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0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1篇
林业   5篇
综合类   7篇
畜牧兽医   79篇
园艺   7篇
植物保护   4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10篇
  2011年   8篇
  2010年   8篇
  2009年   7篇
  2008年   15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9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1篇
  1997年   3篇
  1995年   1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1篇
  1988年   3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2篇
  1981年   1篇
  1980年   1篇
  197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1.
<正> 桑炭疽病(Colletotrichum morifoliumHara)曾在局部地区为害严重,近年来已上升为桑树叶部的重要病害。感病后,叶子变色,硬化早,严重时大批桑叶枯落,影响秋蚕生产。为了探明其发病规律,自1973年开始对该病害的病原菌作了研究,现将初步结果整理如下。材料和方法1.培养基:PDA 培养基和黄豆芽培养基(PDA 培养基中的土豆换成黄豆芽)。  相似文献   
12.
扶桑绵粉蚧是一种新入侵的危险性有害生物,其寄主范围很广,主要危害扶桑、棉花等多种植物,桑树也是其主要寄主之一。该虫一旦侵入桑园,将对蚕桑生产带来严重的危害,应该引起足够的重视,以免造成不必要的损失。介绍了扶桑绵粉蚧的形态特征、生活习性、危害与发生特点及综合防治方法。  相似文献   
13.
黄带山钩蛾Oreta pulchripes Butler是法国冬青的重要食叶害虫,在苏州1 a发生7代左右;在室内饲养条件下,其卵期为5~6d,幼虫期14~16 d,蛹期5~7d,成虫寿命4~10d.该虫的寄主范围较窄,仅在法国冬青上能够完成生活史.成虫根据翅色可分为黄翅型和褐翅型2种,且个体间体色变化很大,这可能与复杂的遗传背景有关.  相似文献   
14.
研究了黄带山钩蛾Oreta pulchripes Butler各虫态在恒温16,19,22,25,28℃下的发育历期、发育起点温度和有效积温.结果表明,随着温度的升高,发育历期逐渐缩短;黄带山钩蛾的卵、幼虫、蛹、成虫期和世代发育起点温度分别为(8.28 ±1.27),(8.47±1.33),(7.20±1.12),(10.70±0.97),(8.40±0.46)℃.相应的有效积温分别为(85.39±7.58),(223.40±20.94),(131.91±9.60),(62.98±5.08),(507.97±16.53)日度.根据发育起点温度和有效积温,初步测得黄带山钩蛾在苏州一带的年发生世代数为7代左右,与实际调查情况基本一致.  相似文献   
15.
中国桑树害虫名录(Ⅳ)   总被引:5,自引:4,他引:1  
记述了分布于我国的鳞翅目(Lepidoptera)夜蛾总科(Noctuoidea)的灯蛾科(Arctiidae)、夜蛾科(Noctuidae)和毒蛾科(Lymantriidae)桑树害虫共68种,分别介绍了害虫的中文名称、学名、寄主种类及主要分布区域,为了解桑树灯蛾类、夜蛾类和毒蛾类害虫的发生与危害提供相关的基础信息。  相似文献   
16.
几种农药对桑椹小粒性菌核病的防治效果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桑椹菌核病是果用桑树的重要病害,为高效、安全控制该病对桑果生产的危害,进行了大田农药防治筛选试验。结果表明,70%甲基托布津可湿性粉剂500倍液、50%多菌灵-硫磺粉剂500倍液和1 000倍液对桑椹小粒性菌核病具有较好的防治效果,且对桑叶和桑椹无明显药害;70%甲基托布津粉剂1 000倍液、25%吡唑醚菌酯乳油1 500倍和3 000倍液以及40%嘧霉胺粉剂1 000倍液也有一定的防治效果。  相似文献   
17.
通过对桑螟食叶量测定和发育历期的调查 ,明确了桑螟在 2 5℃恒温条件下的幼虫历期为 12~ 13d ,幼虫一生鲜叶食下量为 4 15mg ,其中 4、5龄的食叶量约占全龄食叶量的 82 3% ,据此可确定桑螟的防治指标和防治适期。经测算 ,桑螟春夏季的防治指标为 2 4 0 0 0~ 30 0 0 0头 /hm2 ,秋季的防治指标为 36 0 0 0~ 6 0 0 0 0头 /hm2 ;而农药防治的最佳时期应掌握在 3龄卷叶前为宜。  相似文献   
18.
自2000年以来,泰兴市张桥乡西桥村陆续出现了一种新的桑树病害一桑枝枯菌核病.该病主要发生在春季,危害一年生枝条已萌发的桑芽及新枝梢,被侵染部桑芽周围的皮层腐烂,影响桑芽的正常生长,当病斑绕枝一周后,切断了水分和养分的输送,该病斑上部的芽叶迅速凋萎,枝条干枯死亡.张桥乡2000年春零星发生,以后逐渐扩展漫延.至2002年春季张桥乡西桥村23.3 hm2以及分界乡15 hm2育2号的桑园大面积发病,严重田块的株发病率达88.24%~91.18%,条发病率51.04~72.79%,芽发病率为7.99%~14.58%,影响春季蚕茧生产.为此,通过调查和试验,并及时采取措施,取得了较好的防治效果,控制了危害.  相似文献   
19.
自2000年以来,泰兴市张桥镇西桥村陆续出现了一种新的桑树病害--桑枝枯菌核病.该病主要发生在春季,危害一年生枝条已萌发的桑芽及新枝梢,被侵染部桑芽周围的皮层腐烂,影响桑芽的正常生长,当病斑绕枝一周后,切断了水分和养分的输送,该病斑上部的芽叶迅速凋萎,枝条干枯死亡.张桥镇2000年春零星发生,以后逐渐扩展蔓延.至2002年春季张桥镇西桥村23.3 hm2以及分界乡15hm2育2号的桑园大面积发病,严重田块的株发病率达88.24%~91.18%,条发病率51.04%~72.79%,芽发病率为7.99%~14.58%,严重影响春季蚕茧生产.为此在苏州大学农业科学与技术学院教授的指导下,通过调查和试验,并及时采取综合防治措施,取得了较好的防治效果,危害已得到有效控制.  相似文献   
20.
记述了分布于我国的直翅目(Orthoptera)蝗总科(Acridoidea)、蝼蛄总科(Gryllotalpoidea)、菱蝗总科(Tetri-goidea)、蚤蝼总科(Tridactyloidea)、螽斯总科(Tettigonuroidea)、蟋蟀总科(Grylloidea)等14个科的40种桑树害虫,分别介绍了害虫的中文名称、学名、寄主种类及主要分布区域,为了解和控制上述直翅目桑树害虫的发生与危害提供相关的基础信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