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8篇
  免费   0篇
林业   86篇
综合类   72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6篇
  2003年   20篇
  2002年   20篇
  2001年   6篇
  2000年   5篇
  1999年   7篇
  1998年   8篇
  1997年   8篇
  1996年   12篇
  1995年   8篇
  1994年   9篇
  1993年   9篇
  1992年   5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3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3篇
  1985年   2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41.
竹蝉为害竹林,刺吸毛竹鞭根汁液,严重影响竹笋产量的提高。竹蝉主要以若虫为害毛竹鞭根,剌吸汁液,消耗母竹营养,受害竹林枯枝增多,尤其是生产鞭、冬笋受害更为严重。据余姚市洪山乡调查,由于竹蝉的为害,每年鞭产量下降25%左右。因此,要重视竹蝉的防治。  相似文献   
42.
雀斑的防治     
雀斑也称夏日斑,发病不受性别限制,是常见的遗传性色素沉着病,系染色体显性遗传。在一家数代中,往往连续地在同样部位发生同样雀斑,大多在6岁左右开始出现,随着年龄增长而逐渐增加,每到夏天,皮肤就显出色素加深的斑点,因此夏日里防治雀斑更为重要。夏日人们外出时要避光戴凉帽,穿长袖衣服,尤其是中午11时到下午3时应尽量避免阳光的直射。治疗  相似文献   
43.
<正> 笋用林、水果、茶叶等施肥是增产的关键。用科学的方法积存农家肥,可有效防止肥效的挥发损失,帮助磷的吸收,成倍地提高肥效。方法是:  相似文献   
44.
应重视林场职工文化科技教育徐昌棠浙江省宁海县五山林场冬瓜浪林区,1972年种植的杉木车产林,到1985年经典型地调查,平均亩产材一立方米,但有的林场10多年生的杉木只能作木栓,差距为啥会有这样悬殊?原因是五山林场的石兆中场长本身就是工程师,对林业生产...  相似文献   
45.
香樟属樟科、樟属常绿乔木或灌木树种 ,生长快 ,材质优良 ,木材有香气 ,是家具、建筑、造船的良材 ;也是城市、村庄、海岛的主要绿化树种之一。杭州、宁波等城市已作为市树广泛栽植。由于香樟主根发达须根不多 ,若按常规植树造林成活率较低。为此 ,70年代宁波市南溪林场分别采取截根灭梢和截干法进行了造林试验 ,使造林成活率大大提高 ,一般在 92 %~ 95 %以上。实践证明 ,上述 2种造林方法有如下优点 :一是可以延长造林时间 ,采用一般造林方法 ,必须在清明前后进行 ,成活率才有保证 ,而实行截根灭梢和截干造林 ,冬季、春季都可进行 ,造林时…  相似文献   
46.
水松为杉木科水松属半落叶大乔木,是我国南方特有的一个古老树种,喜水湿或沼泽环境,在P~H值5—9的土壤条件下。均能正常生长 水松多分布于珠江三角州,在广东各地、闽南的河堤沟边和浙江省的杭州西湖及宁波奉化溪口亦有栽培。水松根系组织松软、耐浸耐腐,被泥层掩埋数百年的伐根,也能保持完整。主根能伸进土层5—7米。珠江三角洲的河堤两  相似文献   
47.
1.收获 茯苓从种植到收获,一般需要1年。具体掌握标准是视松木变棕褐色,一踩就碎,基料耗尽,苓蒂松动,浆汁比以前更少,即可收获。成熟后的茯苓呈球形、扁圆形或不规则的块状,大小不一,重量从几十克到数十公斤不等。 2.加工方法(1)先把收获后的茯苓刷净泥沙,地面铺上稻草或麦秆,堆放在不通  相似文献   
48.
夏季是竹鞭生长、伸展和笋芽膨大季节,此时土壤湿润有利竹笋增产。据宁波市竹笋高产基地的试验,如果在竹鞭和笋芽生长期能满足水分养分的需要.第二年竹笋要比干旱年增产30%~40%。在我们浙江,每年7~8月份是台风季节,如不做好排水沟,台风夹带暴雨,极易造成松土后的竹山水土流失,冲走肥土,使鞭根暴露,影响产量。因此夏季做好施肥、保土排水、诱鞭、断鞭、铺草覆土工作十分重要。  相似文献   
49.
徐昌棠 《新农村》2005,(1):26-26
寒冬腊月,气温剧降,人的身体很容易生冻疮,特别是暴露部位,如手、耳及脚等。生了冻疮,不仅影响美观,而且奇痒难耐,给生活、学习和工作带来很多不便。下面几种防治方法有较好的疗效,可供患者选择。  相似文献   
50.
浙江省鄞县姜家山村有刚竹(宁波称龙丝竹)面积2400多亩。1992年全村产刚竹笋50万kg,其中35万kg鲜销,15万kg加工成羊尾笋,平均每kg笋的价格达1.32元,全村笋总产值136万元。全村43户,187人,人均刚竹山13亩,户均刚竹笋收入7619元,人均1752元,该村靠刚竹笋成了富裕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