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12篇
  免费   22篇
  国内免费   38篇
林业   149篇
农学   114篇
基础科学   55篇
  58篇
综合类   338篇
农作物   30篇
水产渔业   4篇
畜牧兽医   211篇
园艺   96篇
植物保护   17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38篇
  2022年   47篇
  2021年   30篇
  2020年   28篇
  2019年   37篇
  2018年   50篇
  2017年   17篇
  2016年   36篇
  2015年   36篇
  2014年   57篇
  2013年   34篇
  2012年   42篇
  2011年   47篇
  2010年   66篇
  2009年   52篇
  2008年   35篇
  2007年   33篇
  2006年   42篇
  2005年   24篇
  2004年   22篇
  2003年   37篇
  2002年   44篇
  2001年   21篇
  2000年   24篇
  1999年   29篇
  1998年   17篇
  1997年   17篇
  1996年   14篇
  1995年   7篇
  1994年   12篇
  1993年   9篇
  1992年   6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7篇
  1989年   7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9篇
  1986年   6篇
  1985年   8篇
  1984年   2篇
  1983年   6篇
  1982年   1篇
  1981年   1篇
  1980年   1篇
  1965年   1篇
  1964年   1篇
  1962年   1篇
  1961年   1篇
  1959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7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61.
李丽莉  郭辉  谭本杰 《饲料研究》2015,(3):48-51,72
选用420只健康的1日龄商品代良凤花鸡,公母各半,随机分为7组,每组3个重复,每重复20只鸡,试验鸡自由饮水和采食。试验预试期3 d,从第13天开始,以后每隔10 d逐只称质量,并以组为单位计算耗料量。试验结果表明:添加绿茶粉对肉鸡生长性能没有不良影响,对肉鸡的料重比有降低趋势,且第2阶段开始添加1.00%的绿茶粉组(试验7组)料重比最低;添加一定剂量的绿茶粉能改善肉鸡的胴体品质:显著提高公鸡的半净膛率、全净膛率及胸腿率(P0.05),显著升高鸡肉系水力(P0.05),显著降低母鸡胸肌剪切力值(P0.05),提高肌肉嫩度。  相似文献   
62.
通过检测牛早期胚胎分裂速率的时间分布,并将体外受精后0~34 h与26~30 h时间段内采集的2细胞期胚胎分别作为电融合对照组与电融合试验组。将对照组与试验组的2细胞期胚胎分别用于电融合,并将电融合后的胚胎继续体外培养至囊胚期,检测并对比分析2组胚胎的融合率、分裂率、囊胚率和四倍体制备率。结果显示,牛2细胞期胚胎在体外受精后28~30 h其内分裂速率达到最高峰(18.9%)。电融合对照组的融合率、分裂率略高于试验组胚胎(85.2%vs.84.2%,82.2%vs.80.9%),试验组的囊胚率略高于电融合对照组(45.4%vs.44.8%),但差异均不显著。而电融合试验组的四倍体制备率显著高于电融合对照组(28.3%vs.14.5%)。结果表明,牛2细胞期胚胎的采集时间对电融合方法体外制备牛四倍体胚胎的效率有显著影响。  相似文献   
63.
本试验旨在研究不同断母乳日龄对犊牛营养物质消化和血清生化指标影响。试验选用新生红安格斯与西门塔尔杂交肉犊牛60头,根据日龄和体重随机分成5个处理,每个处理12头犊牛,公母各占1/2,试验组分别在28、42、56和70日龄进行断母乳(分别为28A、42B、56C、70D组),随后人工哺乳代乳品至90日龄;对照组( CK组)随母哺乳至150日龄。试验时间为出生至150日龄,期间测定体重(0、70、90、150日龄)和血清生化指标(70、90、150日龄)的变化。每个处理选取6头犊牛分别在断奶前(85~90日龄)和断奶后(145~150日龄)进行2期消化代谢试验。每期6 d,其中2 d预试期,4 d正试期。结果显示:1)试验全期体重各组间无显著差异(P>0.05)。2)断奶前各组犊牛营养物质消化率差异不显著(P>0.05),断奶后28A、42B组犊牛干物质消化率显著高于56C、70D组( P<0.05),有机物消化率显著高于70D组( P<0.05),其中42B组消化率略高。3)150日龄试验结束时,28A和42B组血清葡萄糖、总蛋白、甘油三酯、尿素氮、胆固醇、结合珠蛋白、白细胞介素-2、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免疫球蛋白M含量与CK组相比差异不显著( P>0.05),血清免疫球蛋白G、免疫球蛋白A含量分别显著低于、高于CK组( P<0.05),其中42B组略高。由此可见,红安格斯与西门塔尔杂交肉犊牛的断母乳时间以42日龄较为适宜。  相似文献   
64.
甘肃陇南地震扰动区植被群落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地震扰动对当地生态环境造成极大的破坏,引起植被群落种类组成、群落结构的变化,本研究采用样带结合海拔梯度的方法,于2013年8-9月,调查和研究了甘肃陇南武都区清水沟植被群落的种类组成、群落结构受地震扰动后的现状。结果表明,研究区内共发现34种植物,分属16科30属,主要以禾本科和菊科植物为主,群落垂直结构明显,大体分为3层;植物群落中多年生草本植物种类最多,是优势生活型,其次是灌木、藤本,无乔木分布;Shannon-Wiener多样性指数(H')和Pielou均匀度指数(E)表现为中坡位下坡位上坡位,Simpson优势度指数(D)表现为上坡位下坡位中坡位。  相似文献   
65.
都市特色农业是我国现代农业先进生产力的代表,现阶段面临不少发展难题,尤其是新冠肺炎疫情进一步制约了都市特色农业的高质量发展.为此,在对都市特色农业的产生及运作机理、内涵特征与分类等进行理论分析的基础上,选取都市特色农业中代表性较强、知名度较高的奉化水蜜桃作为案例,在宏观数据分析与微观实地调研的基础上,提炼出奉化水蜜桃产业存在的栽培设施化及机械化应用程度依然较低、标准化生产较为欠缺、初精深加工严重不足、融合发展不足及品牌运营较差等5方面问题.研究认为,推进标准化生产、引导适度规模经营、加快发展农产品加工业、强化农业品牌管理、深入推进农旅文融合发展等举措是实现我国都市特色农业高质量发展的关键.  相似文献   
66.
【目的】探究施用不同复合钝化材料对贵州喀斯特地貌农田土壤砷(As)形态及蔬菜生长和品质的影响,筛选出能大幅降低蔬菜作物As含量的复合钝化材料,为As污染土壤的修复和安全利用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采用盆栽试验,以不施钝化剂为对照(CK),设添加铁矿粉+钢渣(AB)、铁矿粉+煤渣(AC)、铁矿粉+钢渣+煤渣(ABC)、铁矿粉+钢渣+腐殖质(ABD)、铁矿粉+钢渣+煤渣+腐殖质(ABCD) 5个复合钝化剂处理,种植小白菜收获后,利用原子荧光形态分析仪测定As在土壤中形态变化差异和白菜中的含量,分析不同复合钝化剂的钝化效果。【结果】与CK相比较,添加AB、AC、ABC和ABCD 4种复合钝化材料能显著降低土壤As有效态含量(P<0.05,下同),而ABD的钝化效果不显著(P>0.05),处理ABC的钝化率最高,为60.91%。供试土壤中残渣态As (O-As)和铝型As (Al-As)的比例呈逐渐增加趋势,比例范围分别为32.52%~34.88%和16.44%~28.17%;而易溶态As(AE-As)、铁型As(Fe-As)和钙型As(CaAs)比例呈下降趋势,比例范围分别为0.66%~1.50%、19.63%~31.28%和16.64%~17.15%。施用复合钝化剂的白菜生物量均显著提高,株高和株幅也相应有所增长,均达显著水平(除AC处理的株幅外),其中处理ABC的生物量增长达91.46%;地上部和地下部As含量的变化范围分别为0.306~0.588 mg/kg和0.622~1.592 mg/kg,有效抑制白菜地上部和地下部对As的累积,其中,处理AB、AC、ABC和ABD的地上部(可食部位) As含量均低于国家标准(GB 2762—2017)(新鲜蔬菜As≤0.5 mg/kg);处理AB、AC和ABC均不同程度地抑制白菜向地上部迁移As的能力。【结论】施用复合钝化剂2.5%铁矿粉+1.0%钢渣+2.0%煤渣,既可有效降低土壤As有效态含量,又能最大限度减少As在白菜地上部(可食部位)中的累积,有效促进白菜生长。  相似文献   
67.
  目的  欧美杨细菌性溃疡病是革兰氏阴性细菌Lonsdalea populi引起的杨树枝干病害,其危害严重,已造成欧美杨人工林的重要经济损失。双组分系统是细菌致病过程的关键调控途径之一。目前,欧美杨细菌性溃疡病菌的双组分系统如何调控致病过程仍缺乏系统研究。因此,本研究开展欧美杨细菌性溃疡病菌的双组分编码基因的缺失突变及突变体表型分析,为深入解析其致病机制提供遗传材料。  方法  本研究以欧美杨溃疡病菌菌株N-5-1为研究对象,利用双亲结合方法获得了28个双组分系统基因的缺失突变体,并通过表型测定方法分析了这些基因突变体的致病性、生长、游动性、生物膜形成和抗逆性等表型特征,研究不同双组分系统编码基因对该病菌致病过程的调控。  结果  构建了36个欧美杨溃疡病菌的双组分编码基因的敲除重组载体,获得了28个基因的缺失突变体。致病性测定表明18个双组分基因的敲除降低了病原菌的毒性,其中8个突变体毒性丧失。此外,还获得了调控游动性和生物膜形成能力的突变体以及在逆境胁迫反应(金属离子、盐离子、抗生素等胁迫)有缺陷的突变体。  结论  本研究获得了5个显著影响欧美杨细菌性溃疡病菌毒性及其他生物表型的双组分基因,为后续双组分信号调控致病机制研究提供了遗传材料。   相似文献   
68.
氮素作为重要的营养元素,限制着小麦的生长发育和经济产量,筛选和培育耐低氮小麦品种是提高氮素利用率、降低生产成本的有效途径。以118份不同基因型小麦为材料,在低氮(0.1 mmol·L-1)和正常氮(5 mmol·L-1)条件下苗期水培,测定根干重、茎叶干重、根冠比、植株干重、最大根长、初生根数和二级初生根数等相关指标,采用模糊隶属函数法、主成分分析以及聚类分析法综合评价小麦品种的耐低氮性。结果表明,在低氮胁迫下小麦幼苗的根干重、根冠比和初生根数目显著提高,茎叶干重、植株干重和最大根长不同程度的降低,7个苗期性状指标在两个氮水平下均存在显著性差异。主成分分析提取3个主成分,贡献率分别为 43.575%、22.904%和17.873%,累积贡献率达 84.351%。以耐低氮性综合评价D值进行聚类分析,将118份小麦品种划分为强耐低氮型、耐低氮型、中间型、较敏感型和敏感型5类。筛选出3份耐低氮型小麦(齐大195、金丰7183和天民198)和2份强耐低氮型小麦(山农0917和鲁麦8号)。不同小麦品种的耐低氮机制不同,研究结果为小麦耐低氮品种的选育提供理论依据和材料基础。  相似文献   
69.
结合近年来国内外同步硝化反硝化的最新研究成果,阐明了溶解氧浓度对几种常见工艺同步硝化反硝化效果的影响,并提出了今后在同步硝化反硝化的微生物特性、脱氮除磷一体化等方面的研究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70.
为研究小鼠弓形虫病病状及卵巢功能的变化,将雌性小鼠随机地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每组各30例.实验组雌性小鼠感染弓形虫,观察其临床症状及体温变化.体温升高并出现稽留热.在感染弓形虫后第45、90d的发情间期采血,对照组也在相同的时间采血.采用放射性免疫方法,测定血清中的雌二醇含量,并于两次采血后将两组小鼠剖检.结果4-5d时实验组与对照组小鼠血清雌二醇含量分别为12.29 ±4.39pg/mL与10.56±8.34pg/mL,90d时实验组与对照组小鼠血清雌二醇含量分别为7.76±3.67pg/mL与10.23±4.85pg/mL;实验组90d血清雌二醇水平降低,与实验组45d时及对照组45d时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弓形虫感染的小鼠主要脏器严重受损,肠淋巴结可见大量的巨噬细胞.脑组织可见慢性炎症改变及弓形虫包囊体,卵巢呈炎性变化.结论:弓形虫感染引起轻度临床症状和严重病理变化,导致小鼠卵巢功能下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