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1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8篇
农学   1篇
综合类   19篇
畜牧兽医   21篇
  2017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4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1.
通过建立种植性肝癌(H22)实体瘤动物模型,并给荷瘤小鼠灌胃含有苦马豆素(swainsonine,SW)且剂量分别为2.7mg/(kg·d)和16.2mg/(kg·d)的豆类丝核菌次级代谢产物稀释液,于灌药后16d剖检荷瘤动物并取肿瘤组织与肝组织制作超薄切片,透射电镜观察。结果表明,该次级代谢产物能抑制种植性实体瘤(H22)的生长和转移。因此,该次级代谢产物具有抗肿瘤药用价值。  相似文献   
32.
建立种植性肝癌(H22)实体瘤动物模型,并给荷瘤小鼠灌服含有苦马豆素(swainsonine,SW)且剂量分别为2.7和16.2mg/(kg·d)的豆类丝核菌次级代谢产物稀释液,分别于灌药前(0d)及灌药后4d和8d时测定其肿瘤抑制率和腹腔巨噬细胞吞噬百分率。结果表明,8d时 组(高剂量灌药组)的腹腔巨噬细胞吞噬率达到(33.99±1.56)%,显著高于 组(生理盐水对照组)的(27.95±4.03)%; (低剂量灌药组)、 2组肿瘤抑制率分别在4d时达到26.44%和33.91%,8d时达到46.98%和47.22%。说明该次级代谢产物能够使荷瘤动物巨噬细胞吞噬力增强,并能抑制种植性实体瘤(H22)的生长。表明该次级代谢产物具有抗肿瘤药用价值。  相似文献   
33.
采用牛津杯法和试管二倍稀释法分别测定本草乳炎清散抑菌圈、最低抑菌浓度(MIC)和最低杀菌浓度(MBC);利用二甲苯致小鼠耳廓肿胀试验、小鼠棉球肉芽肿试验和醋酸致小鼠腹腔毛细血管通透性试验观察本草乳炎清散的抗炎作用。结果表明,本草乳炎清散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埃希菌、无乳链球菌的MIC分别为0.062 5、0.125、0.062 5g/mL,MBC分别为0.125、0.250、0.125g/mL;本草乳炎清散(0.50g/mL)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埃希菌、无乳链球菌的抑菌圈直径分别为22.83、21.60、24.51mm,均大于20mm,极敏感。本草乳炎清散高、中、低剂量组耳廓肿胀抑制率分别为39.74%、36.78%和28.84%,与生理盐水对照组相比,高、中剂量组存在极显著差异(P0.01),低剂量组存在显著差异(P0.05);本草乳炎清散高、中、低剂量组小鼠肉芽肿增生抑制率分别为53.53%、51.69%和35.89%,与生理盐水对照组相比,高、中、低剂量组均存在极显著差异(P0.01);本草乳炎清散高、中、低剂量组对小鼠腹腔毛细血管通透性升高抑制率分别为51.06%、46.81%和34.04%,与生理盐水对照组相比,高、中剂量组存在极显著差异(P0.01),低剂量组存在显著差异(P0.05)。说明本草乳炎清散对奶牛乳房炎3种主要致病菌有明显的抑制作用,同时具有显著的抗炎效果,并且两种抑制效果在一定范围内与给药剂量呈正相关。  相似文献   
34.
探讨豆类丝核菌次级代谢产物与阿霉素(ADR)对小鼠肉瘤的体内联合抑制作用.建立小鼠肉瘤S180动物模型,分别用豆类丝核菌次级代谢产物、阿霉素、两药联合进行处理.计算抑瘤率、脾指数,测定小鼠T淋巴细胞活化指数、腹腔巨噬细胞吞噬活性,并对小鼠进行病理学观察.试验结果表明,两药联合能提高抑瘤率,次级代谢产物能显著提高小鼠的脾指数,使T淋巴细胞活化指数升高,腹腔巨噬细胞吞噬活性增强,同时能使瘤细胞密度降低,瘤组织出现大量变性坏死.豆类丝核菌次级代谢产物具有免疫增强作用,该产物与阿霉素联合对抑制小鼠移植性肉瘤S180具有相加作用.  相似文献   
35.
豆类丝核菌培养液中苦马豆素的分离纯化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探索从豆类丝核菌培养液中分离纯化苦马豆素的有效方法。密封保存的豆类丝核菌培养液经过过滤、索氏抽提(8~12 h),正丁醇萃取以及乙醇洗脱等一系列方法处理后,得到粗品,在90℃下减压升华后得到白色粉末物质。层析法(TLC)和气相色谱法初步鉴定其中含有微量苦马豆素。  相似文献   
36.
苦马豆素抗肿瘤作用研究进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苦马豆素(SW)是引起动物疯草中毒的主要毒性成分,研究表明它能直接作用于肿瘤细胞,表现出明显的抗肿瘤作用;也能刺激淋巴细胞增殖,增强由抗原刺激的T淋巴细胞作用,激活自然抗肿瘤免疫系统;还能够迅速刺激机体内巨噬细胞,促使机体对肿瘤的免疫监视作用,促进骨髓增殖,从而增强机体免疫能力。作为人工抗原,苦马豆素还能诱导机体产生特异性抗体,避免动物因采食疯草而中毒。文章就苦马豆素的抗肿瘤作用进行综述并对其药用前景进行展望。  相似文献   
37.
【目的】研究鹿茸对小鼠脑组织抗氧化指标和凋亡相关蛋白表达的影响,为鹿茸的抗氧化和抗凋亡作用研究提供资料。【方法】选用48只6周龄雌性昆明小鼠,随机分为正常组(灌胃生理盐水,n=12)和高、中、低剂量鹿茸冻干粉组(分别灌胃鹿茸冻干粉1,3和5g/kg,n=12)。各组分别灌胃63d,第64天处死小鼠并取材。用试剂盒检测小鼠脑组织匀浆液中单胺氧化酶(Monoamine oxidase,MAO)、超氧化物歧化酶(Superoxide dismutase,SOD)、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lutathione peroxidase,GSH-Px)的活性和丙二醛(Malondialdehyde,MDA)的含量,并采用免疫组化观察小鼠大脑皮层促凋亡蛋白Bax和抗凋亡蛋白Bcl-2的表达情况。【结果】鹿茸冻干粉高剂量组MAO活性极显著低于对照组和中、低剂量组(P<0.01),鹿茸冻干粉中剂量组MAO活性极显著低于对照组和低剂量组(P<0.01);鹿茸冻干粉高剂量组GSH-Px活性极显著高于对照组和中、低剂量组(P<0.01);鹿茸冻干粉高剂量组Bcl-2蛋白表达量极显著高于对照组和中、低剂量组(P<0.01),鹿茸冻干粉低剂量组Bcl-2与Bax表达量的比值显著低于对照组和高、中剂量组(P<0.05)。【结论】高剂量(5g/kg)鹿茸能提高机体抗氧化酶SOD和GSH-Px活性,降低MAO活性和脂质过氧化物MDA含量,增加抗凋亡蛋白Bcl-2的表达,具有增强机体抵抗生化损伤、清除体内脂质过氧化物、抗凋亡的作用。  相似文献   
38.
【目的】探讨磺酰罗丹明B法(Sulforhodamine B,SRB)检测鸡外周血T淋巴细胞增殖反应的最佳条件。【方法】体外培养鸡外周血T淋巴细胞,选用SRB法对淋巴细胞含量(1×105,1×106,2.5×106,5×106,7.5×106和1×107 mL-1)、ConA质量浓度(5.0,7.5,10.0,12.5和15.0μg/mL)、培养时间(36,48,60h)3个因素进行组合设计培养T淋巴细胞,每个组合设3个重复,SRB显色后用酶标仪在492nm波长处测量OD492值,计算刺激指数(Stimulation index,SI),筛选SRB法检测鸡外周血T淋巴细胞增殖的最佳条件。【结果】SRB法检测鸡外周血T淋巴细胞增殖试验的最佳条件为:淋巴细胞含量1×106 mL-1,ConA质量浓度5.0μg/mL,培养时间48h。【结论】确定了体外培养鸡外周血T淋巴细胞增殖的最佳ConA质量浓度、培养时间及淋巴细胞含量,证实用SRB法检测鸡外周血T淋巴细胞增殖结果可靠,是切实可行的淋巴细胞数量与活性检测方法。  相似文献   
39.
电子显微镜技术在肿瘤学研究中正发挥着重要作用。它使肿瘤病理学研究进入到了超微结构水平。本文分别探讨了透射电镜、扫描电镜及免疫电镜技术在肿瘤学中的临床应用、研究情况及其发展的前景与趋势。  相似文献   
40.
抗肿瘤抗生素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对烯二炔类、糖肽类、蒽环类、苯并二吡咯类、核苷类、β-内酰胺类、苯醌类等7类抗肿瘤抗生素的研 究开发、作用机制、药效及临床应用现状进行了综述,提出今后抗肿瘤抗生素的研究应在新的分子靶点寻找、前药 研究、多药耐药性克服等方面有所加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