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802篇
  免费   34篇
  国内免费   36篇
林业   134篇
农学   87篇
基础科学   99篇
  65篇
综合类   1416篇
农作物   54篇
水产渔业   34篇
畜牧兽医   724篇
园艺   154篇
植物保护   105篇
  2024年   31篇
  2023年   82篇
  2022年   99篇
  2021年   93篇
  2020年   94篇
  2019年   116篇
  2018年   124篇
  2017年   50篇
  2016年   108篇
  2015年   110篇
  2014年   205篇
  2013年   145篇
  2012年   201篇
  2011年   192篇
  2010年   214篇
  2009年   156篇
  2008年   138篇
  2007年   110篇
  2006年   98篇
  2005年   114篇
  2004年   62篇
  2003年   67篇
  2002年   57篇
  2001年   44篇
  2000年   38篇
  1999年   11篇
  1998年   16篇
  1997年   21篇
  1996年   6篇
  1995年   10篇
  1994年   7篇
  1993年   9篇
  1992年   4篇
  1991年   4篇
  1990年   3篇
  1989年   6篇
  1988年   6篇
  1987年   2篇
  1985年   3篇
  1984年   2篇
  1982年   2篇
  1981年   1篇
  1980年   1篇
  1979年   2篇
  1978年   1篇
  1975年   1篇
  1974年   1篇
  1959年   1篇
  1955年   1篇
  195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87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562 毫秒
991.
为了解并有效保护新疆托木尔峰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地衣资源,通过实地调查探究大型地衣种类组成和区系特征,从物种多样性、科属种类数量统计、区系成分等方面对保护区大型地衣进行研究。结果表明,截至目前该保护区共有大型地衣6目12科29属78种。其中,茶渍目、黄枝衣目和地卷目地衣占优势,共计9科25属71种,分别占该地区大型区系科属种总数的75%、86.2%和91%。优势科为梅衣科、蜈蚣衣科、地卷科、石蕊科、胶衣科和树花衣科,其种数占大型地衣种总数的82.1%。优势属为地卷属、石蕊属、黑蜈蚣衣属、树花属、胶衣属和黄梅属,其种数占大型地衣种总数的48.7%。保护区内大型地衣区系成分共分9种:世界广布成分、环北极成分、温带成分、泛热带成分、东亚成分、中亚成分、地中海-西亚-中亚成分、北欧-喜马拉雅-北美成分和中国特有成分。托木尔峰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大型地衣区系中环北极和温带成分占优势,有少量的泛热带成分,区系具有复杂性和古老性特征。  相似文献   
992.
[目的]研究弧目大蚕蛾生物学特性.[方法]林间定点调查结合室内观察记录弧目大蚕蛾生物学特性.[结果]弧目大蚕蛾每个卵块含卵3~33粒,卵期180 d左右.4月中旬孵化,幼虫期38~40 d左右.9月中旬开始羽化,成虫期3~7 d.灯诱弧目大蚕蛾成虫数量有两个高峰时期,在22:00~23:00有一个小高峰,凌晨03:00~04:00达到最高峰.雄虫的趋光性明显高于雌虫,灯诱雌虫♀:雄虫♂=1:8.66.[结论]弧目大蚕蛾Neoris haraldi Schawerda分布于陕西、甘肃、新疆,在克拉玛依乌尔禾区主要危害胡杨,1年发生1代;以卵在胡杨当年枝条和树干上越冬,卵多数分布在东南方向的当年生枝条上;5月中下旬老熟幼虫多在树基周围落叶层下或枯草层内吐丝结茧化蛹;成虫趋光性强.  相似文献   
993.
[目的]比较分析新疆冬小麦地方品种与选育品种遗传多样性差异.[方法]以新疆冬小麦117份地方品种和39份选育品种为试验材料进行13个农艺性状和2个品质性状的比较分析.[结果]地方品种在旗叶长、旗叶宽、株高、分蘖数、有效分蘖数、穗粒重、千粒重和蛋白质等8个性状的变异系数高于选育品种,而穗长、小穗着生密度、每穗小穗数、小穗粒数、穗粒数、穗粒重和千粒重等8个性状的变异系数均略低于选育品种,且地方品种的蛋白质含量和湿面筋含量都高于选育品种;15个性状间简单相关分析中,地方品种有24对性状相关极显著,选育品种仅有6对性状相关极显著.[结论]新疆地方冬小麦品种遗传多样性丰富,对于冬小麦育种改良具有参考利用价值.  相似文献   
994.
影响棉花体细胞胚胎发生和植株再生的关键因素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棉花体细胞胚胎发生是转基因棉花新品种培育的重要条件,由于棉花不同品种中的基因型差别,棉花胚胎发生率及植株再生率较低.分析影响棉花体胚的成熟和萌发、体胚发生同步化控制、减少褐化率和畸形胚比例,以及提高植株再生率等主要因素,为解决棉花组织培养的关键问题提供参考.[方法]收集近年来棉花体细胞胚发生和应用研究进行总结与分析.[结果]分析了影响棉花体细胞胚胎发生和植株再生过程的主要限制性因素.[结论]明确了存在的主要问题及给出相应对策,为深入探讨棉花品种的体细胞胚的发生发育规律及高效组织培养体系的建立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995.
伊贝母主要病虫害发生种类及防治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系统调查新疆伊贝母主要种植区病虫害的种类及发生危害情况,为防治提供依据.[方法]采用田间调查及室内分离培养等方法.[结果]锈病、菌核病、根腐病等是伊贝母的主要病害,而虫害则以地下害虫为主.[结论]基本明确了伊贝母主要病虫害的种类和危害状况,提出了伊贝母病虫害的综合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996.
[目的]研究白木纳格葡萄败育型胚珠离体培养的最优方案,为木纳格葡萄胚挽救育种技术的研究奠定基础.[方法]以花后不同天数的白木纳格葡萄败育型胚珠为试材,进行离体培养,研究接种时间、基本培养基种类、IBA浓度以及活性炭对胚珠发育率的影响.[结果]白木纳格葡萄败育型胚珠取样适宜期为DAF35至DAF40,离体培养后,胚珠发育率均可达到50;以上,其中DAF40d为最佳取样时间,胚珠发育率可达到61.07;.在IBA 1.5 mg/L,GA3 0.5 mg/L,蔗糖60 g/L,琼脂5 g/L,活性炭1g/L的Nitsch培养基中,白木纳格葡萄败育型胚珠发育率最高.[结论]建立了适合白木纳格葡萄败育型胚珠培养体系.  相似文献   
997.
[目的]研究1-MCP(1-甲基环丙烯)处理对巴仁杏冷藏期间生理特性的影响.[方法]设置0、0.1、1.0和5.0 μL/L1-MCP溶液对巴仁杏杏果进行处理,置于0℃条件下冷藏,测定巴仁杏果实冷害率、冷害指数、细胞膜渗透率、丙二醛(MDA)含量、过氧化氢酶(CAT)活性、过氧化物酶(POD)活性、多酚氧化酶(PPO)活性.[结果]1μL/L处理能够较好地降低杏果的冷害率和冷害指数,抑制MDA含量的上升;0.1μL/L处理对于保持CAT活性效果较明显;1和5 μL/L处理可以有效降低冷藏期间POD活性和PPO的活性,对减轻果实褐变效果较好.[结论]1-MCP处理巴仁杏可以有效降低杏果的冷害情况,而以1μL/L处理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998.
[目的]了解新疆农民人均纯收入情况,分析时空差异,达到限制和改进现阶段的新疆经济发展水平落后性和不平衡性的目的.[方法]基于1978~2009年新疆农民人均纯收入数据,采用基尼系数、变异系数和极值比法,利用SPSS软件分析新疆农民人均纯收入的时空差异.[结果]新疆农民收入差异处在合理值范围内,但是经济发展水平依然落后,经济发展水平不平衡.[结论]结合当地的自然环境和社会经济特征,对于新疆经济发展水平落后性和不平衡性进行了成因分析并提出了初步对策.  相似文献   
999.
研究以1959、1973、1989、2000和2008年航空和卫星遥感影像为数据源,结合地面调查,运用GIS技术、景观生态学原理对塔里木河下游进行景观分类并生成景观分类图。最后使5期景观分类图转换成灰阶图像进行叠加分析,在此基础上,辨识出了景观生态敏感区域。结果表明:极度敏感区占研究区10.18%;敏感区占研究区17.95%。塔里木河下游自然景观生态系统在抗风沙、盐碱和干旱能力方面优于人为景观生态系统,研究区划自然景观生态系统敏感性地带,不仅为制定预防和治理生态环境问题的区域政策提供科学根据,而且将有利于人们确定不同区域的生态环境问题的治理重点,提出区域生态环境整治对策。  相似文献   
1000.
研究以乌尔禾区为研究区,利用3S技术对研究区遥感影像进行分类、土壤采集以及对不同土地利用方式下土壤化学性质空间分布规律进行分析。结果表明:①土层深度小于20cm的土地利用方式下,有效P表现为其他用地最大;有效N表现为交通运输用地最大;有效K表现为其他用地最大;总盐度表现为其他用地最大;有机质含量表现为交通运输用地最大;pH表现为住宅用地最大。土层深度大于20cm的土地利用方式下,有效P表现为其他用地最大;有效N表现为交通运输用地最大;有效K表现为其他用地最大;总盐度表现为交通运输用地最大;有机质含量表现为林地最大;pH表现为住宅用地最大。②运用经典地统计学法对有效P,有效N有效K,总盐,有机质及pH之间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大于20cm土层中都未达到0.05的显著性水平;而小于20cm土层中有机质与pH的相关性关系达到了0.05的显著性水平(R=-0.812),总盐与有效P的相关性关系达到了0.01的显著性水平(R=0.882)。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