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8篇
  免费   0篇
综合类   12篇
水产渔业   1篇
畜牧兽医   5篇
  2014年   2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5篇
排序方式: 共有1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霉菌及其毒素对畜禽健康及畜牧业生产的危害,其主要措施是饲料的防霉与去毒。1防霉措施控制饲料原料的质量关键在于严格控制原料的含水量。一般要求玉米、高粱、稻谷等的含水量应不超过14%;大豆及其饼粕、麦类、糠麸类、甘薯干、木薯干等的含水量应不超过13%;棉籽饼粕、菜籽饼粕、向日葵饼粕、亚麻仁饼粕、花生仁饼粕、鱼粉、骨粉及肉骨粉等的含水量应不超过12%。水分含量  相似文献   
2.
河蟹,学名中华绒螯蟹;在分类上属节肢动物门,甲壳纲,十足目,方蟹科,绒螯蟹属。河蟹因对环境适应能力强、养殖期短、见效快、投资少、利润大而深受养殖者的欢迎。我国有非常丰富的芦苇湿地资源。如将其充分合理的开发利用,将获得更大的经济效益。2000~2001年我所进行了芦苇湿地养殖河蟹的小面积养殖试验,并获得成功。在此基础上,2002年我所又实施了该项技术的推广,推广面积113公顷,现根据推广的情况和生产中取得的一些成功经验,将芦苇湿地养殖河蟹技术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3.
盘锦市拥有得天独厚的滩涂资源,但开发利用整体水平不高,竞争力不强,生物多样性低下,荒漠化严重。然而,在科学技术飞速发展的今天,充分挖掘滩涂湿地的综合产能,恢复滩涂湿地的自然生态系统及功能,促进生物多样性,创造新的经济增长点势在必行。因此,文章就对盘锦的滩涂湿地植被恢复与蟹虾混养技术进行探讨,以期对我国滩涂资源的开发与利用起到一定的帮助。  相似文献   
4.
芦苇湿地生态系统净化造纸废水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试验研究表明,利用人工芦苇湿地处理造纸废水,一方面,通过芦苇湿地系统对废水中的污染物质有较强的去除作用,处理后水质均达到污水综合排放标准,但是土壤盐分有一定的积累,因此在实际的应用中应配合其它水资源,加强土壤洗盐和淋盐,减少土壤盐分积累;另一方面,对芦苇生育未造成不良影响,而且通过田间试验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5.
1猪遗传连锁图谱的构建 猪遗传连锁图谱,既是遗传研究的重要内容,又是猪种资源、育种及分子克隆等许多应用研究的理论依据和基础。高分辨遗传连锁图谱的构建,使遗传育种学家对根据图谱定位数量性状产生了浓厚的兴趣。通过对亲本和分离群体进行标记分析,所得资料用特定的统计分析处理,  相似文献   
6.
苇田综合高效养殖与循环经济模式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盘锦市滨海湿地是我国最美的六大湿地之一,拥有亚洲第一大芦苇湿地的美誉,海岸线长118公里,有自然湿地面积19.1万公顷,其中芦苇湿地面积8万公顷,年产芦苇50万吨,区域内苇田工程配套齐全,有星罗棋布的自然坑塘和纵横交错的沟渠、河流,是水产品养殖的最佳地区。  相似文献   
7.
盘锦市拥有亚洲最大的芦苇湿地,育苇面积80000公顷。芦苇湿地作为一种特殊的生态系统,不仅具有巨大的生态价值,同时也产生很高的经济价值,区内河流纵横、苇田坑塘、水利工程星罗棋布,水资源、动植物资源十分丰富,经过我们多年的试验总结在芦苇湿地开展无公害河蟹养殖是可行的,现将有关技术要点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8.
人工芦苇湿地处理城市污水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试验研究表明,利用人工芦苇湿地处理城市污水,一方面,通过芦苇湿地系统对污水中的污染物质有较强的去除作用,处理后水质均达到污水综合排放标准;另一方面,对土壤和芦苇生育未造成不良影响,而且为芦苇生育提供了水肥资源,促进了芦苇的生长发育,因此发展芦苇湿地处理城市污水具有良好的发展前景,也是目前污水处理的一条新途径。  相似文献   
9.
我国有非常丰富的芦苇湿地资源,为将其充分合理开发利用,获得更大的经济效益,2000~2001年辽宁省盘锦市芦苇科学研究所进行了芦苇湿地养殖河蟹的小面积养殖试验,并获得成功。在此基础上,又实施了该项技术的推广。现根据推广的情况和生产中取得的一些成功经验,将芦苇湿地养殖河蟹技术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0.
通过高产栽培技术,使芦苇生产实现高产、优质、高效;采用合理的灌溉、晒田技术,解决了芦苇生产与水产品养殖对水环境要求的矛盾,达到了芦苇增产,养殖增收的目的;苇田综合开发利用示范区筛选出2个适合北方苇区应用养殖模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