仁率进行QTL分析,旨在为分子标记辅助选择育种提供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349.
我国南方大豆资源对豆秆黑潜蝇抗性的研究   总被引:9,自引:3,他引:9  
盖钧镒  夏基康 《大豆科学》1989,8(2):115-121
鉴定了我国南方4,582份大豆资源对豆秆黑潜蝇的抗性。提出以茎秆虫量为指标、以筛选所得的10份高抗、10份高感材料为标准品种,将抗蝇性划分为5级的鉴定方法。抗蝇性鉴定结果未发现免疫材料,东南及长江下游地区的资源中有较好的抗性材料。抗蝇性属遗传性状,对抗蝇性的选择有效果,但该性状的遗传力较低。抗蝇性与生育期、分枝数、叶色、茸毛密度及茸毛着生状有关,与花色、种皮色、茸毛色及其粗细、长短等相独立。  相似文献   
350.
海南岛冬繁一代对大豆一些主要形态和数量性状未发现有显著的自然选择效应;继续进行着繁一代时有使主茎节数少量下降的趋势,其他性状未发现显著的自然选择效应。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