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44篇
  免费   34篇
  国内免费   37篇
林业   24篇
农学   23篇
基础科学   64篇
  27篇
综合类   258篇
农作物   34篇
水产渔业   13篇
畜牧兽医   132篇
园艺   21篇
植物保护   19篇
  2024年   16篇
  2023年   54篇
  2022年   32篇
  2021年   27篇
  2020年   36篇
  2019年   46篇
  2018年   29篇
  2017年   16篇
  2016年   20篇
  2015年   19篇
  2014年   51篇
  2013年   26篇
  2012年   25篇
  2011年   34篇
  2010年   40篇
  2009年   18篇
  2008年   26篇
  2007年   25篇
  2006年   11篇
  2005年   10篇
  2004年   7篇
  2003年   6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8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4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3篇
  1989年   1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2篇
  1983年   1篇
  195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1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1.
聚合草厌氧发酵产气潜力的试验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以新鲜聚合草为发酵原料,在实验室自行设计的发酵装置上进行了厌氧发酵试验,通过测定发酵过程中发酵液和沼气的各项指标,对蔬菜废弃物厌氧发酵的可行性及接种量对发酵过程的影响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聚合草用厌氧发酵工艺处理是可行的;在试验采用的10%、20%、30%和40%四个水平的接种量中,最佳接种量为20%时,聚合草TS=12.40%的产气率为95.43 mL/g,VS=83.9的产气率为1006.36 mL/g.明显高于其他3组实验.  相似文献   
92.
3种农林生产剩余物厌氧发酵的特性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以3种农林废弃物(佛手瓜茎叶、蘑菇废料和梧桐叶)为发酵原料,在(30±1)℃恒温条件下,通过对厌氧发酵过程中各种原料日产气量、pH值和气体成分等动态指标的测定,探究各种原料的发酵特性.结果表明:3种原料均配成2 000 g发酵液、并且总固体含量为8%的条件下,3种原料产气都有两个高峰,且持续时间相当.蘑菇废料,梧桐叶的累积产气量分别是45 360、32 770和14 470 mL,日平均产气量分别为657、216 、482 mL/d.在发酵过程中梧桐叶和蘑菇废料的pH值变化较为正常,第8天时测得两者的甲烷体积分数均在40%以上.佛手瓜茎叶在发酵过程中出现一定程度的酸积累现象,进入甲烷化阶段也比较晚.  相似文献   
93.
为对城市绿地草坪草进行更合理的种植灌溉,采用小区微灌试验,对剪股颖、马蹄金、早熟禾和白三叶四种具有代表性的绿地草坪草的需水规律进行研究。试验结果表明:(1)供试草坪草根系在土层中的分布呈“伞”形结构,83%~94.4%的根系聚集在0—10 cm的土层中,不耐干旱,需适时补充灌溉,以维持其正常生长;(2)供试草坪草年需水总量在1 000 mm左右,66%的需水量集中在6—9月4个月内。在水资源紧缺的北方城市绿地建设中,不宜大面积配置草坪草;(3)草坪草的灌水周期以5 d,次灌水量33 mm较为适宜。  相似文献   
94.
高产玉米物质积累与分配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为了研究高产玉米的物质积累和分配,选用先玉335高产玉米品种为试验材料,常规玉米种植为对照,研究了高产玉米各器官粗蛋白、籽粒粗淀粉等物质的动态变化以及成熟期生物产量分配。结果表明,与对照相比,高产玉米茎、叶中的干物质含量在8月中旬之前积累较快,之后逐渐向籽粒中转移,直到完熟期各器官干物质含量基本保持不变;在整个生长季,高产玉米籽粒淀粉含量高于对照,而粗蛋白含量则低于对照;从生物产量分配比例来看,高产玉米根、茎、叶、穗轴产量占整株生物产量的比例都低于对照。整体看来,高产玉米最适的收获时期是9月下旬的玉米蜡熟末期。  相似文献   
95.
探讨葡萄籽提取物原花青素对肥胖小鼠脂肪沉积的影响.用高脂日粮饲喂小鼠建立肥胖模型,然后分别用低剂量[50 mg/(kg·d)]、中剂量[100 mg/(kg·d)]和高剂量[200mg/(kg·d)]的葡萄籽提取物原花青素灌胃处理15 d,记录体质量变化,检测血清中TG、T-CHO、LDL-C和HDL-C浓度,检测葡萄糖耐受性和胰岛素耐受性,同时利用Real-ime PCR分析PPARy、C/EBPα、HSL和FAS mRNA的表达水平.结果表明,葡萄籽提取物原花青素可降低肥胖小鼠体质量,并呈现一定的剂量依赖性.各处理组血清中总T-CHO、TG和LDL-C浓度均显著(P<0.05)或极显著(P<0.01)降低,而HDL-C浓度显著(P<0.05)或极显著(P<0.01)升高.同时,各处理组注射葡萄糖有改善肥胖小鼠高血糖的趋势.注射胰岛素后,原花青素可改善肥胖小鼠对胰岛素的抵抗状况.各处理组附睾脂肪组织中C/EBPa、FAS和PPARyγ基因mRNA的表达水平均显著(P<0.05)或极显著(P<0.01)低于对照组,而HSL mRNA表达水平则呈现显著(P<0.05)或极显著(P<0.01)升高.由此可知,葡萄籽提取物原花青素可抑制肥胖小鼠脂肪沉积,降低血脂,同时通过影响脂代谢相关基因的表达和葡萄糖、胰岛素耐受性共同调节小鼠脂肪代谢.  相似文献   
96.
[目的]本试验旨在研究热应激条件下日粮中添加酶解青蒿(EA)对肉鸡主要消化器官质量、养分表观利用率及小肠黏膜中二糖酶活性的影响。[方法]21日龄健康雄性爱拔益加肉鸡144只随机分成3组(每组6个重复,每个重复8只鸡):对照组(CON组),热应激组(HS组)饲喂基础日粮;酶解青蒿组(HS-EA组)饲喂添加1 000 mg·kg~(-1)EA的基础日粮。CON组肉鸡饲养于22℃环境中,HS和HS-EA组肉鸡饲养在34℃环境中8 h(09:00—17:00),22℃环境中16 h(17:00—09:00)。试验期21 d。[结果]与CON组相比,热应激导致肉鸡饲料中粗脂肪(EE)、粗蛋白(CP)和有机物(OM)的养分表观利用率显著降低(P0.05),空肠和回肠中麦芽糖酶、蔗糖酶及回肠中乳糖酶活性显著降低(P0.05)。与HS组相比,日粮中添加1 000 mg·kg~(-1)EA显著提高了肉鸡对饲料中EE、CP和OM的表观利用率(P0.05),提高了空肠、回肠中麦芽糖酶和蔗糖酶及回肠中乳糖酶活性(P0.05)。[结论]日粮中添加1 000 mg·kg~(-1)EA可缓解热应激对肉鸡饲料养分表观利用率和肠黏膜中二糖酶活性造成的不良影响。  相似文献   
97.
【目的】评价蔬菜菌核病菌(Sclerotinia sclerotiorum)对新型琥珀酸脱氢酶抑制剂类杀菌剂氟吡菌酰胺的敏感性,明确药剂对不同发育阶段菌核病菌的毒力效应以及氟吡菌酰胺防治蔬菜菌核病的作用方式和田间应用效果,以指导氟吡菌酰胺的科学使用。【方法】从山东省昌乐、寿光、青州、临朐和泰安等地的蔬菜产区采集173株来自黄瓜、番茄、茄子、西葫芦、芸豆、辣椒等6种作物上的田间菌核病发病组织,室内分离纯化后采用菌丝生长速率法测定其对氟吡菌酰胺的敏感性;测定氟吡菌酰胺对病菌菌核产量、菌核形态和菌核菌丝型萌发的影响;采用离体茄子叶片接种试验确定氟吡菌酰胺防治菌核病的作用方式;最后通过两年田间药效试验进一步验证其实际应用效果。【结果】氟吡菌酰胺对菌核病菌的菌丝生长具有较强的抑制活性,且对来自不同作物的173株菌核病菌的抑制中浓度(EC50)差异不大,分布在0.02-0.30 μg·mL-1,表明这些菌株可被用来分析蔬菜菌核病菌对氟吡菌酰胺的敏感性水平。EC50频率分布图呈单峰偏正态曲线分布,变异系数较小,表明该地区的蔬菜菌核病菌对氟吡菌酰胺均表现敏感。氟吡菌酰胺对菌核病菌的菌核产量、菌核形态以及菌核菌丝型萌发具有较高的抑制活性。在氟吡菌酰胺1.6 μg·mL-1处理浓度下,该药剂对3株来自不同作物的菌核病菌表现出相同的抑制趋势,其菌核的数量和干重均明显降低,形态明显变小,表明该药剂能够有效地减少菌核病菌的初侵染源数量,并降低其侵染活性;而经过连续3 d的观察,5 μg·mL-1氟吡菌酰胺对3株病菌的菌核菌丝型萌发的抑制率均在95%以上,表明该药剂有能力抑制菌核病菌的这一侵染方式,从而保护作物茎基部免受菌丝侵染。离体叶片接种防治试验表明,氟吡菌酰胺具有保护作用与治疗作用,40 μg·mL-1的保护效果为100.00%,治疗效果为88.81%,显著高于对照药剂多菌灵和菌核净的防治效果,但该药剂对菌核病的保护作用明显优于治疗作用,表明该药剂在田间使用时应在病害发病前或发病初期使用,从而获得较好的防治效果。2016和2017两年的田间药效试验中,氟吡菌酰胺200 g a.i./hm2处理对茄子菌核病的防治效果分别为90.30%和87.60%,显著高于氟吡菌酰胺其他施用剂量以及对照药剂菌核净600 g a.i./hm2、多菌灵1 150 g a.i./hm2的防治效果。【结论】新型琥珀酸脱氢酶抑制剂氟吡菌酰胺对菌核病菌的菌丝生长、菌核形成及萌发均具有较高的抑制活性,且在田间能够有效地控制菌核病发生,因此该药剂是防治菌核病的高效药剂,可作为现有防治药剂的补充。  相似文献   
98.
采用田间试验方法,以单纯施用氮磷肥和施用石膏为对照,施入不同数量的硫磺,通过对土壤pH和有效性微量元素的影响评价盐碱土的改良效果。结果表明:施用2 000 kg/hm2石膏和S1(施硫1 000 g/hm2)、S2(施硫2 000 kg/hm2)、S3(施硫3 000 kg/hm2)3个水平硫磺处理,都有降低pH值的作用;其中,施硫1 000 kg/hm2(S1)处理效果最好。氮磷肥配合施用硫磺和石膏,对4种微量元素铜、锌、铁、锰有效性有一定的影响,但是,除个别处理对有效铁和有效锌的影响达到显著水平外,其它处理的影响都不是太明显。因此,单纯施用化肥、化肥配合硫磺施用以及化肥配合石膏施用都可以在一定范围内起到改良碱土、降低土壤pH的作用。  相似文献   
99.
【目的】研究秦川牛生长激素基因第2外显子的多态性,及其与部分体尺性状指标的相关性。【方法】以502头2周岁左右秦川牛为研究对象,利用PCR-RFLP技术检测生长激素基因上存在的单核苷酸多态性(SNPs),并分析其与秦川牛体尺性状的关联性。【结果】在GH基因第5外显子中发现了2处SNPs,分别为错义突变和同义突变。位点1经AluⅠ酶切后产生AA、AB和BB 3种基因型,A、B等位基因频率分别为0.825 7和0.174 3;卡方检测显示,该位点在所检测秦川牛群体中处于Hardy-Weinbery不平衡状态;关联分析表明,该位点不同基因型个体之间在体高、胸围、体斜长和尻长上差异显著。位点2经AflⅡ酶切后产生CC和CD 2种基因型,C和D等位基因的频率分别为0.902 4和0.097 6;卡方检测显示,该位点在所检测秦川牛群体中处于Hardy-Weinbery不平衡状态;关联分析表明,该位点不同基因型个体间在腰角宽、坐骨端宽和尻长上差异显著。第5外显子2个位点合并基因型分析结果表明,双杂合基因型个体各体尺性状均显著高于其他基因型组合,并且多标记位点的组合效应高于单标记位点。【结论】组合ABCD各体尺性状数值均高于AB和CD基因型,组合ABCD可能是影响牛体尺性状的最佳基因型组合。  相似文献   
100.
盐度渐变对虾夷扇贝(Patinopecten yessoensis)免疫指标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盐度是影响贝类生长的重要环境因子之一,将虾夷扇贝在盐度40,35和30的条件下培养7 d后,进行盐度渐变处理,分别由40降至35、35降至30、30降至25、30升至35,检测虾夷扇贝在不同处理时间的溶菌酶(LZM)、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氢酶(CAT)、 谷胱甘肽(GSH)活力。结果显示各处理组中4项免疫酶指标的变化趋势基本一致,即盐度渐变后LZM活力相对对照组(0 h)呈现显著下降后逐渐上升最终趋于平缓且高于对照;SOD活力短期内下降显著,而后逐渐趋于对照水平;CAT活力先下降后恢复再下降,最终趋于对照水平;GSH活力短期内稳定后逐渐升高后恢复至对照水平。上述结果表明,盐度渐变对虾夷扇贝LZM、SOD、CAT及GSH等四项免疫指标有显著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