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99篇
  免费   19篇
  国内免费   32篇
林业   23篇
农学   28篇
基础科学   59篇
  46篇
综合类   163篇
农作物   14篇
水产渔业   5篇
畜牧兽医   30篇
园艺   32篇
植物保护   50篇
  2024年   9篇
  2023年   23篇
  2022年   27篇
  2021年   21篇
  2020年   25篇
  2019年   31篇
  2018年   23篇
  2017年   14篇
  2016年   18篇
  2015年   21篇
  2014年   24篇
  2013年   24篇
  2012年   25篇
  2011年   16篇
  2010年   30篇
  2009年   33篇
  2008年   18篇
  2007年   14篇
  2006年   11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9篇
  2003年   7篇
  2002年   1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3篇
  1993年   2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2篇
  198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5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31.
土壤斥水性对含水率的响应模型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选用以色列3类不同质地的10种不同斥水性的土壤为研究对象,采用滴水穿透时间法测定土壤斥水性对含水率的响应关系,得到了不同土壤斥水持续时间随含水率变化的规律,通过Gaussian模型、Lorentzian模型和Lognormal模型对这种规律进行回归分析,最终得出了土壤斥水持续时间随含水率的变化规律符合Lorentzian模型。由此响应模型,就可以根据某种土壤部分斥水性对含水率响应的实测数据,计算出土壤斥水性的峰值含水率、峰值斥水性以及临界含水率,为不同土壤斥水性进行对比和土壤改良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32.
宁夏近40多年积温及不同积温期降水量变化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选取宁夏22个地面气象站1961~2005年逐日平均气温、逐日降水量资料,统计计算日平均气温稳定通过0℃和10℃期间的积温,结果表明:随着气候的变暖,宁夏各地≥0℃和≥10℃积温呈明显增加趋势,近19 a增加显著;≥10℃积温不同等值线明显向地势较高地区移动,喜温作物面积扩大;积温持续日数明显增加,有利于作物的成熟;≥0℃和≥10℃积温期间降水量主要在部分干旱地带增加,这有利于干旱地带农牧业生产和植被恢复。  相似文献   
133.
长江中游农田土壤微量养分空间分布特征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张智  任意  鲁剑巍  郑磊  苗洁  李小坤  任涛  丛日环 《土壤学报》2016,53(6):1489-1496
为了更好地掌握长江中游土壤肥力状况,运用地统计学和Arc GIS技术相结合的方法,对湖北、湖南、江西三省41 943个土壤样品的微量养分(铁Fe、锰Mn、铜Cu、锌Zn、硼B)含量的分布特征和空间变异进行研究。结果表明,长江中游土壤有效态Fe、Mn、Cu、Zn、B的平均含量分别为88.0、27.2、3.05、1.71、0.41 mg kg-1。空间分布特征表现为Fe、Mn均以江汉平原区较低,Zn以湖南省较低,Cu、B空间分布较为不均;与第二次土壤普查结果相比,土壤微量养分含量均有所提高,其中Fe、Mn、Cu含量为缺乏或严重缺乏的面积比例分别降至0.1%、2.2%和0.1%,而Zn和B分别为30.8%和17.7%。不同的土地利用类型、土壤类型和成土母质对土壤微量养分均有不同程度的影响。随着微量养分在农业生产中的贡献越来越突出,亟须根据土壤微量养分的分布特征进行分区管理。  相似文献   
134.
稻纵卷叶螟在探照灯下的扑灯节律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明确稻纵卷叶螟(Cnaphalocrocis medinalis)在探照灯下的扑灯节律,指导稻纵卷叶螟的预测预报,明确探照灯在迁飞性害虫监测方面的优势并合理利用,为轨迹分析设定生物学参数提供数据支撑,合理设置亮灯时间,节约诱虫成本。【方法】2012年和2013年在广西兴安县应用时控开关控制的探照灯诱虫器对稻纵卷叶螟进行自动分时段诱集取样,6个灯时的取样时段依次为19:30-21:00、21:00-23:00、23:00-01:00、01:00-03:00、03:00-05:00和05:00-06:00,7个灯时的取样时段依次为19:30-21:00、21:00-22:30、22:30-00:00、00:00-01:30、01:30-03:00、03:00-04:30和04:30-06:00。5月下旬至6月上、中旬是稻纵卷叶螟的主迁入峰期,6月底本地稻纵卷叶螟开始迁出,7月上、中旬大量迁出。在不同的迁飞期分别选择探照灯上出现的突增高峰日作为迁飞高峰期,进行单个晚上扑灯节律分析。划定单个晚上的扑灯高峰时段,把每个时段的诱虫量分别与当晚的时段平均诱虫量进行比较,卡方检验诱虫量显著大于平均诱虫量的时段定为扑灯高峰时段。【结果】稻纵卷叶螟年度间扑灯量有所不同,但年度间种群动态变化趋势较一致,均以第3代和第4代的诱集量最多。稻纵卷叶螟两年的扑灯节律具有稳定性,不同的迁飞时期扑灯节律有所不同。迁飞个体的降落由于飞行力的差异和气象因素的影响而在迁飞途中陆续不断地发生,稻纵卷叶螟迁入峰期时后半夜扑灯高峰较多,一般一晚上会有两个扑灯高峰,以01:00-03:00和03:00-05:00时段出现扑灯高峰频次较高;迁出期和本地活动期扑灯高峰均主要集中在19:30-21:00和21:00-22:30时段。探照灯因能诱到高空至少500 m以内的昆虫种群,使得稻纵卷叶螟在探照灯下的扑灯节律与在传统诱虫灯下有所差别。稻纵卷叶螟多选择在日落后大规模起飞,23:00-01:00时段降落的种群飞行时间最短,飞行了3 h,05:00-06:00时段降落的种群飞行时间最长,飞行了10 h。在进行迁入虫源分析时,以具体到某一天的扑灯高峰时间为起始时间逆推至黄昏的起飞时刻,得出的虫源地分布可能会更加准确。【结论】稻纵卷叶螟在不同的迁飞时期扑灯节律有所不同,探照灯比传统诱虫灯得到的扑灯信息更全面,明确稻纵卷叶螟的扑灯节律可以为轨迹模拟提供更加准确的轨迹分析时间参数。  相似文献   
135.
张智 《广西林业科学》2009,38(3):198-198
1 桉树白蚁的种类和形态 危害桉树的白蚁主要有家白蚁、大头家白蚁、黄翅土白蚁、黄胸散白蚁、海南大白蚁、歪白蚁、闽白蚁、华歪和大近歪白蚁等10种,其中黑翅土白蚁为危害桉树白蚁的优势种。白蚁是等翅目的昆虫。体色近于乳白色,体长一般由几毫米到十几毫米,有翅成虫的长度约为10~30mm,但多年生蚁后由于生殖腺的发达,腹部极度膨大,整个体长可达60~70mm。  相似文献   
136.
擎天凤梨泛素基因的克隆与序列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鉴于泛素与植物受高温等环境胁迫下产生的一些诱导型蛋白降解有关,本研究根据擎天凤梨Ostara早期花器的全长cDNA文库,经大规模随机测序及重叠群(contigs)内EST序列的拼接,获得了擎天凤梨多聚泛素基因全长cDNA序列(GenBank登录号:GQ890686),序列长1896bp,开放阅读框长1323bp,编码441个蛋白氨基酸残基,蛋白质分子质量为49.3kD,等电点pI为6.59。蛋白二级结构预测显示,该蛋白主要由随机卷曲、延伸链、α螺旋和β-转角组成;系统进化树分析表明与拟南芥推定的多聚泛素UBQ10(gi|23397122|gb|AAN31845.1|)亲缘关系最近;经推断它是由5个单体泛素组成的多聚泛素。本研究有助于进一步探讨该基因在低温胁迫下的反应机理以及如何采用分子调控手段增强擎天凤梨的耐低温能力。  相似文献   
137.
考察了发根农杆菌菌种、侵染时间、外植体类型、培养基类型和乙酰丁香酮5个因素对银杏毛状根诱导的影响,以及比较了后二因素对毛状根黄酮积累的影响。结果表明:以银杏胚为外植体,A4活化菌液中加入乙酰丁香酮100μmol·L^-1侵染15 min,再在MS培养基上培养发根率最高。乙酰丁香酮对毛状根中黄酮的积累没有显著促进作用,浓度高于120μmol·L^-1还会严重抑制发根。  相似文献   
138.
紫菜薹胞质雄性不育系薹2A及其杂交种的选育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用甘蓝型油菜陕2A转育的大白菜不育系11A为不育胞质供体,以紫菜薹自交系fp(01)为受体,通过杂交、连续回交方法育成紫菜薹胞质雄性不育系薹2A。该不育系不育性稳定,雌蕊功能正常,蜜腺发育良好,植物学性状优良,耐寒,配合力高。用不育系薹2A配制的紫菜薹杂交种"薹杂1号",具有高产、稳产、耐寒、抗病、优质和适应性强等特点。  相似文献   
139.
风扇组对气流速度场影响的CFD仿真及验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密植苹果园农药喷施不均匀、药液难以进入冠层内部的问题,结合密植苹果园的种植特点,提出了一种组合风扇的风送式喷雾结构,并通过CFD模拟探究该组合风扇出风口速度和倾角对气流速度场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随着组合风扇入口气流速度的增大,风送距离随之增大,但气流场分布特性基本一致;随着上下位风扇倾角的增大,3个风扇的相互影响越来越明显,3个风扇气流场的交汇扩大了组合风扇气流场的作用范围,侧位风扇倾角越大,X轴正向气流速度越大且越容易穿入厚厚的冠层内部;在入口风速为9m/s时,上下位风扇最佳倾角为35°~50°,侧位风扇倾角可根据果园植株幅宽特性进行调整;舍去两端误差较大的采样点,各倾角下采样点的相对误差基本分布在11. 00%~30. 00%之间,标准差介于0. 50~7. 50之间,模拟值与实验值的符合性较好。在距风扇安装位置0. 5~1. 5m之间的垂面上,气流场分布总体趋势为:中部流速最大,由中部向两侧逐渐递减。  相似文献   
140.
融合镁元素的水肥多因子耦合对黄瓜综合营养品质的调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研究融合镁元素的水肥耦合对黄瓜综合营养品质的影响,为黄瓜高品质生产提供水肥管理依据。方法 以灌水量的灌溉上限占田间持水量的百分比(X1)、施氮量(X2)、施钾量(X3)、施镁量(X4)为试验因素,选用四因子五水平正交旋转组合1/2实施的方法,测定可溶性蛋白、游离氨基酸、可溶性糖、还原性糖、维生素C、硝酸盐6项指标的含量,采用AHP层次分析法、熵权法和基于博弈论的组合赋权法对各项指标赋权,并基于TOPSIS法构建黄瓜果实综合营养品质评价体系;在此基础上,进行回归分析建立黄瓜果实综合营养品质对水肥耦合响应的数学模型。结果 单一指标权重为:维生素C(0.2457)>还原性糖(0.2305)>游离氨基酸(0.1666)>可溶性糖(0.1390)>可溶性蛋白(0.1179)>硝酸盐(0.1003);分析表明,在四因子耦合作用下,当施镁量为176.54—182.23 kg?hm -2、灌水量的灌溉上限占田间持水量的百分比为65.71%—67.61%、施氮量为490.78—512.16 kg?hm -2、施钾量为591.00—608.11 kg?hm -2时,黄瓜综合营养品质最好。 结论 水肥耦合对黄瓜综合营养品质具有显著影响,适当控制灌水量和施氮量、增加施镁量和施钾量对黄瓜综合营养品质的提高具有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