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54篇
  免费   10篇
  国内免费   5篇
林业   37篇
农学   5篇
基础科学   13篇
  12篇
综合类   183篇
农作物   9篇
水产渔业   10篇
畜牧兽医   108篇
园艺   82篇
植物保护   10篇
  2023年   7篇
  2022年   8篇
  2021年   6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20篇
  2018年   15篇
  2017年   11篇
  2016年   17篇
  2015年   12篇
  2014年   19篇
  2013年   17篇
  2012年   22篇
  2011年   22篇
  2010年   27篇
  2009年   24篇
  2008年   19篇
  2007年   13篇
  2006年   18篇
  2005年   19篇
  2004年   16篇
  2003年   15篇
  2002年   9篇
  2001年   17篇
  2000年   13篇
  1999年   11篇
  1998年   7篇
  1997年   24篇
  1996年   14篇
  1995年   8篇
  1994年   6篇
  1993年   7篇
  1992年   4篇
  1991年   6篇
  1990年   4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1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1篇
  1961年   1篇
  1959年   1篇
  195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6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8 毫秒
91.
【目的】研究共生菌Arsenophonus、水稻和温度对褐飞虱黄绿绿僵菌发病率的影响,揭示影响褐飞虱黄绿绿僵菌发病的重要因子。【方法】通过共生菌Arsenophonus(感染和未感染)与水稻品种(TN1、IR56和Mudgo)以及Arsenophonus与温度(21℃、23℃、25℃、27℃、29℃和31℃)两个二因素完全随机区组试验,观察喷黄绿绿僵菌孢子悬浮液后不同时间褐飞虱黄绿绿僵菌的发病率。【结果】喷黄绿绿僵菌孢子悬浮液后,不同水稻品种上褐飞虱发病率均以含Arsenophonus的试虫较低,而不同温度下的褐飞虱发病率则仅喷菌处理后第3 d和5 d时在25℃、27℃和29℃时含Arsenophonus的试虫发病率显著较低,其他温度下无显著差异。双因素方差结果表明,Arsenophonus与水稻品种双因素试验中均以含Arsenophonus褐飞虱黄绿绿僵菌的发病率显著较低,而Arsenophonus与温度双因素试验中仅在喷菌处理后第3 d、5 d以含Arsenophonus褐飞虱黄绿绿僵菌的发病率显著较低。温度显著影响褐飞虱的发病率,23℃~29℃条件下褐飞虱的发病率较高,LT50较短,为黄绿绿僵菌侵染褐飞虱的适温范围。其中,27℃时发病率最高,LT50最短,最为适宜;31℃和21℃条件下褐飞虱发病率较低,LT50较长,不利于黄绿绿僵菌对褐飞虱的侵染。温度还影响含Arsenophonus与不含Arsenophonus试虫LT50的相对大小。其中,含Arsenophonus试虫LT50在27℃、29℃时相对较长,在其他温度下则相同甚至较短。【结论】共生菌Arsenophonus显著抑制黄绿绿僵菌对褐飞虱的致病力,且该作用受到温度的显著影响;温度亦显著影响褐飞虱的黄绿绿僵菌发病率,而水稻品种以及Arsenophonus和水稻品种间、Arsenophonus和环境温度间的交互作用均无显著影响。  相似文献   
92.
江西大余超高产纽荷尔脐橙园树体生长与营养状况的调查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对连续5年单产超过7t/667m2的超高产纽荷尔脐橙园进行调查分析。结果表明,其土壤肥力好,有机质含量较高,绝大多数土壤矿质营养元素含量达到或超过正常水平;叶片氮、磷、钾和锰含量处于高量或过量水平,尤其是磷含量超过正常水平一倍以上,铁和硼含量正常,钙、镁和硫含量正常或接近正常,而锌处于低量水平但还未低至缺乏水平;树体强健高大,枝干空间搭配合理,春梢充实健壮,能正常足量萌发健壮充实的早秋梢;果实大小均匀整齐,品质优良。  相似文献   
93.
糯玉米生产技术规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糯玉米是广东省的优势经济作物.从产地环境、品种选择、栽培技术、采收和保存等方面制订了适用于广东省鲜食糯玉米生产的技术规程,以提高糯玉米的种植效益,保证糯玉米产品的质量安全,进一步推动糯玉米产业的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94.
95.
仔猪黄痢,与仔猪白痢一样同为大肠杆菌引发,因一般发生在出生1周内的新生仔猪,且出生8~12 h就会发病,故又称早发性大肠杆菌病,或与仔猪红痢一道称"仔猪三日痢"。临床上患猪一般以剧烈腹泻,拉黄色或黄白色粪便为临床特征,发病急、病程短,发病率和死亡率高的一种急性传染病。该病在德宏州分布广泛,呈地方流行,特别是在德宏州内的那些仍采用传统猪舍养猪的场户一年四季都可能发生,是多年来德宏州新生仔猪的一种常见病和多发病。  相似文献   
96.
自繁自养是增加养猪效益的主要途径,而仔猪腹泻是影响养猪效益的主要问题。腹泻是猪的一种常见病和多发病,除给养猪场户巨大的经济损失,还影响到痊后猪的生长发育的快慢。近年来,该病在德宏州的一些地区的养殖场户的发病率日益增高,给这些养殖场户带来巨大的经济损失,已成为制约养殖场户经济效益的一个主要因素,因此加大仔猪腹泻的防治力度,才能保证生猪养殖场户的养猪效益。  相似文献   
97.
对贵州省某白羽蛋鸡养殖场患病鸡进行临床和实验室诊断,以期明确病因,有效控制感染。通过病理剖检观察、分离培养、染色镜检、生化试验和16SrRNA序列分析等方法对分离菌株进行鉴定。结果显示,该分离菌的培养特性、菌体形态特征、生理生化特征均与文献报道的卡氏杆菌相同。药敏试验结果表明,该分离菌株对米诺环素和万古霉素极度敏感,对多西环素和头孢哌酮高度敏感。16SrRNA序列分析结果显示,该分离菌与鸡卡氏杆菌(Gallibacterium anatis)同源性最高,在98.6%~99.2%之间,遗传进化树结果表明分离菌与Gallibacterium属的细菌同属于一个分支,与日本分离菌株在同一小分支上,属于鸡卡氏杆菌。本试验成功分离到1株鸡卡氏杆菌,并将其命名为GZ2017,试验结果为鸡卡氏杆菌病的治疗与防控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98.
高等农林专科教育经费短缺成因及对策张家口农业专科学校李双群,马原良教育经费短缺是目前高等院校普遍存在的问题,它严重地困扰着高等教育的改革和发展,而农林专科学校尤为突出。近些年来,虽然国家对高等教育事业的经费投入逐年增加,其增长水平甚至超过了同期财政收...  相似文献   
99.
巴马县饲料公司猪场1990年6月中旬至8月初爆发以咳嗽、喘气、急性死亡为特征的疾病,我们诊断为喘气病继发巴氏杆菌病,经采取一系列的防制措施,病情得到控制,现报告于后。 (一)一般情况:该场只养肉猪,不养母猪,90年先后从市场购进猪苗138头,第一批29头3月中旬购进,第二批51头三月下旬购进,第三批58头6月中旬购进。购进的猪苗随机分栏,每栏8~10头,并及时接种猪“三联苗”。该场仅有一名饲养员,一栋猪舍。 (二)流行概况:从第一、第二批猪苗购进后即发现有部分猪苗咳嗽,两个月后漫衍全场所有猪圈,六月中旬购进的第三批  相似文献   
10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