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8611篇
  免费   1054篇
  国内免费   1854篇
林业   4381篇
农学   2758篇
基础科学   3293篇
  2599篇
综合类   18583篇
农作物   2182篇
水产渔业   1574篇
畜牧兽医   10972篇
园艺   3804篇
植物保护   1373篇
  2024年   282篇
  2023年   1066篇
  2022年   956篇
  2021年   845篇
  2020年   1053篇
  2019年   1598篇
  2018年   1586篇
  2017年   880篇
  2016年   1045篇
  2015年   1101篇
  2014年   2713篇
  2013年   1892篇
  2012年   2203篇
  2011年   2305篇
  2010年   2140篇
  2009年   2205篇
  2008年   2042篇
  2007年   2048篇
  2006年   2002篇
  2005年   1867篇
  2004年   1553篇
  2003年   1537篇
  2002年   1341篇
  2001年   1151篇
  2000年   1317篇
  1999年   1263篇
  1998年   1216篇
  1997年   1264篇
  1996年   1088篇
  1995年   1006篇
  1994年   1060篇
  1993年   945篇
  1992年   848篇
  1991年   800篇
  1990年   684篇
  1989年   589篇
  1988年   264篇
  1987年   255篇
  1986年   217篇
  1985年   224篇
  1984年   214篇
  1983年   166篇
  1982年   200篇
  1981年   128篇
  1980年   105篇
  1979年   66篇
  1965年   23篇
  1964年   27篇
  1963年   16篇
  1959年   20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0 毫秒
961.
本实验旨在研究江苏某猪场全年种公猪精液参数的变化规律以及其与环境温度之间的相关性。收集江苏宿迁某猪场65头种公猪2015年的精液参数以及猪场所在地区的温度变化参数,并统计全年不同月份精液参数与环境温度参数之间的相关性。结果表明:8月日最高温均值和日最低温均值达到峰值,2月精液量最低,9月精液头份数最低,8月份精子活力最低,8月精子畸形率最高,10月精子密度最低,9月总精子数和有效精子数最低;夏季(6、7、8月)精液密度、精液头份数、精子活力、总精子数和有效精子数最低、精子畸形率最高,秋季(9、10、11月)精子密度最低;日最高温与精液头份数、精子密度、精子活力、总精子数和有效精子数呈显著负相关,与精子畸形率呈显著正相关。全年种公猪精液品质规律呈春冬季优于夏秋季。  相似文献   
962.
963.
本研究运用ELISA检测方法对吉林、黑龙江多个毛葱种植地区(柴岗、杨树林、哈拉海、前岗乡、三清山、太平山镇、肇州和阿城)的洋葱黄矮病毒(OYDV)感染情况进行了系统的调查。结果表明:八个地区中,OYDV感染情况都比较严重,整体检出率在30%以上,吉林太平山镇OYDV感染率最高,为75%,说明OYDV感染在东北毛葱种植区普遍存在;目测结果与ELISA检测结果符合率的分析发现,柴岗和肇州目测为健康的植株与OYDV-ELISA检测结果的符合率最高,为90%,哈拉海最低,只有10%,说明哈拉海地区种植的毛葱中有OYDV弱毒株感染而植株不显症现象;太平山镇和哈拉海目测为感病的植株与OYDVELISA检测结果阳性的符合率为100%。阳性植株鳞茎中OYDV分布情况为:外层和内层OYDV检出率低,中层检出率高。本研究明确了不同地区毛葱OYDV感染情况及OYDV在鳞茎中的分布,为毛葱的脱毒繁育奠定了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964.
965.
为了探讨鸡粪以及鸡粪与尿素配施对薄皮甜瓜果实糖积累及糖代谢相关酶活性的影响,本试验以薄皮甜瓜DX108为试验材料,以尿素为氮源的处理为对照(CK),研究了相同施氮量条件下,鸡粪与尿素配施(A)以及鸡粪(B)对甜瓜果实葡萄糖、果糖和蔗糖含量的影响,分析了蔗糖磷酸合成酶(SPS)、蔗糖合成酶(SS,蔗糖合成与分解方向)、酸性转化酶(AI)和中性转化酶(NI)的活性。结果表明,与CK相比,B、A明显促进了果实中果糖、蔗糖及葡萄糖积累,尤其是显著增加了成熟果实中这3种糖的含量。相关性分析表明,CK的甜瓜果实蔗糖积累与AI活性呈显著负相关,葡萄糖与SPS和SS(蔗糖合成酶)合成方向酶活性呈显著正相关;A和B果实中蔗糖、葡萄糖和果糖积累(除B中葡萄糖积累)与SPS、NI活性呈显著或极显著正相关,与SS分解方向酶活性呈极显著负相关,而A果实中葡萄糖积累与SPS和NI活性呈极显著正相关。综上所述,A和B提高了果实中SPS、NI活性,降低了SS分解方向酶活性,进而促进了糖的积累。本研究结果为有机肥替代化学氮肥在甜瓜生产上的应用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966.
967.
本研究针对大农户玉米穗储藏的实际情况,研制了大型组合式机械通风玉米穗储粮仓,并对其进行了装粮试验。结果表明:该型储粮仓机械性能稳定,结构组装方便,降水、防霉、防鼠效果显著,可有效降低粮食产后损失,保证粮食品质。 [关键词] 粮仓|玉米穗|机械通风  相似文献   
968.
  【目的】   研究植茶年限对土壤团聚体稳定性以及供钾和释钾能力的影响,以期为指导茶园土壤施肥、促进茶园生态系统可持续发展提供科学依据。   【方法】   采集四川省雅安市草坝镇茶园农业生态区植茶年限分别为5 a、10 a、15 a和30 a的原状土 (0—15和15—30 cm),利用湿筛法分离出粒径> 2 mm、0.25~2 mm、0.053~0.25 mm和 < 0.053 mm的土壤样品,分析其稳定性、各粒级土壤速效钾和缓效钾含量,并采用四苯硼钠 (NaTPB) 浸提法探讨了其有效钾释放特征。   【结果】   各植茶年限土壤均以大团聚体 (粒径> 0.25 mm) 为主,质量占比为75.87%~95.75%,但随植茶年限增加,土壤大团聚体比例显著减少 (P < 0.05),且各土层土壤团聚体平均重量直径 (MWD) 均明显减小。15 a和30 a的茶园土壤中同一粒级团聚体的土壤速效钾和缓效钾含量均高于5 a和10 a茶园。5 a和10 a茶园土壤中各粒级团聚体中速效钾含量分布较为均匀,15 a和30 a的茶园土壤速效钾含量随大粒级团聚体的增加而增高。土壤缓效钾在各年限茶园均表现为微团聚体 (粒径< 0.25 mm) 高于其他团聚体组分。各茶龄土壤不同粒级团聚体有效钾累积释放量在102.3~236.5 mg/kg,且呈现前期快、后期较稳定的趋势,释放过程均以扩散模型拟合程度最好。进一步比较表明,植茶15 a和30 a的土壤团聚体有效钾累积释放量明显高于植茶5 a和10 a时的土壤。   【结论】   茶园土壤中以大团聚体 (粒径> 0.25 mm) 的比例最高,但随植茶年限的增加,微团聚体 (粒径< 0.25 mm) 比例增加,土壤结构稳定性降低,特别是15—30 cm土层土壤。大团聚体的减少促进了土壤速效钾、缓效钾的释放,因而,植茶15 a和30 a的土壤速效钾含量较5 a和10 a的茶园高,但是会耗竭土壤钾库,不利于茶园的可持续利用。  相似文献   
969.
【目的】将稀有和丰富细菌亚群落从整体群落中加以区分并探索两者分别对长期施肥的响应特征,为解析农业活动对微生物多样性与土壤功能稳定性之间的关系提供新视角。【方法】基于设施番茄长期定位试验,采集4个不同处理土壤样品:不施肥(M0)、低量有机肥5.68 t·hm-2(M1)、中量有机肥8.52 t·hm-2(M2)和高量有机肥11.36 t·hm-2(M3),利用Illumina MiSeq高通量测序技术,分析稀有和丰富细菌亚群落多样性、群落组成、共现网络和潜在功能差异,阐明两者对长期施肥的响应规律,并探讨驱动稀有和丰富细菌亚群落多样性和施肥响应差异的关键环境因素。【结果】稀有细菌亚群落α和β多样性均显著高于丰富细菌亚群落,且物种组成和潜在功能也与丰富细菌差异明显。功能预测结果显示丰富细菌负责设施农田主要生态系统功能,如养分和能量代谢,而稀有细菌更多体现在辅助功能上(例如辅酶代谢),为微生物群落功能冗余做出贡献。不同细菌亚群落多样性和组成对长期施肥响应差异较大,其中,与不施肥相比,长期施用有机肥和化肥使稀有细菌亚群落丰富度显著提高19.8%—53.8%、多样性显著提高5.8%—8.0%,总相...  相似文献   
970.
正一、构建健全的生物安全体系1.科学选址。羊场选址要远离村庄和交通干道;尽量背风向阳,地势平坦但稍有坡度;靠近水源,有便捷的交通运输条件;远离其他种类的牲畜养殖;饲料丰富,通信便捷。2.合理布局。根据养殖场内的生产功能划分活动区,包括养殖区、辅助养殖区、生活管理区、废弃物处理区、免疫区、隔离区。各区域之间相互协调但分工明确,互不干涉,养殖区与辅助养殖区作为主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