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8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0篇
农学   3篇
  4篇
综合类   22篇
水产渔业   1篇
畜牧兽医   8篇
  2021年   1篇
  2013年   1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2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7篇
  2004年   5篇
  2002年   2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6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3篇
  199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
试验研究一种简易的小鼠皮肤细胞组织块原代培养方法.从幼龄小鼠获得皮肤组织块,用D-Hanks缓冲液和DMEM培养液洗涤组织块,将其剪至1mm3左右大小,胶头滴管吸取组织块悬液1~2 ml,注入培养瓶,然后匀速而缓慢地翻转培养瓶,于CO2培养箱中培养24 h后,再翻转培养瓶继续培养.结果表明,该方法接种的组织块有15%能迁移牛长出细胞单层.并对细胞长期培养的行为进行了观察.  相似文献   
22.
试验对牛胚胎体外生产技术中的体外受精液、精卵共育时间、血清和培乔液等影响早期胚胎体外发育的因素进行了研究。以BO(Brackett & Oliphant)和BM(BO:成熟培养液=3:2)作为受精液,受精卵的囊胚发育率分别为26.0%和15.0%;精卵共育时间以9-12h为宜;受精卵在含血清FBS或OCS培养液中的专胚发育率分别为26.4%或29.9%,明显高于在无血清培养基中的囊胚发育率(10.3%);TCMl99、mBECMaa、mSOFaa3种胚胎培养液均能支持受精卵的体外发育,在其中培养受精卵囊胚发育率分别为18.O%、30.7%和29.2%。试验结果表明:精卵于BM受精液中共育9~12h后,将假定受精卵置于添加5%OCS的mBECMaa或mSOFaa培养液中培养,能显著提高体外生产胚胎的囊胚发育率。  相似文献   
23.
通过特异性引物用RT-PCR方法扩增Zbtb9基因。利用生物信息学对小鼠的Zbtb9基因启动子进行生物信息学分析,预测Zbtb9基因启动子位置和启动子区内含有的转录因子结合位点,以及nanog在Zbtb9基因转录调控中的作用及Zbtb9蛋白的基本性质。Zbtb9基因启动子区可能定位于转录起始点上游790 bp至1024 bp之间。启动子区内含有15个转录调控因子结合位点,nanog的作用靶序列位于Zbtb9基因启动子区与转录起始位点之间,提示nanog在Zbtb9基因转录调控中起作用,小鼠Zbtb9蛋白二级结构可能以螺旋为主,富含疏水性氨基酸;对Zbtb9基因疏水区的氨基酸进行跨膜区分析,提示可能是跨膜蛋白。经SMART分析,Zbtb9蛋白含有BTB/POZ结构域。  相似文献   
24.
血清饥饿对兔成纤维细胞生长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用含体积分数0.5% 血清的DM EM 直接饥饿胎儿及皮肤成纤维细胞,细胞数先是略有增长,然后逐渐下降。胎儿和皮肤成纤维细胞在血清梯度饥饿期间,更换含体积分数为4% ,2% 和1% 血清的DMEM,细胞仍缓慢增长;更换含体积分数为0.5% 血清的培养液后,细胞数逐渐降低。血清饥饿成纤维细胞后,细胞直径明显小于对数生长期的细胞(20,19VS36 μm ,P< 0.01)。血清饥饿的成纤维细胞,PCNA 单抗染色阴性,证明离开了细胞周期,进入G0 期,该期的细胞仍保持着活力  相似文献   
25.
分别用70mL·L-1乙醇2min和55V·mm-1电场640μs一次脉冲,对注射hCG15h的小鼠卵母细胞作激活处理。结果表明:虽然乙醇处理的活化率(55.40%)略高于电刺激(46.90%),但二者没有显著差异;与乙醇比较,电激活的卵母细胞能保持良好的发育能力,二者的桑椹胚发育率分别为31.51%和91.37%,差异极显著(P<0.01).说明电场作用后卵母细胞的活动更符合其正常的活化规律。  相似文献   
26.
摘要:研究了牛体细胞核移植胚和孤雌胚在不同体外培养系统中的发育效果。结果显示:牛孤雌胚在培养液BECMaa+10%FBS中的囊胚发育率明显高于SOFaa+10%FBS或TCM199+10%FBS (16.5% ∶ 13.6% / 12.8%, P<0.05);而在SOFaa+10%FBS中添加还原型谷胱甘肽(GSH)后,牛孤雌囊胚的发育率显著提高(18.5% ∶12.8%, P<0.01)。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4(FGF4)或胰岛素添加进无血清SOFaa(含GSH)中,可明显提高牛体细胞核移植胚的囊胚发育率(8.7% / 9.3%∶5.5%, P<0.05),血清存在时,这两种生长因子无明显作用。依据上述结果及牛早期胚胎的代谢特征,以SOF为基础液合成两组培养液分两步培养牛胚胎,即先用胚胎培养液Ⅰ(SOFnaa+GSH+EDTA+insulin)培养72 h,然后换用胚胎培养液Ⅱ(SOFaa+GSH+5%FBS+葡萄糖+insulin)继续培养,与对照组(SOFaa+GSH+10%FBS一步培养)相比,牛孤雌胚和核移植胚的囊胚发育率都明显提高(22.3%∶18.5%; 15.0%∶11.7%, P<0.01),说明两步法培养体系更符合牛早期胚胎不同发育阶段的代谢特征和营养需求,是一种适宜的牛胚胎培养方法。  相似文献   
27.
动物胚胎体外培养研究进展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近年来动物胚胎体培养取得了新进展,致密化前期胚胎利用葡萄糖作为能量底物的能力有限,但致密化后胚胎培养中葡萄糖的添加是必须的,由于氨基酸在早期胚胎的发育中是必需的,非必须氨基酸在致密化前发挥作用,致密化后期胚胎则需要所有氨基酸,血清对早期胚胎的发育有多重影响,BSA等一些生物大分子物质的配合添加可以取代血清的胚胎营养作用,并消除血清的负作用,在无血清培养液中,一些生长因子和细胞因子的加入是必须的,GSH等抗氧化物质添加进培养液可以对抗反应氧的作用,对胚胎发育起到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28.
 以小尾寒羊、同羊、内蒙细毛羊作受体,根据季节设计不同的同期发情处理方法,繁殖季节设计三个组,(Ⅰ)栓+PG组,(Ⅱ)栓组,(Ⅲ)PG组。非繁殖季节设计四个组(Ⅰ)栓+PG组,(Ⅱ)栓+PMSG组,(Ⅲ)栓组,(Ⅳ)PG+PMSG组。结果表明:(1)在繁殖季节,同一处理品种间同期发情率及受体利用率之间差异不显著。但非繁殖季节,同羊和内蒙细毛羊同期发情率和受体利用率很低。选用小尾寒羊作受体比较理想。(2)单独使用阴道海绵栓或与其它激素配合诱导母羊发情效果优于用PG组或PG+PMSG组,在非繁殖季节使用孕激素诱导  相似文献   
29.
妊娠相关糖蛋白(PAG)是一类孕期出现的特异蛋白质,在维持妊娠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本文综述了PAG的发现、表达规律,结构特征,基因序列,同时还简要介绍了它们的生理作用和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30.
动物机体的大部分分化细胞具备全能性 ,成熟卵母细胞胞质中 m RNA、蛋白质等母型信息能使注入其中的细胞基因发生再程序化 ,从而启动新个体的发育。供体细胞和受体卵母细胞的周期和功能状态的同步协调是实现重构胚正常发育的关键。克隆动物的成功受供体细胞、受体卵母细胞以及二者之间的相互作用等多个因素的影响 ,其中的许多规律还未被掌握 ,动物克隆的研究必将揭示这些生物学规律 ,显示其巨大的科学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