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21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4篇
林业   3篇
农学   2篇
基础科学   3篇
  1篇
综合类   47篇
农作物   1篇
水产渔业   1篇
畜牧兽医   95篇
园艺   74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9篇
  2021年   7篇
  2020年   7篇
  2019年   12篇
  2018年   10篇
  2017年   8篇
  2016年   6篇
  2015年   12篇
  2014年   14篇
  2013年   9篇
  2012年   20篇
  2011年   10篇
  2010年   14篇
  2009年   12篇
  2008年   16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14篇
  2005年   9篇
  2004年   1篇
  2000年   1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5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5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2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61.
针对枯萎病等土传病害蔓延发生严重,造成冬瓜大幅度减产甚至绝收的情况,从2014-2017年在桂林市实施黑皮冬瓜嫁接栽培技术研究,利用抗病能力强、根系发达的南瓜砧作砧木,采用插接法适期嫁接,搭"人"字架,留主蔓上第25~32节雌花坐果,采用推荐药剂及方法防治病虫害,增产率达到10%以上。  相似文献   
62.
MHC分子多态性的起源、演变与抗病机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主要组织相容性复合体(Major histocompatibility complex,MHC)的概念源于解释异体间组织排斥和相容现象,现已拓展为与抗感染以及所有免疫反应相关的基因群。MHC是现有物种形成前就存在的原始基因。在进化过程中,MHC基因在物种之间和种群的个体之间都产生了明显差异。物种之间的差异主要是基因结构的不同,如有无基因框架和高度可塑性区、单一或重复基因座,还包括等位基因的排列方式以及不同数量的基因座和等位基因。亲缘关系较近的物种之间MHC基因结构相近,其差异表现在有无基因组单元重排方式和假基因。同种动物的MHC等位基因表现高度多态性序列。MHC基因是脊椎动物多态性最高的基因,其遗传基础是等位基因的点突变,即核苷酸发生替换。产生MHC多态性的原因主要是环境中病原压力。许多研究已经探明了与特定病原抗病相关的MHC的单倍型或MHC分子中的特定位点。MHC分子中肽结合区(Peptide binding region,PBR)是多态性最高的区段,PBR和抗原肽之间的亲和力与动物的抗病性/易感性关系最密切。分子生物学和生物信息学技术提供了研究MHC多态性,特别是探明MHC与抗原肽互相作用机理的理想工具。  相似文献   
63.
安徽省鸡传染性贫血病的流行病学调查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鸡传染性贫血(chicken infectious anemia,CIA)是由圆环病毒属的鸡传染性贫血病毒(chicken infectlous anemia drus,CIAV)引起的一种以雏鸡骨髓脂肪变性引发的再生障碍性贫血和胸腺等淋巴组织萎缩为主要特征的传染病,是鸡主要的免疫抑制病之一。1979年,Yuasa等首次在日本从污染病毒的活疫苗所免疫的肉鸡群中发现CIA以来,西德、瑞典、英国、丹麦、波兰、美国、澳大利亚、  相似文献   
64.
分析了都匀市城区伴侣动物狂犬病免疫现状,探讨了其存在的问题,并提出建议,为下一步的防控工作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65.
苦瓜嫁接砧木的筛选与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分别以黑籽南瓜、本地葫芦、本地水瓜为砧木,以翠竹苦瓜为接穗,研究砧木对嫁接苦瓜生长发育、抗病性、品质与产量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嫁接能大大提高苦瓜的抗病性、品质和产量,而不同砧木对苦瓜的嫁接效果有差异,尤以水瓜的嫁接效果明显。桂林地区可利用水瓜(丝瓜)作砧木嫁接苦瓜,解决当前苦瓜生产中的连作障碍、早衰以及耐涝性问题,值得大力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66.
<正>2010年3~5月在合肥周边部分鸡场发生了一种以瘫痪及跛行为主要临床症状的传染病。对病鸡进行临床症状观察,取病死鸡肝或关节囊内的脓汁进行病原菌的分离培养、纯化,初步鉴定为葡萄球菌感染。同时对分离的12株病原菌株进行致病性验证和药物敏感试验,筛选高敏药物进行临床治疗。现将情况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67.
对3例疑似小鹅瘟感染病禽进行临床观察和病理解剖,结果均发现小肠中后段膨大,小肠末端形成特征性的"肠栓"。针对鹅细小病毒VP3基因设计1对引物,对3例病死鹅的肝脏组织进行PCR检测,结果均扩增出与预想结果一致的331 bp鹅细小病毒特异片段;取病死禽的十二指肠、回肠、心、肝、脾、肾等组织制作石蜡切片,HE染色,进行病理组织学观察,结果显示其十二指肠肠绒毛脱落,回肠粘膜大片坏死脱落并与纤维素性渗出物混杂形成栓子,其他部位病变不明显。皖西白鹅还表现肝组织淤血、肝细胞脂肪变性,肾脏肾上皮细胞变性、坏死,淋巴细胞浸润。  相似文献   
68.
对国内7个水果型黄瓜品种进行春季栽培比较试验,从品种的植物学特性、瓜的性状、产量及抗病性等方面观察。结果表明:哈研1号及碧玉二号综合性状表现较好,生长势强,光泽好,适口性好,抗病性强,全株结瓜数多,产量高,因而可作为桂北地区推广的品种。  相似文献   
69.
杨克礼  潘玲  李玉 《水禽世界》2005,(12):31-32
鸡传染性贫血(chicken infectious anemia,CIA)是由圆环病毒属的鸡传染性贫血病毒(chickeninfectious anemia Virus,CIAV)引起的一种以雏鸡骨髓脂肪变性引发的再生障碍性贫血和胸腺等淋巴组织萎缩为主要特征的传染病,是鸡主要的免疫抑制病之一.CIAV在鸡群中广泛存在,可经水平传播和垂直传播,且病毒通过种鸡卵巢或精液传给子代是造成雏鸡暴发该病的主要原因.种鸡开产前不久或产蛋初期感染CIA,会有3~6周左右的垂直传播,种鸡本身生产性能没有明显影响,但其子代缺乏母源抗体,易感染该病毒并继发细菌感染.笔者在临床中曾遇到一例鸡传染性贫血病毒继发细菌感染的病例,现将诊治情况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70.
作者曾在《畜牧与兽医》1990年第4期发表了“家鸭空肠弯曲菌带菌率的研究”一文,对合肥市禽蛋公司宰杀鸭盲肠内容物中空肠弯曲菌(以下简称空弯菌)带菌率进行了调查。鸭盲肠空弯菌检出率平均为77.3%。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