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21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4篇
林业   3篇
农学   2篇
基础科学   3篇
  1篇
综合类   47篇
农作物   1篇
水产渔业   1篇
畜牧兽医   95篇
园艺   74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9篇
  2021年   7篇
  2020年   7篇
  2019年   12篇
  2018年   10篇
  2017年   8篇
  2016年   6篇
  2015年   12篇
  2014年   14篇
  2013年   9篇
  2012年   20篇
  2011年   10篇
  2010年   14篇
  2009年   12篇
  2008年   16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14篇
  2005年   9篇
  2004年   1篇
  2000年   1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5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5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2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906 毫秒
21.
对引进的3个苗用型大白菜品种进行品种比较试验。试验结果表明,浙白6号综合性状最好,可作为夏季栽培的首推品种,德高快菜次之,双耐增产率虽稍低,但其植株生长健壮,叶片较厚且有光泽,耐热性好,抗病性强。引进的3个新品种均适合在桂林地区夏秋作为绿叶蔬菜栽培。  相似文献   
22.
牛衣原体病是由鹦鹉热衣原体引起的一种接触性人兽共患传染病。本调查采用间接血凝法(IHA)对安徽省部分地区的535份牛血清进行了衣原体抗体检测,结果显示,血清抗体阳性率为22.43%(120/535);4个奶牛场的群阳性率为75%,个体阳性率为23.21%(68/293);9个肉牛场的群阳性率为88.9%,个体阳性率为21.49%(52/242)。对不同用途、不同年龄段、不同购入来源以及不同送检地区的牛衣原体抗体阳性率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表明安徽省的牛群中存在不同程度的衣原体感染。IHA法检测衣原体抗体简便、快速,适合在基层推广。  相似文献   
23.
欧长灿  潘玲 《中国家禽》2012,34(2):61-63
鹦鹉热衣原体主要引起动物的流产、肺炎、腹泻以及人类的肺炎、结膜炎、尿道炎等.国际兽疫局(OIE)将此病列为必须通报疾病[1],我国列为二类传染病[2].近年来,我国动物中牛、羊、鸡、鸽子感染报道逐渐增多[3~5],但鸭感染的报道较少.鸭衣原体感染是一种严重的消耗性致死性疾病,严重影响鸭的生长和生产性能.随着禽类集约化、高密度的养殖,加速了衣原体的传播[6].再者,鹦鹉热衣原体也可以引起人的间质性肺炎和支气管炎等疾病[7].而我国上世纪60年代初就诊断出了京津地区鸽的衣原体病及饲养人员的职业性感染[8].  相似文献   
24.
罗玄  袁雅平  潘玲 《中国家禽》2012,34(12):51-52
鸡病毒性关节炎(Avian viral arthritis,AVA)是由禽呼肠孤病毒(Avian Reovirus,ARV)引起的一种传染病。ARV广泛存在于禽类,其中以鸡关节炎和腱鞘炎最为常见[1]。种鸡群一旦在开产前或在产蛋期间发生病毒性关节炎,除跛腿以外还  相似文献   
25.
基于SSR标记的苜蓿种质资源遗传多样性与群体结构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种质资源遗传多样性和群体结构的分析是进行复杂性状关联分析的前提条件.从140对SSR引物中筛选到16对多态性引物,对82份苜蓿(Medicago spp.)材料进行遗传多样性与群体结构分析.结果表明;16对SSR引物共检测出190个等位变异,平均11.88个;多态性比率66.67%~100%,平均为83.05%;基因多样性为0.1447~0.3637,平均为0.2577;PIC为0.0079~0.9432,平均为0.5501.群体结构分析表明,当K=5时△K最大,即82份苜蓿材料可划分为5个类群,其中75.61%的种质遗传组分相对比较单一,24.39%的种质遗传背景比较复杂.苜蓿种质资源遗传多样性丰富,群体结构的划分与种质的来源不完全相关.  相似文献   
26.
为确定安徽巢湖某地方品种养鸡场的疑似禽白血病(avian leukosis,AL)的病原,以DF-1细胞从肿瘤组织中分离病毒,采用RT-PCR方法进行鉴定,并对其感染细胞上清进行透射电镜观察。同时对送检病鸡的心、肝、脾及腺胃等进行组织病理学观察,最后将扩增出的gp85基因与GenBank收录的其他ALV序列进行比对分析。结果表明:PCR扩增产物大小约为928 bp,经测序证实为ALV gp85基因,将该分离株命名为AHCH-2018株。透射电镜观察到具有囊膜的大小约100 nm的病毒粒子。组织病理学结果显示,病鸡的心、肝、脾及腺胃中有大量成灶淋巴细胞增殖。遗传进化分析结果表明,分离株的gp85基因与多株ALV J参考毒株核苷酸序列的同源性为94.1%~99.5%,且与GD1401J株的核苷酸同源性最高,达99.5%,与A、B、C、D、E亚群同源性为46.5%~49.7%。该分离株与J亚群原型毒株处于同一大分支。本研究为了解安徽土鸡种群中禽白血病的分子流行病学特点提供了一定的数据参考。  相似文献   
27.
炎热夏季番茄嫁接苗伤口不易愈合,成活率较低。本文介绍了在夏季高温期嫁接番茄时,降低大棚内温度的4种方法,以保证番茄周年生产供应。  相似文献   
28.
安徽地区鸡白痢鸡伤寒病血清学调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禽沙门氏病是指沙门氏菌属细菌引起的禽类急性或慢性疾病总称[1].鸡白痢鸡伤寒病依据病原体不同分为三种疾病:鸡白痢、鸡伤寒和副伤寒.临床上多表现为败血症和肠炎,也是禽类最为重要的细菌蛋传性疾病之一,导致种禽场和商品禽场禽的生产性能下降,以及种蛋的孵化率下降,对养禽业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2,3].本次调查应用平板凝集试验对安徽省部分地区的部分禽群进行鸡白痢鸡伤寒病血清抗体抽查,以了解安徽省上述地区鸡白痢鸡伤寒病的发生和流行现状,为本病的防治提供依据,现将调查结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29.
鸡传染性贫血与传染性法氏囊病是由病毒感染导致的鸡主要免疫抑制病,雏鸡同时或先后感染此2种病原,即会使二者相互促进,增强感染力和致病力,进一步继发细菌感染,造成严重损失。某个体养殖户鸡群发生以消瘦、贫血为主的鸡病。根据发病特点、临床症状、剖检、实验室检查确诊为鸡传染性贫血病毒、传染性法氏囊病毒与大肠杆菌混合感染。采取及时隔离、加强消毒及饲养管理、选用敏感药物、饲料饮水加药控制继发感染等综合防制措施,有效控制了该病。  相似文献   
30.
朱枫桥  潘玲  周杰  郑智勇 《中国家禽》2008,30(1):41-41,43
2007年4月3日,桐城市大关镇某养殖户饲养的2900只230日龄绍兴蛋鸭发病20多天,主要表现为产蛋率不高,产蛋量严重下降,曾先后使用复方新诺明、庆大霉素、土霉素进行治疗,病情并未见好转。因而携病鸭来我院进行就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