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4篇
  免费   3篇
  国内免费   7篇
林业   1篇
农学   1篇
基础科学   8篇
  5篇
综合类   37篇
农作物   1篇
水产渔业   2篇
畜牧兽医   28篇
园艺   8篇
植物保护   3篇
  2023年   5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5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9篇
  2014年   12篇
  2013年   8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10篇
  2007年   7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2篇
  2002年   2篇
  199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61.
我国蛋及蛋制品加工标准体系的分析和构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一、我国蛋品加工现状及发展趋势 我国禽蛋资源丰富,品种多样,是生产和消费大国.改革开放以来,我国鲜蛋生产量飞速提升,自1985年我国禽蛋产量跃居世界第一位以来,已连续20年保持了世界第一产蛋大国的地位,人均占有量超过世界平均水平.作为世界上最大的蛋品生产国,中国蛋品加工业和世界先进水平相比还有很大差距.蛋禽种类有鸡、鸭、鹅、鸽、鹌鹑、鸵鸟等,其中,鸡蛋生产消费量最大.  相似文献   
62.
将臭氧杀菌技术应用于液态蛋加工中蛋壳的清洗工序,以替代传统的次氯酸钠对蛋壳进行清洗消毒,研究臭氧水对微生物的杀灭效果以及在液态蛋加工中使用不同浓度的臭氧水处理蛋壳对贮藏期内液态蛋微生物指标的影响。试验结果发现,当臭氧水浓度达到6mg/L时,对李斯特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和沙门菌的杀菌率分别为99.56%、97.20%、98.76%;臭氧水能有效地降低液态蛋在贮藏期(4℃条件下密封)内微生物的数量,减小了由于沙门菌污染液态蛋的风险;随着臭氧水浓度的增加,对液态蛋中微生物的杀菌效果越好,且臭氧水的杀菌效力明显高于传统的次氯酸钠杀菌。  相似文献   
63.
春稚蚕室内育养蚕技术操作规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柞蚕室内育是利用养蚕袋饲养春蚕稚蚕,人为创造适合其生长发育的各种条件进行室内养蚕管理。应用该技术对春柞蚕放养的抢早、保苗能够起到很好的效果,为最终取得稳产、高产奠定基础,目前,已在吉林地区普遍推广应用。为使此技术更加科学化、具体化、规范化,笔者结合2002~2006年的生产实践,总结如下供参考。  相似文献   
64.
青枯雷尔氏菌(Ralstonia solanacearum)侵染植物所引起的青枯病是对全球农作生产活动危害最为严重的土传病害之一,青枯病对农作物危害极大,影响深远;青枯雷尔氏菌在土壤中存活时间长,可以在植物根系中定殖,通过阻断植物维管系统水分运输致使植株枯萎,其对世界农业造成的威胁无法忽视。国内外对青枯雷尔氏菌及青枯病的研究重点集中在土壤对青枯病发生的影响以及青枯病的防控措施,本文将青枯病发生受土壤影响的因素进行系统的梳理,土壤矿质营养物质、理化特性、根系分泌物、微生物多样性及酶活性是对青枯雷尔氏菌侵染植物(作物)有重大影响的关键因素;本文同时也结合土壤影响青枯病发生的因素阐述了国内外对青枯病的防控措施,主要包括农业防治、化学防治与生物防治;在可持续农业发展进程中,可再生的生物炭被广泛用于土壤改良材料,笔者对近年国内外生物炭防治青枯病的相关研究进行整理,大量研究表明,生物炭能够对青枯病起到较理想的防控效果。目前,土壤对青枯病的防御还需要营养元素、植物激素、微生物菌剂等外源干扰,但时至今日青枯病仍长期威胁着农业生产活动。笔者展望了未来土壤与青枯雷尔氏菌互作、青枯病的研究与发展方向,也为科...  相似文献   
65.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畜产品加工业发展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绩,现代畜产品初加工和精深加工体系已粗具雏形。拥有丰富原料资源与广阔消费市场的我国畜产品加工业如何在新形势下保持健康、持续、快速发展,承担起保障与促进畜牧业持续稳定发展、满足与促进人民生活水平提高的重任,是值得探讨的重大问题。  相似文献   
66.
[目的]为研究金川牦牛与中国西门塔尔牛牛肉品质差异。[方法]试验选取成年的金川牦牛和中国西门塔尔牛进行屠宰性能比较分析。其测定指标包括:脂肪、水分、蛋白质、pH值、剪切力、蒸煮损失、压力失水率、肉色(L^*、a^*和b^*值)、氨基酸、脂肪酸。[结果]结果表明:金川牦牛和中国西门塔尔牛的辣椒条、外脊和小黄瓜条在脂肪、蛋白质、L^*值、a^*值、氨基酸、脂肪酸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在水分、pH值、剪切力、蒸煮损失、b^*值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金川牦牛与中国西门塔尔牛牛肉品质相比具有较高的脂肪、蛋白质、必须氨基酸总量、不饱和脂肪酸、L^*和b^*值,其营养价值更高、肉色更加鲜红易被消费者接受。  相似文献   
67.
本文旨在比较不同品种肉牛的产肉性能、牛肉营养品质及风味物质的差异。试验选取6月龄健康西杂牛、犏牛和宣汉黄牛去势公牛各6头,平均体重分别为(616.67±9.50)kg、(457.01±15.73)kg、(462.67±12.57)kg。所有试验牛均在相同饲养条件下人工育肥至30月龄。结果表明:1)西杂牛的胴体长、胴体深、胴体胸深、后腿长、后退宽和后腿围均显著高于犏牛和宣汉黄牛(P<0.05),西杂牛的腰部肉厚、肋部肉厚和大腿肉厚显著高于犏牛(P<0.05)。2)西杂牛的金钱展、前腱子、上脑、外脊、里脊、大黄瓜条、小黄瓜条、霖肉和臀肉的产量都显著高于犏牛和宣汉黄牛(P<0.05)。犏牛的辣椒条和眼肉产量占胴体重比显著高于西杂牛(P<0.05),宣汉黄牛的上脑、眼肉和外脊产量占胴体重比显著高于西杂牛(P<0.05)。3)西杂牛背最长肌中钙、磷、钠、钾和镁含量均显著高于犏牛和宣汉黄牛(P<0.05)。4)犏牛背最长肌中的总氨基酸、必需氨基酸含量以及必需氨基酸/总氨基酸、必需氨基酸/非必需氨基酸均显著高于西杂牛和宣汉黄牛(P<0.05),犏牛背最长肌中的鲜味氨基酸和甜味氨基酸含量显著高于西杂牛(P<0.05),犏牛的背最长肌氨基酸评分也要优于西杂牛和宣汉黄牛。5)犏牛背最长肌中的谷氨酸钠含量显著高于西杂牛(P<0.05),犏牛背最长肌中硫胺素和肌苷含量均显著高于宣汉黄牛和西杂牛(P<0.05)。综上所述,西杂牛的产肉性能和肉中矿物质含量要高于犏牛和宣汉黄牛,犏牛肉的氨基酸组成和评分以及风物物质含量要优于西杂牛和宣汉黄牛。  相似文献   
68.
包头某铜厂周边土壤重金属分布特征及来源分析   总被引:8,自引:6,他引:2  
通过测定包头某铜厂周边4方向不同水平距离及深度处64个土壤样品中Cu、Cd、Pb、Zn、Mn、Cr 6种重金属含量,探讨其空间分布特征及可能来源。结果表明,铜厂周边土壤中6种重金属均已呈现不同程度的富集,其中Cu、Cd、Pb污染普遍且严重,且Cu受人为活动干扰最为强烈。6种重金属含量分布主要取决于其所在位置距铜厂的水平距离和土层深度,其中:0~20 cm表层土壤中重金属含量随水平距离增加呈现先增大后减小的规律,Pb、Cr和Cu、Zn、Mn分别在100 m和300 m处达到峰值;在距铜厂不同水平距离的样品中,各重金属含量均随土层深度增加而减小,但相距50 m处减小缓慢,100 m、300 m处减小迅速。土壤重金属来源解析表明,铜厂周边土壤中Cr、Cd、Cu来自复合污染源,Pb、Zn的外源污染主要来自交通源,Mn主要来自自然源。  相似文献   
69.
为研究中国西门塔尔牛的肌纤维和肉品质特性,本试验以10头中国西门塔尔公牛为研究对象,测定了背最长肌、腰大肌和半腱肌的组织学特性、pH、系水力、剪切力和质构剖面分析。结果显示,肌纤维直径Ⅰ型 < ⅡA型 < ⅡB型,腰大肌中Ⅰ型具有最高的肌纤维数比例和肌纤维面积比,背最长肌和半腱肌中ⅡB型具有最高的肌纤维比例和肌纤维面积比。与腰大肌相比,背最长肌和半腱肌具有较低pH、弹性和压力失水率,较高的剪切力、硬度和回复性。综上所述,肌纤维特性影响牛肉品质,特别是牛肉的质构特性,提高Ⅰ型纤维比例和降低ⅡB型纤维比例能够改善牛肉嫩度。  相似文献   
70.
新疆石河子市近51a农业气候资源变化特征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应用新疆石河子气象局1960~2010年气象资料,分析了石河子市近51a来的气候变化。结果表明:石河子市年降水量呈增多趋势,气温呈上升趋势,蒸发量呈减少趋势。1999~2010年随着年平均气温的升高,初霜期出现连续性明显偏晚,终霜期出现偏早趋势,年代际平均气温升高使初霜期推迟和终霜期提前是造成无霜期呈延长趋势的主要原因;≥0℃和≥10℃活动积温呈现增加趋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