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0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1篇
林业   5篇
综合类   7篇
畜牧兽医   79篇
园艺   7篇
植物保护   4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10篇
  2011年   8篇
  2010年   8篇
  2009年   7篇
  2008年   15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9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1篇
  1997年   3篇
  1995年   1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1篇
  1988年   3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2篇
  1981年   1篇
  1980年   1篇
  197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41.
为害桑树的瘿蚊有多种,其中桑橙瘿蚊因其发生世代多,且为害桑芽,对桑叶产质量影响最大。本文总鲒了桑橙瘿蚊的生物学特性、发生规律以及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42.
采用抑菌圈法和生长速率法对合欢枯萎病菌进行杀菌剂毒力测定的结果表明:多菌灵、根府咛、硫磺·多菌灵、福美双、代森锰锌等杀菌剂对合欢枯萎病菌有明显的抑菌效果;多菌灵、根府咛、硫磺·多菌灵的抑菌效果较好,可望应用于合欢枯萎病的大田防治试验。  相似文献   
43.
桑树害虫的性信息素研究及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1959年,Butenandt等采用50万头处女雌蚕蛾,历经二十年之久,首次鉴定出家蚕性信息素——蚕蛾醇(Bombykol,反10,顺12—十六碳二烯醇),开创了昆虫性信息素研究之先河。三十多年来,昆虫性信息素研究领域十分活跃,世界各国相继对农作物、林果等主要害虫及社会性昆虫的性信息素开展了广泛深入的研究,在结构鉴定、人工合成以及实用化研究等方面取得了明显的结果,如舞毒蛾(Lymantria dispar Linnaeus),棉红龄虫(Pectinophora gossypiella Saunders),二化螟(Chilo  相似文献   
44.
侧多食跗线螨的发生特点与防治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详细介绍了侧多食跗线螨的为害状、形态特征、发生规律及其综合防治措施,可供广大蚕农及专业技术人员在田间识别与防治时参考。  相似文献   
45.
中国桑树害虫名录(Ⅱ)   总被引:5,自引:5,他引:0  
记述了我国有关鞘翅目(Coleoptera)金龟总科(Scarabaeoidea)和叶甲总科(Chrysom eloidea)的桑树害虫共计56种,分别介绍了害虫的中文名称、学名、寄主种类及主要分布区域,为控制桑树金龟子类害虫和叶甲类害虫的发生与危害提供相关的基础信息。  相似文献   
46.
昆虫杆状病毒由于寄主专一性强、与环境相容性好等特点而受到人们广泛关注,成为生物防治害虫的重要内容之一。本文介绍了野生型昆虫杆状病毒的筛选和开发,高效、安全的基因工程重组杆状病毒杀虫剂的研究与应用,并对重组病毒的安全性进行了客观的分析和评价,对病毒杀虫剂的发展前景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47.
[目的]为了解板栗疫病病原性状及各种杀菌剂对该病的防治效果。[方法]测定了不同温度和不同农药对板栗疫病菌菌丝生长的影响。[结果]板栗疫病菌的生长温度为8~35℃,最适生长温度为23~26℃;在供试的5种杀菌剂中,以浓度50%多菌灵WP和浓度50%退菌特WP的500~1 000倍稀释液对板栗疫病菌的抑菌效果最为明显。[结论]浓度50%多菌灵WP和浓度50%退菌特WP可望用于该病害的防治实践。  相似文献   
48.
【目的】研究病毒基因感染昆虫宿主的分子机制。【方法】从自然界分离和鉴定斜纹夜蛾核型多角体病毒(Spodoptera litura multicapsid nucleopolyhedrovirus,SpltMNPV)的遗传突变株,筛选到少多角体基因突变株-SpltMNPV B型株,克隆该株的少多角体基因(fp25K)。对不同株系SpltMNPV的fp25K进行序列分析、病毒感染的细胞培养和虫体感染试验。【结果】核苷酸序列分析表明,与中国株相比,A型和C型分别发生了4个和3个核苷酸改变,但编码的氨基酸不变;B型株3′端核苷酸发生了多处缺失和一处插入,导致FP25K蛋白C端21个氨基酸改变。病毒感染的细胞培养试验表明,fp25K基因突变导致多角体明显减少的表型。虫体试验表明,感染fp25K突变的SpltMNPV B型株的宿主液化减弱。【结论】SpltMNPV B型株是一株自然的少多角体遗传突变株,该突变株可用于更深入地解析少多角体表型成因、病毒感染后虫尸降解和液化作用的分子机制。  相似文献   
49.
斜纹夜蛾乙酰胆碱酯酶基因cDNA片段的克隆和序列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陈亮  李兵  浦冠勤 《蚕业科学》2010,36(1):138-142
斜纹夜蛾(Spodoptera litura)是桑树的主要害虫之一。昆虫体内的乙酰胆碱酯酶(AChE,EC3.1.1.7)是有机磷和氨基甲酸酯类杀虫剂的作用靶标。通过设计简并引物,利用RT-PCR技术克隆了斜纹夜蛾的乙酰胆碱酯酶基因cDNA片段(GenBank登录号:FJ959384)。序列分析结果表明,该cDNA片段全长1 191 bp,编码397个氨基酸,包含了乙酰胆碱酯酶基因的特征位点区域。基于乙酰胆碱酯酶氨基酸同源序列的进化分析表明,斜纹夜蛾与甜菜夜蛾(Spodoptera exigua)的亲缘关系最近,与棉蚜(Aphis gossypii)的亲缘关系最远。该基因cDNA片段的克隆有助于对斜纹夜蛾乙酰胆碱酯酶结构、功能及抗药性的分子机制研究。  相似文献   
50.
基于昆虫杆状病毒用于生物防治具有安全、稳定和特异性高等优点,已得到了广泛的重视。介绍了昆虫杆状病毒用于生物防治的特点及通过基因工程改造杆状病毒以提高其作用效率和扩大其作用范围的3种方法;同时,展望了重组昆虫杆状病毒杀虫剂的研究和应用方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