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9篇
  免费   15篇
  国内免费   6篇
林业   27篇
农学   4篇
基础科学   6篇
  12篇
综合类   77篇
农作物   4篇
水产渔业   2篇
畜牧兽医   5篇
园艺   13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9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6篇
  2020年   5篇
  2019年   8篇
  2018年   8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13篇
  2014年   15篇
  2013年   6篇
  2012年   6篇
  2011年   13篇
  2010年   12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7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8篇
  2005年   7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2篇
  2000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
为实现小麦关键生育期的精准变量施肥,本文在利用主动遥感光谱仪GreenSeeker对小麦氮素营养诊断的基础上,通过构建的定量推荐施肥模型开发了小麦施肥专家决策系统和远程精量控制系统。结果表明:建立的施肥推荐模型为变量追肥提供了理论依据;施肥决策和变量控制系统的设计能够将小麦氮营养诊断、施肥推荐和施肥自动控制等功能有效地集成;基于GSM网络的无线传输、电磁阀远程控制以及自动配料施肥装置的设计、运行和测试,使施肥决策系统响应时间和施肥控制精度分别达到平均3.6 s(≤5 s)和3.62%(5.0%),满足了远程变量控制施肥的精度要求。基于小麦养分快速诊断的施肥决策与控制系统的设计,实现了小麦实时诊断、追肥智能推荐和远程变量施肥一体化的精准施肥管理。  相似文献   
22.
睡莲叶片胎生现象是繁育途径的重要补充,对种群的传播、扩散和生态环境的适应性有重要作用。通过转录组测序技术筛选和分析睡莲叶片胎生现象相关的代谢路径和调控基因,为深入认识睡莲叶片胎生发育的分子机制提供参考。以叶片具有胎生现象的‘小花睡莲’(X)和叶片无胎生现象的‘蓝星睡莲’(L)为材料,利用RNA-Seq技术对叶片4个发育阶段的叶脐部分进行生物信息学分析。分析对照(L)和样品(X)叶片不同发育阶段测序结果:筛选出的差异表达基因(DEGs)中,34 909个基因(48.65%)表达上调,36 850个基因(51.35%)表达下调。DEGs分析显示,随着叶片的发育,X和L上调基因和下调基因数均呈增加趋势。对L1-vs-X1、L4-vs-X4阶段的GO和KEGG功能富集分析表明,DEGs主要富集在质膜和膜相关成分、胞外区域、细胞壁等相关的细胞组分中,涉及到代谢过程、生物合成和应急响应等;Pathway代谢通路表明,DEGs主要参与到植物激素信号转导、苯丙烷类生物合成、氨基酸类代谢、类黄酮生物合成、甘油磷脂类代谢以及细胞周期相关等过程。对DEGs进一步分析,克隆出了4个可能参与睡莲叶片胎生发育的转录因子。  相似文献   
23.
香石竹(Dianthus caryophyllus L.)是世界四大切花之一,瓶插寿命是决定其品质和消费者喜好的重要因素;且香石竹为典型的乙烯敏感型切花,贮运过程中损耗率高。因此,各种化学和物理的采后处理方法被用于控制香石竹切花的采后处理,但这些方法具有生产成本高、保质期短、残留物会造成环境污染等局限性。纳米材料具有较高热稳定性、较强表面活性和催化性能等优点,与纳米材料技术相关的延长保质期策略有可能弥补传统保鲜方法的缺点,在切花保鲜领域具有广阔应用前景。本文从纳米材料的种类、浓度、试验材料的基因型、处理方式等方面综述了纳米材料技术对香石竹切花保鲜效果的影响因素,并分别综述了金属纳米颗粒、碳纳米材料、1-甲基环丙烯/NS复合物、β-环糊精纳米海绵-1-MCP复合物及氢纳米气泡水等纳米材料的保鲜机制,旨在为香石竹采后处理中纳米保鲜产品的开发和应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4.
杂交鹅掌楸离体培养中器官发生的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下载免费PDF全文
以杂交鹅掌楸的叶片、叶柄、无菌苗的茎段及其芽基部切段为外植体,进行愈伤组织途径的器官发生及不定芽途径的直接器官发生培养。结果表明,多种外植体在诱导培养基上均能脱分化产生愈伤组织,其中无菌苗芽基部具有最高的愈伤组织诱导率。愈伤组织在MS 6-BA 2.0 mg.L-1 NAA 0.5 mg.L-1和MS 6-BA 4.0 mg.L-1 NAA 0.5 mg.L-1的分化培养基上能分化出不定芽。部分外植体在MS 6-BA 4.0 mg.L-1 NAA 0.5 mg.L-1的分化培养基上直接分化产生不定芽。器官发生途径再生体系的建立为抗逆基因工程等工作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25.
为研究不同生态区域的8个马铃薯品种对湖南生态条件的适应性,分别于2019年春季和秋季在湖南农业大学耘园基地进行了比较试验。结果表明:除合作88与青薯9号外,其他品种马铃薯株高均为秋季高于春季;中薯18号、丽薯6号和合作88春季和秋季均开花,陇薯7号与青薯9号只在春季开花,其他3个品种两季均不开花;各品种春季产量为20.27~44.84 t/hm2,秋季产量为8.72~36.44 t/hm2,春季产量高于秋季;冀张薯12号春季和秋季产量均为最高,而尤金最低。一般线性模型分析结果表明,季节和品种对产量的影响极显著。综合分析,冀张薯12号、青薯9号、中薯18号、陇薯7号在湖南地区春、秋季均适合栽培,中薯5号适合春季栽培,而尤金、丽薯6号和合作88不适合在湖南地区栽培。  相似文献   
26.
鱼藕轮作对池塘底质环境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推广鱼藕轮作这种节约型、生态型的绿色无公害的养殖新技术提供更充分的理论依据,试验研究了多年养鱼塘在不同种藕年限下底泥的理化性质及种藕对微生物群落代谢功能多样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多年养殖鱼塘在未种藕与种藕2、3和4年之后的底泥中总氮(TN)、总磷(TP)和有机质(OM)含量的水平分布特点是中心处略高于四角处;多年养殖鱼塘连续种藕2年,其TN、TP和OM含量会明显下降,但随着种藕年限的继续增加,TN、TP和OM含量又会呈现增加的趋势;且鱼藕轮作中栽种莲藕后底泥微生物群落的代谢功能多样性高于未种藕的养鱼塘。  相似文献   
27.
为探索有利于银白鱼人工繁殖中的附着介质,提高孵化效率,选取4种受精卵附着介质(纱窗网、棕片、砾石、瓦片),开展了银白鱼人工繁殖试验,对不同产卵介质条件下银白鱼受精卵的孵化率、孵化时长进行了分析比较.结果表明,银白鱼人工繁殖受精率约为90%,采用4种介质的孵化率由高到低依次为:棕片(80%)、纱窗网(70%)、砾石(45...  相似文献   
28.
盘锦市水资源开发利用现状与保护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盘锦市水资源利用状况、地表水资源量、地下水资源量的调查,分析了水资源利用的现状及其特征,提出有效开发、利用水资源的措施,为科学持续使用水资源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29.
土壤湿度无线传感器网络(SMWSNs)应用在精准化的农田灌溉信息监测领域中,面临的主要挑战之一是在监测区域一定的条件下,节点覆盖面积达到最大的同时减少部署节点数量。针对这一问题,设计了一种新的自适应柯西变异蝴蝶优化算法(ACBOA),自适应权重因子提升了算法的局部寻优能力,柯西变异提高算法的全局搜索能力并增加其搜索空间。将所提出的算法与其他群智能优化算法进行比较,即蝴蝶优化算法(BOA)、人工蜂群算法(ABC)、果蝇优化算法(FOA)、粒子群优化算法(PSO),仿真结果表明:经过ACBOA优化后SMWSNs的覆盖率最高。最后,在台架测试平台上进行灌溉控制实验,验证了ACBOA优化覆盖后的SMWSNs采集土壤湿度信息的准确性,为农作物精准灌溉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30.
观赏凤梨再生体系的建立及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5个品种(系)观赏凤梨的腋芽为外植体,研究了不同基因型、激素配比和苗龄对芽分化的影响。采用L9(34)正交试验分别针对TDZ,6-BA,NAA,IBA,蔗糖、大量元素及椰乳(CW)等因素进行优化,筛选出最佳的增殖培养基和生根培养基。结果表明:芽分化的最佳培养基为MS+TDZ 1.5mg/L +6-BA 0.5mg/L。在此分化培养基上,紫星和红星的芽分化频率较高,达76.8%,70.6%。黄星、火炬和红剑芽分化频率较低,分别为44.2%,27.4%和 24.9%。7d苗龄的腋芽外植体最适于再分化。最佳增殖培养基为MS + TDZ 0.5mg/L + 6-BA 1.0mg/L +NAA 0.2mg/L+蔗糖40g/L,其增殖系数达7.31。最佳的生根培养基为1/2MS + NAA 0.5 mg/L + IBA 1.0mg/L +CW 20mL/L,生根率达60%以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