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5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6篇
林业   1篇
农学   2篇
  3篇
综合类   33篇
水产渔业   12篇
畜牧兽医   63篇
园艺   27篇
植物保护   1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2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5篇
  2018年   5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8篇
  2011年   12篇
  2010年   12篇
  2009年   16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10篇
  2006年   15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7篇
  2003年   9篇
  2002年   4篇
  2000年   2篇
  1996年   5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71.
野生茄子原生质体制备及电融合条件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野生茄子蒜芥茄(Solanum sisymbriifolium)和水茄(S. torvum)叶片为原生质体融合材料,对原生质体制备中酶解液浓度、酶解时间和电融合参数进行研究。结果显示:在0.3%(m/V)纤维素酶+0.1%(m/V)离析酶浓度条件下镜检观测到的单细胞数量最多;蒜芥茄酶解最适时间为14 h,原生质体产量达最大值15.06×106个 · g-1,水茄酶解最适时间为13 h,原生质体产量达最大值15.92×106个 · g-1;最适电融合参数为交流电场强度80 V · cm-1,作用时间10 s,直流脉冲强度1 250 V ·cm-1,作用时间 45 μs,次数1 次时,显微镜观测到融合效果最佳。  相似文献   
72.
柑橘类精油是一种经济、环保、天然的防腐剂,可作为其他抗氧化防腐剂(亚硝酸钠、硝酸盐、苯甲酸盐等)的替代品应用于食品保鲜。柑橘类精油主要来源于柑橘类水果的果皮,从果皮中提取精油不仅可以充分利用果蔬副产物,还可以减少由废弃果皮造成的环境污染问题。本文概述了柑橘精油的主要成分、提取方法、抑菌作用及其在食品保鲜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73.
为建立一种敏感、特异的检测疫苗中猪肺炎支原体污染的方法,设计了猪源支原体PCR通用外套引物和猪肺炎支原体种特异性内套引物及地高辛标记寡核苷酸探针,建立了PCR-斑点杂交技术,应用于猪瘟活疫苗中猪肺炎支原体污染的检测,并与套式PCR技术进行比较研究.结果显示,探针最低检出DNA量为23.4 pg,比套式PCR(最低检出量为62.5 pg)敏感性更高,且探针与鸡毒支原体和大肠杆菌DNA无交叉反应.对来自6个生产厂家共90批疫苗的检测结果显示,PCR-斑点杂交法比套式PCR法对疫苗猪肺炎支原体污染的检出率高10%.以上结果表明PCR-斑点杂交法具有更高的敏感性和特异性,在疫苗猪肺炎支原体污染的检测中具有推广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74.
斑点杂交法在鸡毒支原体污染检测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试验根据GenBank中登录的鸡毒支原体16S rRNA基因序列,用DNAStar和Primer 5.0软件自行设计探针,并进行地高辛标记。采用带正电的尼龙膜对提取的鸡毒支原体DNA进行斑点杂交反应,建立最佳的反应条件,并采用建立的条件对市场上随机购买的鸡新城疫活疫苗进行检测。结果显示,运用斑点杂交反应可以从疫苗样品中检测到支原体的污染,检出率为23.3%(7/30)。表明该方法快速、特异性、敏感性高,对生物制品中支原体污染的快速检测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75.
向日葵黑茎病发生规律及综合防治技术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向日葵黑茎病 Leptosphaeria ifndquisdi Frezzi,无性态:Phorna macdonaldi Boerma是国内新发生的检疫性病害,严重威胁着我国向日葵产业的发展.对新疆向日葵黑茎病发生分布、危害、病原菌、症状及发病规律等进行了综述,提出了防控对策.[结果]明确了向日葵黑茎病在新疆的发生分布范围、症状特征、病原形态和发病规律.[结论]向日葵黑茎病现分布新疆伊犁哈萨克自治州、博尔塔拉蒙古自治州、昌吉回族自治州9县3市;田间症状为叶柄处黑色椭圆形病斑,造成植株死亡;日照时数与病情指数呈负相关,与降雨次数无关,与降雨量呈正相关,与日照时数呈负相关;加强以植物检疫和种植抗病品种为主的防控措施,能控制其发生蔓延危害.  相似文献   
76.
奶牛白细胞黏附缺陷症是近年新发现的一种常染色体单基因隐性遗传病,由常染色体上CD18基因单碱基突变(A→G)引起的隐性遗传疾病,隐性基因纯合时导致白细胞表面的β2整合素表达明显减少或缺乏而引起临床发病,患病牛的主要特征是机体免疫力降低、易患病从而影响生产性能,严重影响了奶牛场的经济效益。文章综述了该病检测方法的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77.
猪肺炎支原体斑点杂交检测方法的建立及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建立猪肺炎支原体斑点杂交检测方法,并用于猪肺样品的检测,根据GenBank中登录的猪肺炎支原体(Mhp)P36基因序列,设计并合成一条地高辛标记的DNA寡核苷酸探针。进行Mhp斑点杂交反应,建立最佳反应体系和反应条件,对该方法进行特异性和敏感性试验,并采用最佳反应体系和反应条件在尼龙膜上对猪肺组织样品进行检测。结果表明,该检测方法可有效从可疑病料的猪肺组织中检出Mhp感染,检出率为39.5%。本研究建立的Mhp斑点杂交检测方法快速、敏感、特异,对Mhp的临床检测具有较好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78.
茄子果形的QTL 定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乔军  陈钰辉  王利英  刘富中  张映  连勇 《园艺学报》2012,39(6):1115-1122
 以圆茄高代自交系106和长茄高代自交系113为亲本,利用其F2群体构建了一张包括23个SSR标记和85个AFLP标记,共15个连锁群的复合遗传图谱。该图谱覆盖基因组长度1 007.9 cM,平均图距9.3 cM,长度和密度符合定位标准。采用MapQTL4.0软件并结合MQM作图法对果形QTL进行定位分析,定位到与果形指数相关的两个QTL,位于第1和第12连锁群上,表型贡献率分别为20.8%和41.5%;与果长相关的5个QTL,位于第1、8、11、12、14连锁群上,表型贡献率分别为16.5%、36.8%、9.8%、45.0%和41.9%;与果径相关的两个QTL,位于第1和第5连锁群上,表型贡献率分别为16.2%和15.8%。果形指数、果长和果径QTL同时定位在第1连锁群上,且与AFLP标记M23E21B距离3.5 cM,表明果形性状与该标记紧密连锁。  相似文献   
79.
刘富中  连勇  陈钰辉  张映 《园艺学报》2018,45(5):1011-1012
‘园杂460’茄子是以10cp1为母本,以0621为父本配制而成的一代杂种。植株直立,生长势强,果实近圆形,纵径10 ~ 12 cm,横径12 ~ 13 cm,单果质量500 ~ 800 g,商品果果皮紫黑色,光泽度好,萼片紫色。果肉淡绿色,肉质细腻,味甜,商品性好。耐低温弱光,中抗枯萎病。中早熟,露地一般产量82 458.8 kg ? hm-2。适宜华北、西北地区早春日光温室、秋日光温室、早春塑料大棚和春露地栽培。  相似文献   
80.
传染性海绵状脑病及其分子生物学诊断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传染性海绵状脑病是一种区别于普通流行病的人兽共患病 ,其病原体是一种具有传染性的、未知功能的糖蛋白 ,命名为蛋白质感染颗粒 ,即朊病毒。它是一个超出经典病毒学和生物学的全新概念。朊病毒是有机体的正常细胞蛋白质错误折叠的产物 ,其扩增机制和致病机制不同于一般病毒。传染性海绵状脑病潜伏期长 ,传染性强且无法治愈 ,机体免疫系统对朊病毒不识别。目前 ,传染性海绵状脑病的诊断已达到分子水平 ,国际上主要利用抗 Pr P抗体、脑脊液中蛋白质的改变以及实时 PCR和质谱分析法等手段来进行临床诊断和病原体的检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