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0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1篇
林业   5篇
综合类   7篇
畜牧兽医   79篇
园艺   7篇
植物保护   4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10篇
  2011年   8篇
  2010年   8篇
  2009年   7篇
  2008年   15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9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1篇
  1997年   3篇
  1995年   1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1篇
  1988年   3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2篇
  1981年   1篇
  1980年   1篇
  197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65 毫秒
71.
记述了我国桑树病害中有关半知茵亚门的真菌病害共74种,分别介绍了病害的中文名称、病原学名、危害部位及主要分布区域,为了解桑树真菌性病害的发生与防治提供相关的基础信息。  相似文献   
72.
桑螟实验种群生命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基于掌握桑螟种群的变化规律 ,为虫害的预测预报提供准确信息 ,对 16、19、2 2、2 5、2 8、31和 34℃恒温条件下的桑螟实验种群的生命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 :在 16、34℃下 ,桑螟不能完成生活史 ;在 19~ 2 8℃温度范围内 ,该虫生长速率与温度间存在线性关系 ,随温度升高 ,生长速率加快 ;而世代生存率则在温度为 2 4 82℃时达到最大值 ,为 6 1 81% ;种群趋势指数 (I)与温度 (x)之间存在着二次多项式关系 ,I=- 0 75x2 +36 73x- 4 17 37。  相似文献   
73.
<正> 1983年人工合成了桑毛虫性信息素,1984年~1985年在江苏、浙江、广东等重点蚕区的六个测报站进行了桑毛虫性诱(性信息素)测报试验,1986~1987年在部分桑病虫测报站及有关单位应用性诱测报法进行了桑毛虫发生期的常规测报,并在此基础上采取相应的措施,都在不同程度上取得了较好的效果。现将1986~1987年在各地的应用情况小结如下。  相似文献   
74.
斜纹夜蛾的发生与防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斜纹夜蛾属鳞翅目夜蛾科 ,又名莲纹夜蛾 ,是为害蔬菜和桑树等作物的杂食性害虫。近年来在桑园内时有发生 ,局部地区为害严重 ,幼虫食害桑叶 ,能将整株叶片全部吃光 ,仅剩叶脉 ,对蚕桑的生产影响很大 ,且有不断扩展和日趋加剧的倾向 ,应引起足够的重视。现将有关情况报道如下。1 形态特征1.1 成虫 :体长 1 4∏ 2 0 mm,头、胸、腹均深褐色 ,胸部有白色丛毛 ;前翅灰褐色 ,内横线及外横线灰白色 ,呈波浪形 ,环状纹不明显 ,肾状纹前部呈白色 ,后部黑色 ,环状纹与肾状纹之间有 3条白线组成明显的斜纹 ,故名斜纹夜蛾 ;后翅白色 ,仅翅脉及外缘呈暗…  相似文献   
75.
设计一对特异性的引物,以苜蓿银纹夜蛾核型多角体病毒(AcMNPV)基因组为模板,经PCR克隆出类芋螺毒素基因(ctx.likegene)作为重组病毒的外源基因,并在具有强毒力的斜纹夜蛾核型多角体病毒株(SphMNPVⅡ)的基础上,利用蜕皮甾体尿苷二磷酸葡萄糖基转移酶基因(egt)同源重组臂DNA序列,构建了含有多角体基因启动子启动的类芋螺毒素基因和p10基因启动子启动的增强型绿色荧光蛋白基因(嘶)的重组转移载体psk—Aegt-Pph—ctx-Pp10-egfp,为进一步研制高效重组SpltMNPV生物杀虫剂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76.
记述了分布于我国的半翅目(Hemiptera)缘蝽科(Coreidae)、土蝽科(Cydnidae)等8个科的47种桑树害虫,分别介绍了害虫的中文名称、学名、寄主种类及主要分布区域,为了解和控制桑树蝽象类害虫的发生与危害提供相关的基础信息。  相似文献   
77.
桑毛虫性引诱剂试验简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们在1978年对桑毛虫的性引诱现象作了初步的观察和试验,并初步确定了性诱剂粗提物的效果。 1.桑毛虫性诱剂粗提物的制备和诱捕器的设置和效果  相似文献   
78.
通过用家蚕人工饲料和青菜、白菜饲养斜纹夜蛾,比较在不同饲料条件下斜纹夜蛾的发育历期、幼虫存活率、成虫产卵量等主要饲养成绩。结果表明:斜纹夜蛾1—6龄幼虫的发育历期人工饲料组为19~22d,青菜组为13~16d,白菜组为15~18d。整个世代发育历期,人工饲料组为38~47d,青菜组为31~40d,白菜组为33~42d。幼虫存活率,白菜饲养组为40%,青菜饲养组为60%,而人工饲料组达74%。不同饲料组的化蛹率:人工饲料组为85.80%,青菜组为84.38%,白菜组为73.53%。成虫产卵量人工饲料组为634粒/头,青菜组为901粒/头,白菜组为801幸孟/头。不同饲料的饲养成绩比较试验,为斜纹夜蛾的大量繁殖和病毒生物农药的生产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79.
中国桑树害虫名录(Ⅵ)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记述了分布于我国的同翅目(Homoptera)叶蝉科(Cicadellidae)、蝉科(Cicadidae)桑树害虫共45种,分别介绍了害虫的中文名称、学名、寄主种类及主要分布区域,为控制桑树叶蝉类和蝉类害虫的发生与危害提供相关的基础信息。  相似文献   
80.
中国桑树害虫名录(Ⅲ)   总被引:5,自引:5,他引:0  
记述了我国有关鞘翅目(Coleoptera)象甲科(Curculionidae)、小蠹科(Scolytidae)、铁甲科(Hispidae)、叩甲科(Elateridae)、芫菁科(Meloidae)、吉丁甲科(Buprestidae)、花蚤科(Mordellidae)、拟步甲科(Tenebrionidae)、伪叶甲科(Lagriidae)、瓢甲科(Coccinellidae)和步甲科(Carabidae)等11个科的桑树害虫共50种,分别介绍了害虫的中文名称、学名、寄主种类及主要分布区域,为控制桑树象虫类和金针虫类等害虫的发生与危害提供相关的基础信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