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4篇
  免费   3篇
  国内免费   2篇
农学   1篇
基础科学   4篇
  4篇
综合类   4篇
农作物   36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2篇
  2011年   3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7篇
  2003年   5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2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4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1 毫秒
21.
以大豆分离蛋白为原料,研究纳米微粒对大豆蛋白胶粘剂的干态胶接强度、耐水强度及防腐性能的影响。添加纳米TiO2、SiO2、Al2O3均可提高大豆蛋白胶粘剂的干态胶接强度、耐水强度及防腐性能,其中添加纳米Al2O3对提高胶接强度、耐水强度效果最好,最佳添加量为0.8%;添加纳米TiO2对提高防腐效果最好,最佳添加量为0.8%。并用扫描电镜分析了大豆蛋白基纳米复合胶粘剂的微观形貌。  相似文献   
22.
对我国豆奶业发展的概述及展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介绍了豆奶的发展历史、现状及我国发展豆奶工业的必要性及优势,并对豆奶加工技术及设备方面做了一定的论述。对国外豆奶工业的相关情况做了说明。  相似文献   
23.
浅谈豆腐凝固剂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浅谈豆腐凝固剂朱秀清宋莹莹周健(黑龙江省大豆技术开发研究中心)(黑龙江省粮食工业公司)豆腐作为中国人民的一种传统食品,备受青睐,作为豆腐的原料大豆,蛋白质含量达42%左右,蛋白质中含有人体必需氨基酸,且氨基酸组成的配比基本上是平衡的,营养价值较高,是...  相似文献   
24.
大豆分离蛋白生产中几个问题的探讨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大豆分离蛋白生产中几个问题的探讨金涛,朱秀清,王喜泉黑龙江省大豆技术开发研究中心哈尔滨150050大豆分离蛋白是在我国80年代以来发展起来的很有前途的大豆蛋白制品,现年总产量4000吨左右。市场缺口比较大。所以各地不少厂家都在进行可行性调研,准备上此...  相似文献   
25.
中国农产品加工赴欧洲培训结业报告(续一)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通过对在欧洲的技术培训情况介绍及对欧洲农业及农产品加工业发展、特点的归纳,找出我国在农产品加工业与欧洲相比在WTO竞争中的优势和劣势,从而为我国发展农产品加工业提供出良好的启示与借鉴。  相似文献   
26.
大豆子粒中异黄酮含量的快速测定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建立了一个快速测定大豆异黄酮含量的方法,并用该法测定了来自东北三省的50份大豆材料子粒中的异黄酮含量.该体系的最佳提取条件为:不脱脂,80%的乙醇浓度,不小于20:1的物料比(溶剂:原料),浸提1小时,浸提温度不超过50℃.东北三省的50份大豆材料异黄酮含量的平均数为0.285%,品种间变异幅度为0.194%-0.408%,主要分布于0.235%到0.295%之间,其品种数占全部品种数的56%.  相似文献   
27.
杨耸  朱秀清 《大豆科技》2008,(2):37-39,48
从高湿挤压技术的发展简史,挤压的机理、设备、技术特点以及应用等方面对高湿挤压生产技术进行论述,并阐述了这项技术的研究动态及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28.
2.2 德国农业产业结构及农产品加工发展特点。2.2.1 德国农业产业结构.2.2.1.1 种植业产业结构。从种植业结构的调整来看,总的趋势是:小麦、玉米和油菜的种植面积扩大。德国统一后,1990—1998年的统计数字表明,玉米种植面积增加最大,为20.5%,其次是小麦和油菜,分别为14.2%和6%;大麦、马铃薯和甜菜的种植呈下降趋势,1990—1998年,大麦种植面积减少最多,减少了14%,其次是马铃薯和甜菜,分别为13%和9.2%。  相似文献   
29.
大豆豆浆与豆粉制品中总醛的快速测定方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利用不同类型的大豆原料 ,不同脂肪氧化酶缺失体类型的大豆加工豆浆与豆粉制品 ,用碘滴定法对其进行总醛 (以己醛计 )含量的测定。结果表明 :己醛含量由高至低的顺序为集市购豆 >冀黄 10 5缺失体大豆 >“绥 98- 6 0 7”缺失体大豆。  相似文献   
30.
一、大豆食品在北美的历史大豆在中国有四五千年历史,大约在公元前164年中国发明了豆奶和豆腐。900年后,这些大豆食品加工方法传入日本和太平洋周边国家,大约在1712年大豆进入欧洲、CalVonLinne′给大豆定学名为Glycinemax(意思是带有大根瘤的田野坚果),然而欧洲的土壤和气候条件限制了大豆的生产。1764年大豆传到北美,1年后在佐治亚州种植,随着栽培技术和机械收获技术的发展,大豆作为动物饲料和食用油在北美逐步发展起来。1998/99年度全世界大豆产品超过1.56亿t,85%用于榨油和豆粕,10%用于食品(在美国只有大约1%),5%…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