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9篇
  免费   15篇
  国内免费   6篇
林业   27篇
农学   4篇
基础科学   6篇
  12篇
综合类   77篇
农作物   4篇
水产渔业   2篇
畜牧兽医   5篇
园艺   13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9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6篇
  2020年   5篇
  2019年   8篇
  2018年   8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13篇
  2014年   15篇
  2013年   6篇
  2012年   6篇
  2011年   13篇
  2010年   12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7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8篇
  2005年   7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2篇
  2000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1 毫秒
11.
牛奶子果实性状及营养成分的产地与株间变异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对采自不同产地和单株的牛奶子的果实性状、氨基酸含量、番茄红素、β-胡萝卜素、Vc以及微量元素进行了分析.牛奶子浆果平均鲜质量0.13 g,变幅0.07~0.15 g.鲜果平均果肉率75.01%.6个单株的17种氨基酸总含量在146.596~179.634 mg·g-1之间,平均总含量为167.839 mg·g-1.其中谷氨酸含量最高,占氨基酸总含量的18.07%;其次精氨酸(11.66%)及天冬氨酸含量(10.78%),甲硫氨酸最低(0.84%),其余氨基酸均在7.00%以下.3个单株的番茄红素含量,最高的为342.000 mg·kg-1,最低为78.000 mg·kg-1,两者相差3.38倍,其含量是番茄的2.6~11.4倍.β-胡萝卜素平均含量为6.480 mg·kg-1,可溶性糖平均含量7.312 mg·kg-1,可滴定酸平均含量3.240 mg·g-1.Vc的平均含量为0.049 mg·g-1.Fe、Mn、Zn、Cu平均含量分别为97.881、77.553、23.384、12.129 mg·kg-1.K、Ca平均含量分别为11.190、3.720 mg·g-1.  相似文献   
12.
基于社区的生态林业规划方法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笔者基于社区进行研究,以参与式农村评估技术(PRA)和参与式地理信息系统(PGIS)为工具,通过了解沙坪村的概况,制订合理的研究方法。经过准备阶段、现状的调查分析、树种选择,最后完成该地区的生态林业规划方案。结果表明,基于社区的生态林业规划方案,可有效地促进社区村民、规划人员等不同利益群体之间的沟通,规划方案符合当地的经济和社会发展状况。  相似文献   
13.
华仁杏ISSR-PCR反应体系的正交优化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为有效利用ISSR技术开展华仁杏种质资源与遗传多样性研究,通过L16(45)正交试验设计,对华仁杏ISSRPCR反应体系中的5个主要因素进行了最优条件的筛选试验,借助极差分析和方差分析,建立了华仁杏最佳的ISSRPCR反应体系(25μL):10×PCR Buffer without MgC12 2.5μL、MgC12 ...  相似文献   
14.
[目的]研究椰糠代替草炭作为香石竹种苗扦插基质的可能性.[方法]以珍珠岩、椰糠为主要基质,通过设置不同配比对香石竹‘马斯特’(R3)、‘珍珠粉’(D24)2个品种进行扦插试验,统计成苗率.[结果]‘马斯特’(R3)采用椰糠和珍珠岩比例为5:3或5:7,成苗率虽略低于对照组,但其稀根率亦显著低于对照,具备替代草炭混合基质的可能性;‘珍珠粉’(D24)采用椰糠和珍珠岩比例为5:5(1:1)的混合基质扦插,成苗率高于对照,且稀根率亦显著低于对照,可替代草炭混合基质在‘珍珠粉’扦插育苗中使用.[结论]香石竹育苗过程中在基质中合理添加椰糠比例能够提高相应品种成苗率,同时摆脱无土扦插过程中对草炭的依赖.  相似文献   
15.
阐述了风险感知的基本内涵、农户旱灾风险感知的影响因素以及主流的评估模式;总结了农业旱灾风险感知研究方法的最新发展;归纳了近年来农业旱灾风险感知研究状况,并对其发展趋势进行了展望;提出了未来农业旱灾风险感知研究中应当完善的领域.  相似文献   
16.
[目的]研究工厂化穴盘育苗过程中穴盘的不同孔穴密度对香石竹种苗扦插成苗的影响.[方法]选取5个不同密度穴盘,以香石竹品种‘马斯特’(R3)和‘粉恋’(D20)为试验材料,采用随机区组设计,进行扦插试验.[结果]‘马斯特’(R3)采用200孔穴盘扦插时,扦插生根率和成苗率最高;‘粉恋’(D20)采用242孔穴盘扦插时,扦插生根率和成苗率最高.[结论]在实际生产过程中选择适合的孔穴密度扦插既能提高出苗率又能提高单位面积产量.  相似文献   
17.
芦苇湿地生态系统净化造纸废水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试验研究表明,利用人工芦苇湿地处理造纸废水,一方面,通过芦苇湿地系统对废水中的污染物质有较强的去除作用,处理后水质均达到污水综合排放标准,但是土壤盐分有一定的积累,因此在实际的应用中应配合其它水资源,加强土壤洗盐和淋盐,减少土壤盐分积累;另一方面,对芦苇生育未造成不良影响,而且通过田间试验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18.
濒危植物扇脉杓兰的花部特征与繁育系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野外观测,运用杂交指数(OCI),花粉萌发试验,去雄、套袋、人工授粉等方法对扇脉杓兰开花特性、花粉活力、柱头可授性、繁育系统进行研究,并对其柱头表面和花粉进行扫描电镜观察.结果表明:扇脉杓兰4-6月份开花,群体花期23天,单花花期12 ~ 16天.开花当天柱头即具有可授性,柱头可授性持续期为14天左右.花粉活力在花朵刚开放时最高(95%),至花朵凋谢之前仍保持较高的活力(70%).雌雄生殖单位在持续时间上有较长的相遇期.开花时柱头略高出花药,在花朵开放的整个过程中雌、雄蕊的相对位置始终不变.扇脉杓兰杂交指数OCI =4.自然条件下,扇脉杓兰的结实率仅为5%.人工自花授粉、异花授粉的结实率分别为90%和95%,表明扇脉杓兰是高度自交亲和的.而套袋后不采取措施和去雄的花均小结实,表明扇脉杓兰不存在自动的自花授粉、无融合生殖,因而扇脉杓兰必须通过一定的媒介传粉才能繁衍后代.  相似文献   
19.
为了丰富广西地区水景资源,促进桂南地区水生花卉尤其是睡莲产业的发展,对从国内外引种的49个睡莲品种(种)进行表观性状测定并运用统计学等方法进行评价。从中筛选出39个适合桂南地区栽种的品种(种),占引种总数的79.6%,说明引种的大多数睡莲品种(种)在桂南地区表现良好,从中筛选出优良切花用芳香型睡莲品种(种) 16个,占引种总数的32.7%,值得进一步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究米奴塔(Nymphaea minuta)睡莲对弱光环境的生理生化响应,为以米奴塔睡莲为代表的微小型热带睡莲种苗繁育和盆花生产管理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采用完全随机试验设计,搭建不同层数遮阳网,设置遮光率0(全光照对照,CK)、30%(轻度遮光)、50%(中度遮光)和70%(重度遮光)处理。处理120 d时测定各处理米奴塔睡莲的叶片数、叶干重和叶面积等生长指标,并在遮光30、60、90和120 d时测定各处理叶片的光合色素、可溶性糖、可溶性蛋白和淀粉含量及初生代谢产物含量,分析不同遮光条件对米奴塔睡莲叶片生长状况、光合色素含量及初生代谢产物含量的影响。【结果】在遮光30~120 d期间,遮光率30%和50%处理米奴塔睡莲的平均叶面积、光合色素含量和可溶性蛋白含量与CK均无显著差异(P>0.05)。遮光120 d时,米奴塔睡莲的叶片数、平均叶干重、比叶重、可溶性糖、可溶性蛋白和淀粉含量均随着遮光率的增加而降低,总叶绿素、叶绿素a、叶绿素b、叶绿素a/b和类胡萝卜素含量均随着遮光率的增加而升高。与CK相比,遮光120 d时遮光率70%处理米奴塔睡莲的叶片数、平均叶干重和比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