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056篇
  免费   51篇
  国内免费   102篇
林业   138篇
农学   86篇
基础科学   135篇
  151篇
综合类   932篇
农作物   54篇
水产渔业   37篇
畜牧兽医   406篇
园艺   206篇
植物保护   64篇
  2024年   19篇
  2023年   113篇
  2022年   97篇
  2021年   87篇
  2020年   105篇
  2019年   143篇
  2018年   159篇
  2017年   68篇
  2016年   82篇
  2015年   91篇
  2014年   130篇
  2013年   107篇
  2012年   159篇
  2011年   155篇
  2010年   112篇
  2009年   155篇
  2008年   120篇
  2007年   110篇
  2006年   72篇
  2005年   42篇
  2004年   14篇
  2003年   14篇
  2002年   9篇
  2001年   11篇
  2000年   12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2篇
  198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20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01.
为了优选锥栗中总黄酮的超声提取工艺条件,以乙醇体积分数、提取时间、液固比为试验因素,以锥栗总黄酮的提取率为考察指标,在单因素试验的基础上,采用星点设计–效应面法(CCD-RSM),对锥栗总黄酮的提取工艺条件进行了优化试验。结果表明,锥栗总黄酮的最佳提取工艺条件为:80%乙醇,超声提取20min,固液比为24,提取温度为50℃。按此工艺提取,总黄酮的提取率为0.0685%;且此方法操作简便,结果稳定,预测性良好。  相似文献   
102.
为了筛选和鉴定适合寒冷地区药食用途开发的桑树品种,以河北省承德医学院蚕业研究所保存的57份桑树种质资源为材料,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对各桑树品种(种质)叶片新梢中的1-脱氧野尻霉素(DNJ)含量进行了测定。研究结果表明,不同桑树种质资源桑叶中DNJ含量差异显著,质量比多分布在2.5~4.0 mg/g之间。其中白桑种的家桑、条墩桑的DNJ质量比较高,分别为5.183 mg/g、5.020 mg/g,禾桑含量最低(1.288 mg/g)。测定种质资源以白桑种、鲁桑种居多,且大部分来自河北省地方品种(系),以及辽宁、山东等地的部分品种,少数为南方品种,来源地区不同其DNJ含量也存在一定差异性。  相似文献   
103.
为解决颗粒在迷宫流道压力补偿式灌水器内大量沉积或堵塞以致影响灌水器正常工作的问题,采用FSI模拟固定垫片变形后,基于CFD-DEM耦合模拟,经试验对比验证其可靠性后,设计单因素及Box-Behnken响应面试验,分析了压力补偿腔内副流道截面积、压力补偿腔出口直径、压力补偿腔直径3个结构参数及其交互作用对灌水器抗堵塞性能的影响,通过建立回归模型预测灌水器颗粒停留率,综合判断灌水器的抗堵塞性能。结果表明:副流道截面积由0.018 mm2提升至0.054 mm2时,颗粒停留率降低5.09个百分点;压力补偿腔出口直径由1.4 mm下降至0.8 mm时,颗粒停留率降低2.87个百分点;且颗粒沉积受副流道截面积和压力补偿腔出口直径、副流道截面积和压力补偿腔直径两种交互作用影响显著,交互影响下颗粒停留率最低为7.67%。拟合出颗粒停留率与压力补偿腔内副流道截面积、压力补偿腔出口直径、压力补偿腔直径3个结构参数的回归方程,可用于评判和预测灌水器抗堵塞性能,且推荐了一组副流道面积为0.051 mm2、压力补偿腔出口直径为0.894 mm、...  相似文献   
104.
为实现苹果果径与果形快速准确自动化分级,提出了基于改进型SSD卷积神经网络的苹果定位与分级算法。深度图像与两通道图像融合提高苹果分级效率,即对从顶部获取的苹果RGB图像进行通道分离,并提取分离通道中影响苹果识别精度最大的两个通道与基于ZED双目立体相机从苹果顶部获取的苹果部分深度图像进行融合,在融合图像中计算苹果的纵径相关信息,实现了基于顶部融合图像的多个苹果果形分级和信息输出;使用深度可分离卷积模块替换原SSD网络主干特征提取网络中部分标准卷积,实现了网络的轻量化。经过训练的算法在验证集下的识别召回率、精确率、mAP和F1值分别为93.68%、94.89%、98.37%和94.25%。通过对比分析了4种输入层识别精确率的差异,实验结果表明输入层的图像通道组合为DGB时对苹果的识别与分级mAP最高。在使用相同输入层的情况下,比较原SSD、Faster R-CNN与YOLO v5算法在不同果实数目下对苹果的实际识别定位与分级效果,并以mAP为评估值,实验结果表明改进型SSD在密集苹果的mAP与原SSD相当,比Faster R-CNN高1.33个百分点,比YOLO v5高14.23个百分点...  相似文献   
105.
为丰富江淮区域娃娃菜品种资源,提高种植户效益,连续2年开展了娃娃菜引种比较试验,对各品种植物学性状、经济学性状及小区病害发病率开展调查,结果表明,‘娃娃黄(超乐)’‘高山娃娃菜’‘京春娃2号’‘京春娃3号’‘京春娃4号’‘吉红娃娃’这6个品种均表现优良,可进一步示范推广。  相似文献   
106.
【目的】探明红肉冰糖橙的品质及遗传变异状况,以期为红肉冰糖橙芽变品种的选育及其开发利用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采用分光光度计法、HPLC法和改良CTAB法等方法分别测定甜橙各品质指标及汁胞红色色素,提取其叶片DNA,分析比较红肉冰糖橙与红肉脐橙、普通冰糖橙的品质及遗传差异。【结果】在红肉冰糖橙、红肉脐橙和普通冰糖橙中,果实横径和纵径分别为65.66~79.18 mm和63.58~77.84 mm,均为红肉脐橙>普通冰糖橙>红肉冰糖橙;皮厚为3.28~3.96 mm,依次为普通冰糖橙>红肉脐橙>红肉冰糖橙;可食率为62.81%~65.90%,依次为红肉冰糖橙>红肉脐橙>普通冰糖橙;可溶性固形物为11.33%~12.53%,依次为普通冰糖橙>红肉冰糖橙>红肉脐橙;可滴定酸为0.20%~0.78%,依次为红肉脐橙>普通冰糖橙>红肉冰糖橙;维生素C为58.36~63.39 mg/100mL,依次为红肉脐橙>普通冰糖橙>红肉冰糖橙;β-胡萝卜素为3.34~70.98 μg/g,依次为红肉脐橙>红肉冰糖橙>普通冰糖橙,番茄红素为0.74~3.19 μg/g,依次为红肉冰糖橙>红肉脐橙>普通冰糖橙,类胡萝卜素为69.72~212.87 μg/g,依次为红肉脐橙>红肉冰糖橙>普通冰糖橙,各品种间3种色素含量均差异显著;引物合成后经PCR扩增,红肉冰糖橙在100~250 bp出现特异性条带,与普通冰糖橙在DNA水平存在差异。【结论】红肉冰糖橙果实为红肉、低酸、早熟、无籽或少籽,其品质较普通冰糖橙明显提升,引物合成后经PCR扩增,在100~250 bp出现特异性条带,与普通冰糖橙在DNA水平存在差异,具有成为新品种的遗传基础。  相似文献   
107.
李娜 《河北林业》2021,(1):15-16
河北南寺掌省级自然保护区建立于2010年,总面积3058.4公顷,属于以保护森林生态系统、生物多样性及其珍稀濒危动植物物种为主的森林和野生动物类型的自然保护区。保护区内生物多样性丰富,生态系统段颇具特色,是太行山中段难得的自然王国。  相似文献   
108.
作物品种是影响作物产量的主要因素。通过研究在子洲的川地上,7个玉米品种在3 000株·667m-2、4 000株·667m-2、5 000株·667m-2和6 000株·667m-2这四个密度的农艺性状和产量等。研究表明:陕单8806在4 000株·667m-2下获得较高产,陕单636、陕单650、郑单958、陕单609在5 000株·667m-2的密度下产量最高,登海9号和东单60在6 000株·667m-2下产量最高。  相似文献   
109.
为了解LysR型转录因子STM0859对鼠伤寒沙门菌(ST)环境应激的调控作用,以ST-SL1344强毒株为研究对象,利用温度敏感型质粒和λ-Red同源重组技术构建ST-ΔSTM0859基因缺失突变株,检测分析缺失株对pH、高盐、H_2O_2和乙醇胁迫环境的适应能力及在不同pH半固体中的运动能力,探究STM0859基因缺失对ST环境应激和运动能力的影响。结果显示,与ST-SL1344强毒株相比,ST-ΔSTM0859缺失株对pH=10、4%NaCl、0.1%H_2O_2和3%乙醇胁迫环境的适应能力没有显著变化,而在pH=4酸应激环境和半固体运动中生长能力极显著低于亲本株,pH=5时差异显著。提示LysR型转录因子STM0859参与ST对酸胁迫环境适应性的调控,为进一步揭示STM0859转录因子对ST环境应激调控的分子机制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110.
为探索水稻化肥减施增效技术模式,促进水稻绿色发展.以水稻品种晶两优华占为研究对象,设置4个处理,分别为不施肥(CK1)、常规施肥(CK2)、生物有机肥+80%常规施肥(BOF)、灭活后的生物有机肥+80%常规施肥(AOF),连续2年开展生物有机肥部分替代化肥对水稻产量、籽粒粗蛋白和直链淀粉含量影响试验.结果表明:与CK2和AOF相比,BOF处理的穗粒数和产量分别显著提高了10.4和13.2、11.7和15.9个百分点;BOF处理的籽粒粗蛋白含量较CK1、CK2和AOF处理分别增加了38.4、14.2和12.0个百分点,籽粒直链淀粉含量分别降低了17.0、11.8和10.9个百分点.因此,生物有机肥部分替代化肥有助于水稻产量和品质的提高,进而达到化肥减施增效的目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