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7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篇
林业   3篇
农学   3篇
基础科学   4篇
综合类   59篇
农作物   15篇
水产渔业   4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3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7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5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5篇
  1997年   5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4篇
  1990年   1篇
  1985年   2篇
  1977年   1篇
  1975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8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1 毫秒
41.
用从中国东北调入的马铃薯油炸薯片加工专用型品种紫花大西洋的种薯,在云南省峨山县习惯种植冬季马铃薯的2个乡镇进行了试种试验,在土质、土壤肥力和栽培方式等方面进行了对比分析。试验结果:土质疏松、肥力上等、水肥有保证和精耕细作的田块,紫花大西洋的产量达到了31902kg/hm2,商品薯(50g/个以上)率达到了90.6%,产值为20232元/hm2,比中等肥力田块增产73.4%;每公顷为农户净增产值6450多元。肥力较差、土壤板结或水肥管理跟不上的田块,产量仅为7401kg/hm2,且病虫危害严重,商品薯率较低。此时期种植紫花大西洋,宜单行或双行垄作,播种密度67500株/hm2左右;覆盖地膜保水保肥,有显著或极显著的增产效果。此结果可供目前正在进行的滇中反季节加工专用型马铃薯原料或商品薯生产基地建设参考。  相似文献   
42.
施用磷肥对马铃薯品种合作88产量及大薯率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对马铃薯品种合作 88施磷肥的对比试验 ,验证了氮、磷、钾肥配合施用对马铃薯生长发育的促进作用。本试验中 ,每公顷施用磷肥 6 0 0kg的处理 ,开花结薯期及收获期提前 ,平均单产达到了 4 2 7t/hm2 ,极显著超过了不施磷肥的对照组 ,增产达 19 7% ,且大薯率有所提高。  相似文献   
43.
马铃薯专用肥用量试验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通过在我省东北部马铃薯种植区,设置该地区研制的宣农牌马铃薯专用复混肥不同施用量对合作88品种增产效应的对比试验,为同类型地区马铃薯丰产栽培科学施肥研究及大面积示范推广提供依据。本试验中,以每667m2施用80kg专用肥作底肥为最佳施肥方案,平均单产达到了4216 7kg/667m2,比对照增产鲜薯2383 4kg/667m2,增幅达到了130%。同时,该处理中的平均单株产量、商品薯率和肥料效应等也为最高。  相似文献   
44.
将云南师范大学薯类作物研究所提供的合作88号马铃薯品种的发芽块茎,进行茎尖剥离脱毒和组织培养诱导,研究添加不同浓度激素的培养基对合作88号茎尖分生组织生长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对合作88号茎尖分生组织培养较适宜的培养基为MS+0.1 mg/L6-BA+0.05 mg/L NAA+0.1 mg/L GA3+30 g/L白糖+4.0 g/L琼脂粉+100 mg/L肌醇,形成的愈伤组织状态好、成苗率高。  相似文献   
45.
试验采用珍珠岩粉作为基质,以马铃薯品种(系)ZH的脱毒试管苗为试验材料,进行扦插,以繁育出在生产中可方便使用的微型原原种。从3种营养液对无土栽培扦插苗生长情况的影响的对比试验结果可得出,在所使用的营养液Ⅰ(1/2 MS大量元素+1/2微量元素+1/2铁盐)、Ⅱ(1/2 MS大量元素)、Ⅲ(复合肥(15-15-15)1 g/L)中,营养液Ⅰ所含营养元素丰富且平衡,马铃薯苗生长较快,长势也较好;营养液Ⅱ和Ⅲ,由于缺少了微量元素和铁盐等营养成分,苗长势较差。因此,推荐使用营养成分较全的营养液Ⅰ。  相似文献   
46.
云南省花卉产业现状及发展方向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从云南省花卉生产情况、花卉生产布局、花卉流通体系和花卉生产企业等方面,阐述了云南省花卉产业的现状,在此基础上,概述了花卉生产经营中存在的问题,分析了云南省花卉产业的优势,并对该省花卉产业未来的发展方向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47.
为了使马龙县万寿菊鲜花产量获得较大提高,2006年3月,在马龙县月望乡范家新屯村进行了万寿菊褐斑病化学药剂防治田间试验。通过试验,筛选出防治万寿菊褐斑病的高效、低毒、低残留化学药剂3种,防治效果最好的是雷多米尔,其次是甲霜灵锰锌、杀毒矾,褐斑病发病等级都控制在4级以内。其使用浓度为每公顷用农药1 500 g对水600 kg,于发现中心病株后叶面喷雾防治3~4次。经过上述药剂防治后,万寿菊鲜花产量均极显著高于对照。  相似文献   
48.
本试验以文山三七的成熟种子为试验材料,用不同浓度的升汞溶液对其进行不同时长的灭菌处理,观察和筛选适宜的升汞浓度和适宜的灭菌处理时间。结果表明,用0.01%升汞溶液对带种皮种子或去种皮种子进行灭菌处理时,适宜的处理时间均为30 min,处理的种子外植体的污染率不高,且能保障不污染种子有一定的发芽率;用高浓度的升汞溶液处理去种皮的三七种子,对种子的伤害较严重,致使不污染的种子发芽率较低。  相似文献   
49.
发生森林火灾后,首先要查清火因,弄清火灾发生的性质,追究引起森林火灾的责任及纵火分子,以及烧毁森林面积,林木损失程度,扑救火灾所造成的经济损失等都要详细调查,为准备定案提供材料。同时,也为研究森林火灾发生的规律,做好预防、扑救及恢复森林资源,提供科学依据。因此,搞好森林火因调查,是当前护林防火的一项重要工作。此项工作政策性和技术性都很强,需要进行细致复杂的调查,坚持三不放过的原则,即火因及损失未查清不放过;肇事者未做处理不放过;不采取有效改进措施不放  相似文献   
50.
试验采用MS培养基为基础培养基,在添加0.5 mg/L NAA的情况下,分别添加不同浓度梯度的6-BA(0.5、1.0、1.5、2.0 mg/L),研究不同浓度6-BA对白芨丛芽诱导增殖的影响。结果表明,6-BA浓度变化对白芨丛芽的诱导增殖具有显著的影响,在试验浓度范围内,白芨试管苗丛芽增殖数与6-BA浓度成正相关,而增殖丛芽的平均株高和平均叶宽则与6-BA浓度成负相关;当6-BA浓度为2.0 mg/L时,对白芨试管苗丛芽诱导增殖的效果最好,具体表现为试管苗丛芽的增殖数量多且较健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