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4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8篇
林业   6篇
农学   9篇
基础科学   1篇
  9篇
综合类   19篇
水产渔业   48篇
园艺   1篇
植物保护   1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5篇
  2021年   4篇
  2019年   9篇
  2018年   5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7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11篇
  2012年   9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8篇
  2009年   7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1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3篇
  1996年   1篇
  198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3 毫秒
71.
氟噻草胺原药的高效液相色谱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以乙腈溶液为流动相,使用以SHIMADZU VP-ODS为填料的不锈钢柱和紫外吸收检测器,在225nm波长下对试样进行分离和定量分析。结果表明氟噻草胺的线性相关系数为1.000;标准偏差为0.27;变异系数为0.28%;平均回收率为99.84%。  相似文献   
72.
正2018年3月中旬,笔者在当地河蟹养殖区进行技术服务时,遇到一起河蟹上岸不下水的情况,现将当时的情况介绍一下,供广大养殖朋友们参考。一、池塘情况该河蟹养殖池位于盐都区楼王镇莘野附近,面积大约220亩,滩面无水,扣蟹放养量为1000只/亩。由于池塘南北不平,南侧环沟水深近1米,北侧环沟水深大约0.5米,东西两侧水深介  相似文献   
73.
就MV(Machine Vision,MV)技术在水产养殖、水产加工等渔业领域中的应用作了初步探讨。首先就其原理在渔业生产中的应用作了分析,以水产养殖和水产加工为例,说明在渔业生产中如何应用MV技术。对MV技术在渔业生产中的应用进行了展望,并揭示了MV技术在替代人工作业中的技术特点和优势。  相似文献   
74.
水产品保鲜技术及其标准的现状与分析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水产品保鲜标准是水产品质量安全标准体系组成部分之一。水产品保鲜标准的基础是水产品保鲜技术,标准化对科技创新又有强有力的推动作用。加强水产品保鲜标准化,实现技术创新与标准化的结合,二者相互促进和转化,是我国渔业可持续发展的需要。回顾了水产品保鲜工艺技术和装备技术的研究进展,简要介绍了国内外水产品保鲜标准的现状,指出了目前国内水产品保鲜标准上存在的一些问题及今后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75.
正2019年4月中旬,笔者去一养殖户的池塘做技术服务时,遇到一起河蟹三病并发导致河蟹大批死亡的情况,现将当时情况介绍一下,供广大河蟹养殖朋友们参考。一、池塘情况河蟹养殖池位于盐都区便仓镇金陈附近,面积大约100亩,是由稻田新开的池塘,因北侧部分田地未能开挖,所以该池塘北侧东西向不齐,整个池塘呈"凹"字形。池塘的环沟水深80厘米,滩面水深10厘米。整个池塘的水较瘦但不发浑,水体颜色呈黄褐色。环沟及滩面上的水草长势较  相似文献   
76.
<正>一、贝类收获技术与装备研究现状1.延绳养殖牡蛎机械化收获技术与装备传统的延绳养殖牡蛎收获,主要依靠小型收获船人工作业的模式,通过人工把主缆绳提起,再把吊养牡蛎串拉拽到船舱,船舱内铺设网兜,收获满舱后返回码头,通过起吊设备将装满牡蛎的网兜吊到运输车上,再折返继续作业,存在收获效率低、工人劳动强度大等问题。针对这些问题,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渔业机械仪器研究所开展了延绳养殖牡蛎海上机械化收获与处理专用装  相似文献   
77.
<正>夏季水温升高,鱼虾新陈代谢加快,生长自然也就变快,因此夏季高温期是鱼虾生长的黄金时期。为了使鱼虾能够更好地健康生长,我们必须要注意以下几个问题。一、重视水质管理"养鱼先养水",水是鱼虾生活的基本环境和关键因素,水质的好坏直接影响鱼虾的健康与否。由于有  相似文献   
78.
不同籽粒颜色糯玉米新品种引进和筛选比较试验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筛选出适合浦东新区种植的高产、优质鲜食玉米新品种,从而进一步提高玉米经济效益,对16个不同籽粒颜色糯玉米品种的生育期、农艺性状、病虫害情况、产量结构、品质等指标进行了对比分析,结果表明:白色品种中,“申糯3号”的综合性状表现最好,具有抗性好、产量高、品质优等特点;彩色品种中,“彩丰”、“天彩2号”和“重庆彩糯7299”的产量、品质均优于对照“彩糯2号”,且抗病性强;紫色品种中,对照“沪紫黑糯1号”的产量高、糯性好、风味佳.以上品种适宜在浦东新区推广种植.  相似文献   
79.
南极磷虾等径滚轴挤压剥壳工艺优化   总被引:7,自引:6,他引:1  
该文采用响应面分析法对南极磷虾滚轴挤压剥壳工艺参数进行优化,以剥壳得肉率为试验指标,以滚轴转速、滚轴间隙、旋转圈数为自变量,在单因素试验的基础上进行响应面分析。获得最佳工艺条件为:滚轴转速1.6 r/s、滚轴间隙0.5 mm、旋转圈数1.7 r,预测的得肉率为36.44%,此参数条件下的实测平均得肉率为35.17%。在最佳工艺参数下,试验放置时间与剥壳得肉率的关系,结果表明:随着放置时间的增加,剥壳得肉率逐渐降低;手工剥壳得肉率从35.29%降至29.73%,机器剥壳得肉率从34.71%降至21.08%。机器剥壳得肉率较手工剥壳相对较低,且降幅更为明显。研究结果可为南极磷虾剥壳装备的研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80.
赵昕源  欧阳杰  马田田  白贞  沈建 《水产学报》2021,45(7):1172-1180
虾粉是南极磷虾最主要的加工产品之一,加工过程中,热处理会造成营养物质的流失和活性物质的破坏,是决定虾粉品质最主要的影响因素。为了掌握虾粉加工过程中主要物质的变化情况及流向路径,通过测定蒸煮、干燥两个涉及到热处理的关键工序中水分、灰分、蛋白质、脂质等主要营养物质的含量变化及脂肪酸、虾青素等功能成分的损失情况,分析各主要物质的流向路径及变化原因。结果显示:水分在蒸煮过程中流失8.49%,干燥过程中水分流失63.5%,大多以蒸发的形式流失;蛋白质在蒸煮过程中流失1.12%,其中流向蒸煮液0.87%,流失部分主要为水溶性蛋白,干燥过程流失6.05%;脂质在蒸煮、干燥过程中分别减少1.11%和1.61%,进一步分析其脂肪酸组成,发现多不饱和脂肪酸含量由45.57%降低至43.65%,其中EPA相对含量在蒸煮、干燥过程中分别减少0.41%和1.16%,DHA相对含量在蒸煮过程中变化不大,干燥过程中减少0.68%;虾青素是热敏性物质,受热处理的影响,在蒸煮、干燥过程中分别减少29.4和58.6mg/kg;灰分含量在蒸煮、干燥过程中分别减少2.85%和0.85%;结果表明蒸煮过程损失的主要物质为蒸煮液中的可溶性物质及少部分的热敏性物质,干燥过程主要造成水分的蒸发和虾青素等热敏性物质的破坏。研究初步掌握了南极磷虾虾粉加工过程中主要物质的含量变化与流向路径,分析了变化原因及主要影响因素,并讨论提出了减少物质流失的方案,可为后续南极磷虾粉加工工艺流程和参数的优化提供理论依据,对提高虾粉品质、促进南极磷虾资源高质化利用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