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0篇
  免费   13篇
  国内免费   7篇
林业   2篇
农学   6篇
基础科学   6篇
  22篇
综合类   80篇
农作物   12篇
畜牧兽医   11篇
园艺   10篇
植物保护   1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5篇
  2022年   5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10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7篇
  2014年   11篇
  2013年   18篇
  2012年   7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8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10篇
  2007年   8篇
  2006年   6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8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2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3篇
  198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875 毫秒
51.
重组人肿瘤坏死因子TNF-α的克隆与原核表达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为了构建人肿瘤坏死因子TNF-α与谷胱甘肽-S-转移酶(GST)的融合基因表达载体,并进行原核表达。以人肿瘤坏死因子TNF-α全长转录本为模板,设计特异性引物,经PCR扩增目的基因将其定向克隆到pMD-l8T simple vector中,构建重组质粒pMD-18T-TNFα。然后通过亚克隆将测序正确的TNF-α基因插入表达载体pGEX-4T-1中,筛选出阳性质粒转化宿主菌株BL21(DE3),通过温度、时间等不同条件诱导表达重组蛋白。结果表明,成功克隆到大小为702 bp的TNF-α全长cDNA序列,通过限制性酶切、PCR扩增证实pMD-18T-TNFα和pGEX-4T-1-TNFα载体已构建成功。诱导表达得到约51 kDa重组蛋白GST-TNFα。说明重组蛋白GST-TNFα的表达成功,为进一步获得纯化TNF-α,研究其生物功能、作用机理,制备抗TNF-α单克隆抗体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52.
采用营养液培养试验,通过叶面喷施不同浓度(0、0.5、1、3、5mmol/L)的蔗糖,研究外源蔗糖对NO;胁迫下黄瓜幼苗生长及叶片抗氧化酶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140mmoL/L NO3-胁迫下,外加1mmol/L蔗糖处理后7d,黄瓜幼苗叶片中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物酶(POD)、过氧化氢酶(CAT)和抗坏血酸过氧化物酶(APX)活性显著升高,丙二醛(MDA)含量显著降低,说明外加1mmol/L蔗糖增强了黄瓜幼苗对活性氧的清除能力,降低了膜脂过氧化程度,幼苗生长势增加,对高浓度NO3-胁迫的抗性增强;当蔗糖浓度高达5mmol/L处理后7d,其叶片SOD、POD、CAT和APX活性均开始降低,MDA含量增加,黄瓜幼苗受害加重。  相似文献   
53.
泽州县生态园林村镇建设的实践与思考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通过介绍加强村镇生态环境建设,努力为广大人民群众创造一个优美、舒适、健康、方便的生活居住环境,是21世纪生态林业建设的重要工作,也是推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的重要内容。通过分析山西泽州县村庄生态园林绿化的现状,提出农村生态园林绿化的标准和模式,并就村庄园林绿化存在的问题,提出解决办法。  相似文献   
54.
研究了高山草地土壤有机碳、氮含量以及土壤团聚体稳定性随开垦年限而变化的动力学过程.与未开垦草地土壤相比较,开垦导致的土壤总有机碳在开垦最初的5 a内迅速降低了17%,此后降低速度趋于减缓,至开垦约70 a时降低了34%.不同粒径组分的有机碳降低的时间尺度不同,粗组分(particulate)有机碳在开垦后的5 a内显著降低,而矿物结合态(mineral-associated)有机碳则最早在开垦33 a以后开始降低.在亚高山草地开垦过程中土壤氮含量的降低与有机碳的降低具有相似的趋势;土壤团聚体稳定性的降低主要在开垦开始的5 a之内,其后以至开垦33 a以上团聚体的稳定性基本保持稳定.除机械扰动的破坏作用之外,土壤粗组分有机碳含量的降低是开垦耕种导致的土壤团聚体稳定性降低的主要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55.
该文以10个新选育的杂交稻组合为材料,采用灰色关联分析方法对其进行鉴定。结果表明,组合T9A/R1521在成穗率、株高、实粒数、实粒数、千粒重、全生育期和产量等7个性状上较对照好,且其他性状没有明显缺陷。性状与产量关联度大小依次为有效穗结实率千粒重成穗率全生育期穗长株高实粒数总粒数。在今后的育种中应将有效穗、结实率、千粒重、成穗率和全生育期放在重点上,而穗长、株高、实粒数和总粒数控制在合理方位以内即可。参试品种与对照关联度大小依次为T9A/R1521花香A/20黄C815s/10971316s/R5279311A/汉丝18A/20黄846A/20黄846A/R1521106A/R182846A/nf538。排在前4名的组合除了个别性状表现较差外,大多性状表现突出,长势较强,综合表现较好,适宜在今后的区试中重点利用。灰色关联分析方法能较准确揭示性状间的关联度以及筛选优良品种,可以为今后新品种选育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56.
基于CLRMIS的大洼县耕地地力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应用基于GIS技术,进行二次开发的CLRMIS(县域耕地资源管理信息系统)软件,以1∶1万比例尺的土地利用现状图和土壤图叠加形成的图斑作为评价单元,选取成土母质、有机质、灌溉保证率等12个评价因子,确定各因子的权重,并且运用层次分析法、模糊评价法等,对大洼县耕地地力进行了评价,将大洼县耕地划分成五个等级。经实地调查分析,并对评价结果进行了分析,其结果符合当地实际情况。  相似文献   
57.
甘肃黄土地区农田土壤水分变异规律研究   总被引:17,自引:1,他引:16  
对甘肃黄土地区4个土类的土壤水分特征,动态及空间变异规律,以及最大吸湿水,凋萎湿度和持水性能的研究表明,土壤水分动态变异规律呈“双峰-双谷”,据此在时序上可划分为5个明显的时期,(1)春季增失墒交替期,(2)春夏严重失墒期,(3)夏秋墒情恢复期,(40秋冬缓慢失墒期;(50冬季墒情稳定期,随着剖面深度的增加,土壤水分的空间变异明显减小,上层土壤服从对数正态分布,鸸上层及螺积层肋从正态分布。  相似文献   
58.
【目的】探究不同春灌策略下膜下滴灌棉田生育期适宜灌溉定额。【方法】通过大田小区试验,设计播前滴水春灌(春灌量90 mm)和常规春灌(春灌量180 mm)2种春灌模式,每种模式下在棉花生育期设计3种灌水定额(W1:30 mm、W2:37.5 mm、W3:45 mm)处理,研究春灌模式与灌水定额对膜下滴灌棉田土壤水盐动态变化、棉花生长、干物质积累、产量和水分利用效率的影响。【结果】与常规春灌相比,滴水春灌能够保证棉花苗期出苗所需的土壤水分,且能显著提高生育期0~80 cm土层的土壤含水率;与苗期相比,滴水春灌棉花生育期0~40 cm土层出现积盐区,蕾期和花铃期0~40 cm土层电导率分别增加了7.84%和8.75%,滴水春灌生育期末0~100 cm土层土壤电导率较常规春灌增加8.37%;不同灌水定额下0~100 cm土层土壤电导率均呈增加趋势,但随着灌水定额的增加土壤剖面电导率显著降低,W1、W2、W3处理积盐率分别为30.11%、12.12%和11.11%;随着灌水定额的增加,株高和茎粗显著提升,干物质积累量明显增加,产量增加,而灌溉水利用效率(WUEI)减小,水分利用效率(WUEET)...  相似文献   
59.
‘黄华占’是近年来陕南地区水稻种植主推品种,通过‘黄华占’在陕南地区的种植表现及产业开发,对增加农民收入,推动本地区农业经济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60.
现阶段如何做好水稻新品种区域试验工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水稻区域试验是品种审定的科学依据,在市场经济新形势下,如何促进水稻区试工作向科学、公正、规范的方向发展,本文提出水稻区试应该做好九个方面的工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