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29篇
  免费   54篇
  国内免费   84篇
林业   60篇
农学   96篇
基础科学   58篇
  76篇
综合类   406篇
农作物   67篇
水产渔业   34篇
畜牧兽医   286篇
园艺   55篇
植物保护   29篇
  2024年   18篇
  2023年   86篇
  2022年   62篇
  2021年   42篇
  2020年   72篇
  2019年   91篇
  2018年   81篇
  2017年   42篇
  2016年   32篇
  2015年   40篇
  2014年   67篇
  2013年   47篇
  2012年   50篇
  2011年   41篇
  2010年   57篇
  2009年   59篇
  2008年   44篇
  2007年   66篇
  2006年   27篇
  2005年   18篇
  2004年   15篇
  2003年   18篇
  2002年   7篇
  2001年   10篇
  2000年   9篇
  1999年   9篇
  1998年   10篇
  1997年   5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5篇
  1992年   9篇
  1991年   7篇
  1990年   4篇
  1989年   3篇
  1988年   1篇
  1984年   1篇
  1981年   1篇
  198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6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2 毫秒
101.
以马铃薯-大豆套作模式为研究对象,通过2年的大田试验,分析不同熟期大豆品种与马铃薯组合后系统内作物干物质和养分积累的特性与种间竞争补偿的相互关系,阐明间套作系统种间竞争力弱化和恢复补偿能力提高的作用机理,为实现间套作可持续发展提供科学依据。结果表明:套作马铃薯干物质及养分积累无显著变化,而套作大豆变化显著。出苗60 d内套作大豆干物质积累量是同期单作的43.74%,出苗后80~100 d,晚熟品种干物质积累量相对于中熟和早熟提高的幅度分别为35.54%~59.22%和65.56%~70.81%,大豆收获时,晚熟品种干物质积累接近单作,两者间差异不显著。共生期,套作大豆N、P、K积累量较同期单作降低的幅度分别为31.43%~41.44%、21.17%~25.36%和23.23%~35.6%,晚熟品种与中熟、早熟品种间差异达到显著水平。共生期结束后,套作大豆养分吸收量较单作显著增加,收获时,晚熟品种N、P、K养分积累量接近单作,两者间差异不显著。综上,在该群体中,马铃薯是核心作物,共生期处于竞争优势(APS>0、CRPS>0),而大豆处于竞争弱势(APS<0、CRPS<0),选择晚熟大豆品种与马铃薯组合可弱化种间竞争力和营养竞争比率,还有利于马铃薯收获后恢复补偿能力的发挥。  相似文献   
102.
本研究从2005到2006年中国部分地区鸡场疑似鸡传染性支气管炎病毒感染鸡分离到12株鸡传染性支气管炎病毒,并对其部分生物学特性及基因型进行了研究。发现其中11株病毒分属于LX4和CK/CH/LSC/99I型。通过S1 基因比较、进化树分析、BLAST搜寻以及动物试验等方面研究发现CK/CH/LSD/05I是一株新型变异毒株。动物感染试验表明CK/CH/LSD/05I感染鸡的肾脏病变不明显,仅有20%的感染鸡肾脏病毒分离呈阳性,但100%感染鸡呼吸道病毒分离阳性,表明该病毒不是中国普遍流行的“肾型”毒株,而其对呼吸道具有强的嗜性。同时,试验应用弱毒疫苗H120和本实验室致弱的3株异种毒株进行了动物保护试验,结果显示用CK/CH/LSD/05I攻毒后,这4株异种传染性支气管炎病毒的免疫对气管的保护率很低。初步提示该毒株可能属新的血清型病毒。  相似文献   
103.
[目的]探究植物的交互作用对生态浮床去除N,P效率的影响,为后期南海湖湿地规模化建设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在自然开放水域条件下,选取适合于北方生长的3种挺水植物水葱、千屈菜、风车草为浮床植物,以高密聚乙烯空心塑料基盘为植物载体,建立单一种植与交叉混合种植两种浮床体系,在南海湖湿地保护区进行为期90 d的水质处理,研究植物生长特性及浮床净化效果。[结果] 10月份收割时,混合浮床中水葱和风车草的分蘖数分别达26和30株,生物量(鲜重)分别为1.43和1.98 kg/株。风车草浮床N累积量最好,达110.6 g/m~2,水体TN去除率34.9%。混合浮床P累积量最好,达26.02 g/m~2,水体TP去除率43.3%。[结论]植物的交互作用对植株的分蘖繁殖有一定促进作用,但不改变植物自身N,P吸收能力,植物体对N,P的累积量受生物量影响较大,3种植物在混合浮床中的整株N,P累积量要高于单植物浮床,混合浮床可作为针对南海湖富营养化水体修复的浮床形式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104.
免疫层析技术是一类以纳米级标记物探针作为示踪和标记物的检测技术。此类技术除了具有操作简易、反应迅速和时耗较短等特点外,还兼具低成本和高特异性,尤其适用于临场检测。免疫层析技术的发展随着时代需求也在不断加速和更新,现以经典的胶体金免疫层析技术为基础,综述时间分辨与镧系元素荧光免疫层析、荧光微球免疫层析、量子点免疫层析、纳米模拟酶免疫层析及结合新技术的免疫层析的原理、研究进展和临床应用,并对免疫层析技术的未来发展做出展望。  相似文献   
105.
正支原体(Mycoplasma)是目前世界上最小的、进行自我复制的、且能在无生命培养基中生长的原核生物,结构简单,缺乏细胞壁,能通过0.22微米的细菌滤器。支原体种类繁多,对人类和动植物造成的危害大,且易污染体外培养的细胞,给科研工作带来  相似文献   
106.
LED补光组合对大棚越橘生长发育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2年生南高丛越橘‘Emerald’为材料,以大棚内自然光作为对照,研究LED光源的红蓝光(3︰1和6︰1)、紫外光(UVA)对植株长势、叶片光合作用、碳氮代谢、开花基因表达及开花率、果实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红蓝光组合处理下‘Emerald’的植株营养生长较旺盛,株高、1年生枝条长度和粗度显著高于对照。此外,红蓝光(6︰1)处理下叶片的叶绿素相对含量、比叶重和净光合速率均显著提高。红蓝光组合也可诱导植株开花,开花基因FT表达量和开花率明显高于对照。紫外光下叶片的氮含量、开花率及FT基因表达量显著高于对照。不同光质组合补光对‘Emerald’的果实品质有显著影响,红蓝光(3︰1)处理下果实的质量、横纵径、可溶性固形物、可溶性糖、花青素含量和糖酸比均高于对照。总之,不同光质补光会促进越橘‘Emerald’的生长发育,红蓝光6︰1组合对促进营养生长作用相对较大,红蓝光3︰1组合对提高果实品质效果较好。紫外光虽能改变植株形态和促进开花,但果实品质提高效果较红蓝光处理稍弱。  相似文献   
107.
对陕西省关中地区31个不同规模的奶山羊养殖场使用机器挤奶的相关数据及资料进行分析。结果表明,不同奶山羊养殖场规模、挤奶设备、挤奶时间、质检方式和羊奶售价等方面均存在差异;机器挤奶流程、挤奶次数和环境卫生等影响到奶山羊乳房健康和羊奶品质。应加强对养殖场挤奶机器的管理,规范机器挤奶技术流程,提高奶山羊养殖场生产效益。  相似文献   
108.
奶牛乳腺炎是严重危害养牛业的常见疾病,近年来对奶牛乳腺炎的研究不断深入,关于乳腺炎天然免疫进程的研究也不断深化。核苷酸结合寡聚化结构域蛋白(NOD)是天然免疫的重要组成部分,不断有报道称NOD蛋白参与或调控了乳腺炎天然免疫进程,论文以NOD1/2为出发点从NOD家族的结构、NOD1与NOD2的异同、NOD1/2参与天然免疫进程以及NOD1/2与乳腺炎的关系等方面总结相关研究进展,为深入了解NOD1/2及其在奶牛乳腺炎中的作用,给乳腺炎相关治疗方法的优化及相关药物的研发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09.
本试验旨在研究大午粉1号配套系中A、C、D纯系蛋鸡体重及体增重与产蛋数的关系。试验分析开产体重、18周龄体重、43周龄体重、18周龄至43周龄体增重(以下简称体增重)与开产至43周龄累计产蛋数(以下简称43周产蛋数)之间的相关性以及各纯系体增重不同范围与43周产蛋数的关系。结果表明:3个纯系的体增重均与18周龄体重、43周产蛋数呈负相关,而与43周龄体重呈极显著正相关(P0.01);3个纯系的43周产蛋数均与18周龄体重呈正相关,与43周龄体重呈负相关;A系蛋鸡的体重和体增重明显小于C系蛋鸡和D系蛋鸡的体重和体增重,但各纯系蛋鸡的体增重变异系数之间的差异比较小;A系体增重集中在100~500 g,其中体增重范围在100~400 g时的43周产蛋数显著高于其他体增重范围内的产蛋数(P0.05);C系和D系体增重集中在200~700 g,其中体增重范围在200~400 g时的43周产蛋数显著高于其他体增重范围内的产蛋数(P0.05)。  相似文献   
110.
指出了蓝莓种植是近几年来大连地区农业经济作物新的增长点,种植蓝莓是当地农民致富的有效途径。研究调查了普兰店区的蓝莓长所需气象环境条件和普兰店区自身气象条件是否匹配,根据调查结果提出了相应的生产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