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3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4篇
林业   1篇
农学   1篇
基础科学   13篇
  3篇
综合类   46篇
农作物   1篇
畜牧兽医   1篇
园艺   11篇
植物保护   1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5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8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9篇
  2009年   9篇
  2008年   2篇
  2006年   2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7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行距配置方式对夏玉米氮素吸收利用及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6,自引:2,他引:4  
为确定黄淮南部夏玉米产区机械化生产适宜的行距配置方式,2012—2013年同时在河南省方城县和辉县两个试验点设置大田试验,以高、中、低3种株高类型的玉米杂交种‘先玉335’、‘郑单958’和‘512-4’为材料,设置2个种植密度(低:60 000株·hm~(-2);高:75 000株·hm~(-2))、5个行距配置方式(50 cm、60 cm、70 cm、80cm等行距和80 cm+40 cm宽窄行距),研究了不同株型玉米品种在不同密度和行距配置条件下对氮素吸收利用效率和产量的影响。结果显示,低密度种植条件下,高秆的‘XY335’和矮秆的‘512-4’均以60 cm等行距处理产量优势明显;中秆的‘ZD958’在辉县和方城分别以60 cm和70 cm等行距产量最高。在高密度种植条件下,高秆的‘XY335’和中秆的‘ZD958’均以60 cm等行距处理产量最高;而矮秆的‘512-4’则以50 cm等行距种植产量优势明显,但与60 cm等行距处理差异不显著。植株氮积累量随行距的扩大呈先升高后降低的趋势,以60 cm等行距的氮积累量较大,低密度时显著高于80 cm等行距和80 cm+40 cm宽窄行距处理,而高密度下与各行距处理差异不显著;不同品种植株氮积累量对行距反应不同,高秆品种在行距间差异不显著,中秆品种80 cm等行距最低且与其余行距处理差异显著,矮秆品种50 cm和60 cm等行距氮积累量最高且与其余行距差异显著。两个密度种植条件下,籽粒氮积累量和氮素收获指数均随行距的扩大先升高后降低,在60 cm等行距处理达到最大值,并且均显著高于其他行距处理;氮肥偏生产力随行距的扩大呈现先升高后降低的趋势,60 cm等行距处理较高,但在低密度下与其他行距处理差异不显著,高密度时与80 cm等行距处理差异显著。与其他行距处理相比,60 cm等行距处理具有相对较高的氮素吸收利用效率和产量,能够较好地协调玉米土壤与植株的氮素吸收利用关系,兼顾不同株高类型玉米品种在一定密度范围内获得高产,可作为目前黄淮南部地区夏玉米统一的行距配置方式进行推广。  相似文献   
12.
不同行距配置方式对夏玉米冠层结构和群体抗性的影响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为探究行距配置方式对冠层微气象因子及群体抗逆性的影响,明确夏玉米适宜的行距配置方式,在方城和辉县设置大田试验,以3个不同株高类型的玉米杂交种为材料(中秆品种郑单958、高秆品种先玉335和矮秆品种512-4),设置2个种植密度(60 000株 hm-2和75 000株 hm-2),研究了5种行距配置方式(50 cm、60 cm、70 cm、80 cm等行距和80 cm+40 cm宽窄行)下冠层结构和群体抗逆性的变化。结果表明,不同株高类型杂交种在相同密度下,随行距扩大,株型变得松散,穗部叶片叶向值减小,并偏离种植行,向种植行垂直方向发展,冠层温湿度降低,群体抗逆性增强,但冠层光照截获率降低,产量也随之减少。对比发现,不同品种和密度下,60 cm等行距能够较好地协调冠层微气象因子与玉米产量的关系,叶片分布适宜,冠层温湿度和光能分布合理,显著提高了中下部的光能截获率,病虫害和倒伏的发生率较低,获得最高产量的频率最高,且适宜机械化田间作业,建议作为适宜黄淮海地区推广的种植方式。  相似文献   
13.
天牛属鞘翅目天牛科,是一类重要的蛀干害虫,俗称“老木虫”。成虫触角长达身体2/3至数倍。蛀干类天牛幼虫大多为圆筒形,头稍小。成虫取食果树花粉、幼芽、嫩枝、树皮及叶片;幼虫钻蛀为害,影响植物的正常生长,也常引起其它害虫和病菌的侵入,是造成大樱桃流胶的重要原因。  相似文献   
14.
基于近红外光谱技术的土壤养分快速、无损检测,有利于精细施肥决策。在一黄豆田采用7 m×7 m的栅格采集54个土样,测定其土壤有机质、速效氮、有效磷、有效钾,并使用FieldSpec 3光谱仪测定土样的近红外漫反射光谱。将54个样本随机分成预测集与验证集,其中预测集40个,验证集14个。通过平滑预处理后,利用主成分分析法(PCA)提取原始光谱8个主成分。然后以8个主成分为输入,分别以所测土壤养分作为输出,建立土壤有机质、速效氮、有效磷、有效钾的预测模型,最后对14个验证样本进行预测。结果表明,在小尺度采样的情况下进行光谱分析,采用主成分分析和人工神经网络相结合的方法建立土壤有机质预测模型,其测量值与预测值的相关性较高,相关度为0.796 2,相对误差较小,其平均值为1.88%,表明该方法预测土壤有机质含量是可行的。但对土壤速效氮、有效磷和有效钾含量的预测并不理想,还有待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15.
杨梅是浙江省黄岩地区主栽果树之一,栽培面积约2550hm2,多为1984年以后栽植,为使其早结果、早丰产,1989年开始土施多效唑试验,试验于1991年通过市科委组织的成果鉴定,1992~1996年在全市推广,取得了良好效果。试验和应用结果表明,江口...  相似文献   
16.
柑橘矢尖蚧是一种毁灭性虫害,为害叶片、枝梢及果实,严重时叶片卷缩、干枯、树势衰退,产量逐年下降,甚至枯死。由于该虫繁殖力强,潜在威胁大,成为柑橘生产上密切注意的问题。近年来,黄岩局部橘园矢尖蚧发生较为严重,为此我们及时进行调查观察并采取相应的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17.
1995年我们在黄岩北洋镇进行40%杀扑磷EC(杭州东风农药厂黄岩分厂产)防治柑桔黑刺粉虱田间药效试验。供试品种为中熟温州蜜祖。试验设杀扑磷1000倍、1500倍、2000倍,速扑杀1500倍及清水对照5个处理。2株1小区,4次重复,随机排列,小区之间设保护株。于9月18日第三代柑桔黑刺粉虱幼孵盛期喷药。喷药前,在每株同方位选择早秋梢挂牌,用手持放大镜调查治虫数,药后20天检查活虫数,计算死亡率及防效。试验结果表明:对柑桔黑刺粉虱20天的防效以速扑杀150o倍、杀扑磷100o倍为较好,分别为95.7%、94.0%,杀扑磷15O0、2000借次之,分…  相似文献   
18.
利用引进日本的六色凹版印刷机及挤出复合机,配置国产分切机,采用国产原材料,成功地开发出双向拉伸聚丙烯/低密度聚乙烯等食品高档彩色软包装复合膜,填补了我区食品软包装复合膜生产的空白。文中对复合膜生产过程及技术要点作了详细论述。  相似文献   
19.
张海红 《农业工程》2016,6(3):100-102
目前我国甘蓝移栽机发展还处于初级阶段,机械化水平低。结合国内外各种移栽机的特点,设计了甘蓝脉冲式注水移栽机,该机操作简单,作业效率高。介绍了其整体设计、工作原理以及关键部件的研究设计等。   相似文献   
20.
三黄片是由大黄、盐酸小檗碱、黄芩浸膏3味中药经加工提取制成的中药固体制剂,用于三焦热盛所致的目赤肿痛、口鼻生疮、咽喉肿痛、牙龈肿痛、心烦口渴、尿黄便秘[1]。国内三黄片的生产厂家多而杂,导致质量差异很大[2]。溶出度是指药物从片剂或胶囊剂等固体制剂在规定溶剂中溶出的速度和程度,是评价一种药物制剂不同品种、不同厂家产品、不同批次间质量的重要数据[3]。本实验考察张家口市售5个厂家的三黄片在pH1.2的盐酸溶液中的溶出情况,以期为控制三黄片质量及临床用药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