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715篇
  免费   171篇
  国内免费   246篇
林业   289篇
农学   256篇
基础科学   319篇
  282篇
综合类   1485篇
农作物   108篇
水产渔业   182篇
畜牧兽医   836篇
园艺   230篇
植物保护   145篇
  2024年   53篇
  2023年   183篇
  2022年   141篇
  2021年   138篇
  2020年   167篇
  2019年   218篇
  2018年   209篇
  2017年   150篇
  2016年   159篇
  2015年   143篇
  2014年   343篇
  2013年   189篇
  2012年   228篇
  2011年   227篇
  2010年   185篇
  2009年   172篇
  2008年   183篇
  2007年   172篇
  2006年   137篇
  2005年   84篇
  2004年   97篇
  2003年   72篇
  2002年   69篇
  2001年   63篇
  2000年   45篇
  1999年   26篇
  1998年   27篇
  1997年   32篇
  1996年   31篇
  1995年   21篇
  1994年   11篇
  1993年   20篇
  1992年   23篇
  1991年   18篇
  1990年   15篇
  1989年   18篇
  1988年   10篇
  1987年   9篇
  1986年   6篇
  1985年   10篇
  1984年   6篇
  1983年   6篇
  1981年   6篇
  1980年   2篇
  1979年   1篇
  1978年   1篇
  1962年   1篇
  1960年   1篇
  1959年   1篇
  1955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413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991.
山西省谷子生产现状及原因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谷子是小杂粮作物中的典型作物,具有营养丰富、抗旱耐瘠等特点,在山西省农业生产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但是,现阶段山西省的谷子生产现状却不容乐观,除了气候、市场因素外,另一个主要原因是缺乏以抗旱、抗病为显著特征的替代性谷子品种。本文针对山西省谷子生产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进行了详细的分析,并提出了几点解决问题的建议。  相似文献   
992.
为研究microRNA(gga-miR-21)对传染性法氏囊病病毒(IBDV)复制的影响,本研究利用PCR方法从鸡的肝细胞基因组中扩增细胞pri-gga-miR-21,克隆于慢病毒表达质粒pL-EGFP中构建重组质粒pL-miR-21。将pL-miR-21与3个包装质粒pLP1、pLP2和pLP/VSVG共转染293FT细胞,制备含gga-miR-21基因的重组慢病毒VL+miR-21。将VL+miR-21感染DF-1细胞,经杀稻瘟菌素筛选获得过表达gga-miR-21的细胞株DF-miR-21,采用定量RT-PCR(qRT-PCR)检测表明,gga-miR-21的表达量比正常DF-1细胞提高60%。将IBDV接种于DF-miR-21细胞,在96 h后,其病毒滴度(104.75TCID50/0.1 mL)显著低于正常DF-1细胞的病毒滴度(108.75TCID50/0.1 mL)。采用生物信息学方法和双荧光素酶报告系统分析验证,在IBDV基因组VP1基因中存在gga-miR-21的结合靶点。将IBDV感染DF-miR-21细胞,采用western blot分析,VP1蛋白的表达量比正常DF-1细胞显著降低;用qRT-PCR分析,VP1 mRNA水平与正常DF-1细胞没有明显差异。本实验结果表明:细胞gga-miR-21可以抑制IBDV的复制,其分子作用机理是在VP1基因翻译水平上实现的。  相似文献   
993.
对迪庆州牦牛产业现状进行了总结,分析了迪庆州牦牛生产及畜产品流通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了天然草地合理利用、放牧模式优化、草畜平衡供应、养殖基地建设等技术措施;从行业长远健康发展的角度,对基础设施建设、规模化养殖、奖励机制、养牛协会、产品流通及监管等管理措施进行了探讨,建议政府职能部门扶持龙头企业进行高端产品开发,切实提高牦牛养殖效益,以促进迪庆州牦牛产业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994.
麻城绿壳蛋鸡是湖北省新发现产绿壳鸡蛋的蛋用型鸡遗传资源。原产于湖北省麻城市,主要分布于麻城市及周边的大别山地区的山区乡村。该品种2002年经湖北省畜禽品种审定委员会审核确定为“麻城绿壳蛋鸡”,首次载入《湖北省家畜家禽品种志》,并于2011年通过了国家畜禽遗传资源委员会的鉴定,入选《国家畜禽遗传资源品种目录》。  相似文献   
995.
为进一步了解模式线虫-秀丽隐杆线虫(C.elegans),并为筛选高效力的家畜寄生线虫生防真菌提供实验依据,本研究通过对C.elegans的形态、培养条件以及保存方法的研究,发现C.elegans在16℃~25℃NGM培养基中均可以生长,但在20℃NGM培养基中生长较佳。在-80℃或液氮的温度条件下,C.elegans在30%甘油溶液和SA冻存液中均可以保存至少2年。同时,本研究探索了不同龄期C.elegans幼虫对供试菌-少孢节丛孢菌新疆分离株(Arthrobotrys oligospora XJ-XA)的捕食器官的诱导能力,并测定了供试菌株对不同龄期C.elegans幼虫的捕食率,分析了菌株捕食器官产生、捕食能力与线虫龄期的关系。结果表明,不同龄期C.elegans对供试菌的捕食器官诱导产生的数量有明显差异,而且供试菌对不同龄期C.elegans的捕食能力也存在差异。  相似文献   
996.
为筛选三角帆蚌集约化养殖优质的饵料微藻,本实验采用单因子实验方法,探究投喂不同藻(小环藻、小球藻、二形栅藻、旋转单针藻和混合藻)对三角帆蚌生长、产珠性能和内壳珍珠层颜色的影响。结果显示,投喂不同藻对三角帆蚌的生长影响显著,投喂小环藻组三角帆蚌的体质量增重率、壳长、壳宽和壳高增长率最佳。二形栅藻组次之,但壳长增长率略高于小环藻组。小球藻组、旋转单针藻组和混合藻组生长较差。珍珠增重率以小环藻组最佳,显著高于其他4组。小环藻和二形栅藻组珍珠正圆率显著高于旋转单针藻组。不同饵料微藻对斧足和外套膜微量元素含量影响显著,投喂小环藻组斧足中Ca元素含量最高(12 637.30±624.39) mg/kg。不同饵料微藻对内壳色影响显著,小环藻组内壳色亮度最低、色差最小、饱和度较大;混合藻组内壳色亮度最高、色差最大、饱和度最小;二形栅藻组各值处于中间水平。综合考虑,小环藻是三角帆蚌最佳的饵料微藻,二形栅藻次之。  相似文献   
997.
限饲对东北梅花鹿消化代谢及尿嘌呤衍生物排出量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试验选取4只体况相近的3岁东北梅花鹿公鹿,采用4×4拉丁方设计,饲喂同一种日粮,分4个不同限饲水平A(2.5kg/d)、B(2.0kg/d)、C(1.5kg/d)、D(1.0kg/d),利用尿嘌呤衍生物法并结合消化代谢试验,测定限制饲喂条件下东北梅花鹿尿嘌呤衍生物组成及排出量,可消化干物质和可消化有机物进食量与尿嘌呤衍生物排出量(PD)的关系及各种营养物质消化率。试验结果表明:东北梅花鹿尿中嘌呤衍生物包括49%~56%尿囊素、35%~38%尿酸、6%~15%黄嘌呤和次黄嘌呤;限饲条件下,东北梅花鹿尿中嘌呤衍生物、肌酐酸排出量无显著性差异(P>0.05);可消化干物质DDM(Ir=0.8592,n=16,P<0.001)和可消化有机物DOMI(r=0.8605,n=16,P<0.001)与尿中嘌呤衍生物排出量(PD)均存在显著的线性正相关;限饲使可消化干物质、可消化有机物质进食量和粗蛋白消化率显著降低(P<0.05),使干物质、有机物质、中性洗涤纤维、酸性洗涤纤维及钙、磷表观消化率均显著降低(P<0.05);限饲对尿氮和粪氮排出量无显著性影响(P>0.05),而显著影响氮沉积量(P<0.05),且随饲喂量降低,氮沉积逐渐减少,当饲喂量降到D水平时,出现了氮的负平衡,表明氮的摄入量已不能满足梅花鹿维持需要,需要动用内源氮来满足自身维持需要。  相似文献   
998.
研究日粮维生素C和锰水平对种公鸡精液品质及种蛋受精率的影响.按照二因子三水平交叉分组设计试验,维生素C添加量分别为0,100、300mg/g,锰添加量分别为50、100、150mg/g.将36周龄的良凤花父母代种公鸡135只,随机分为9个试验处理,每个处理3个重复,试验期为12周.结果,维生素C在0~300mg/kg范围,对种公鸡精液的pH值、精子活力、种蛋受精率、受精蛋孵化率等没有显著影响(p>0.05),但300mg/kg处理组极显著提高公鸡的精液量(p<0.01);日粮锰水平在50~150mg/kg范围,对种公鸡pH值、精子活力、种蛋受精率、受精蛋孵化率等没有显著影响(p>0.015),而100mg/kg和150mg/kg处理水平组极显著减少公鸡的精液量(p<0.01);维生素C和锰之间没有互作效应.结果表明种公鸡日粮添加维生素C至300mg/kg有利于提高公鸡的精液量,而锰的用量为50mg/kg是合适的.  相似文献   
999.
研究日粮维生素C和锰水平对种公鸡精液品质及种蛋受精率的影响。按照二因子三水平交叉分组设计试验.维生素C添加量分别为0、100、300mg/g,锰添加量分别为50、100、150mg/g。将36周龄的良凤花父母代种公鸡135只,随机分为9个试验处理,每个处理3个重复,试验期为12周。结果,维生素C在0-300mg/kg范围,对种公鸡精液的pH值、精子活力、种蛋受精率、受精蛋孵化率等没有显著影响(p〉0.05),但300mg/kg处理组极显著提高公鸡的精液量(p〈0.01);日粮锰水平在50-150mg/kg范围,对种公鸡pH值、精子活力、种蛋受精率、受精蛋孵化率等没有显著影响(p〉0.05),而100mg/kg和150mg/kg处理水平组极显著减少公鸡的精液量(p〈0.01);维生素C和锰之间没有互作效应。结果表明种公鸡日粮添加维生素C至300mg/kg有利于提高公鸡的精液量,而锰的用量为50mg/kg是合适的。  相似文献   
1000.
应用纯化禽流感病毒(AIV)H5抗原免疫Balb/c小鼠,得到2株配对良好的抗AIV H5单抗;采用金标免疫层析法制备AIV H5亚型金标快速诊断试剂盒,并对试剂盒性能进行评价.实验结果表明,AIV-H5金标试剂盒与AIV H5以外其它亚型及其它禽类病毒不发生交叉反应,其灵敏度达1/27,稳定性良好:试剂盒检测人工感染AIV H5的鸡脏器组织,结果除心脏、泄殖腔拭子和喉拭子外,其余脏器均呈阳性,与鸡胚病毒分离培养结果相符;田间试验结果与荧光RT-PCR试剂盒检测符合率达100%.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