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31篇
  免费   12篇
  国内免费   8篇
林业   3篇
农学   13篇
基础科学   54篇
  27篇
综合类   80篇
农作物   8篇
水产渔业   21篇
畜牧兽医   33篇
园艺   3篇
植物保护   9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8篇
  2022年   9篇
  2021年   7篇
  2020年   8篇
  2019年   8篇
  2018年   5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8篇
  2015年   9篇
  2014年   12篇
  2013年   6篇
  2012年   8篇
  2011年   8篇
  2010年   10篇
  2009年   10篇
  2008年   14篇
  2007年   23篇
  2006年   16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8篇
  2001年   7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8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6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5篇
  1987年   1篇
  1985年   3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2篇
  1982年   3篇
  1981年   1篇
  1980年   1篇
  1977年   1篇
  196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5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81.
一个农机安全员的自白□郑爱农口述张振国整理我叫郑爱农,是孝义市白壁关乡白壁关村的一名老拖拉机驾驶员,也是村级农机安全组织的联络员。早在1982年,我购回了全村第一台小四轮拖拉机。当时运输机械少,业务量相对较多,经济效益较好,我的劳动积极性也相当高。但...  相似文献   
82.
肉鸡业是回报率最高的养殖业之一。但肉鸡及其产品的快速流通,加剧了鸡病的流行。近年来随着高温、多雨、潮湿等多变天气的影响,许多环境条件致病菌疾病再度增多。生产实践中药物和疫苗的不合理使用一方面降低了鸡体对疫苗免疫的应答效果,另一方面使细菌的抗药性增强,  相似文献   
83.
为了提高棉花生产的信息化和棉花病虫害预报的效率与智能性,针对棉花病虫害入侵产生因素的多维性,对棉花叶面信息表现的时序、棉花叶面的状态在时间和空间域中表现出的紧密相关性进行了分析,把人工神经网中的BP神经网络算法和信息安全领域中的入侵检测技术CDAN引进来,构造成基于CDAN技术与BP神经网络的棉花病虫入侵检测一预报系统.  相似文献   
84.
贵州地区马铃薯免耕覆盖栽培技术规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自2001年以来,在贵州不同生态区的马铃薯产区开展了多年多点试验,全面系统地研究了马铃薯免耕覆盖栽培技术的各个环节,从中选出了不同生态区适宜的马铃薯良种并找到了实用的种薯处理技术、节本增效的合理密度、恰当的稻草覆盖厚度,提出了马铃薯免耕覆盖栽培技术规程.  相似文献   
85.
详细阐述了清洁生产的定义以及实施清洁生产的层次,论述了制革工业的废弃物污染和开展清洁生产的重要性。结合实例从原皮保藏、废液循环利用、减少铬用量等方面概述了清洁生产技术在制革工业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86.
50g/L炔革酸·唑啉草酯乳油对冬小麦田禾本科杂草硬草和茼草有良好的防效,春季使用的适宜剂量为45—60g/hm^2,防效优于精嗯唑禾草灵和炔草酸(麦极),并且对小麦安全。  相似文献   
87.
随生鲜乳日益成为人们餐桌的主食,乳制品的品质需要严格监管。本文从生鲜乳中碘含量的检测数据进行综述,旨在对生鲜乳中碘的含量进行指导。  相似文献   
88.
[目的]对患烂鳃病银龙鱼开展病原分离和鉴定。[方法]采用人工回归感染试验确定分离菌株的致病性,利用生理生化试验和16S r DNA基因序列分析对病原菌进行鉴定。[结果]分离菌株YY-2017-3对斑马鱼具有致病性,其生理生化试验结果与柱状黄杆菌相一致;YY-2017-3菌株的16S r DNA基因序列与柱状黄杆菌聚为一支,对多种药物显示耐药。[结论]菌株YY-2017-3被鉴定为柱状黄杆菌,这是柱状黄杆菌引起银龙鱼烂鳃病在国内的首次报道。  相似文献   
89.
为分析近年来天津地区养殖鲤(包括锦鲤)暴发性死亡的病因,利用病原菌分离、细胞培养、电镜观察、组织病理切片、人工感染实验、PCR和荧光定量PCR检测、基因分型等方法对患病鱼及病原进行了研究。结果显示,在患病鱼体表未发现大量寄生虫;在肝、脾、肾等内脏组织中未能分离到细菌;在鳃组织中发现大量的圆形病毒颗粒;使用患病鱼组织滤液感染锦鲤鳍条原代细胞,可观察到典型的细胞病变效应(CPE),注射患病鱼组织滤液和产生病变的细胞上清液可分别导致健康锦鲤93.3%和86.7%的死亡率;通过病理组织切片观察,主要病变组织为鳃、肝脏和肾脏。采用世界动物卫生组织(OIE)推荐的锦鲤疱疹病毒(KHV)检测方法进行PCR检测发现KHV呈阳性,且KHV在鳃组织中含量最高,肾脏次之,脑组织中最少。结合TK基因全长序列建立系统进化树和基因型分析,证实此次分离到的KHV为亚洲型毒株,属于I++II–基因型,将其命名为KHV-TJ1601株。这是我国华北地区首次报道KHV I++II–基因型的存在,可为KHV的进化分析和疫苗制备提供基础资料。  相似文献   
90.
从患头部溃烂病的淡水白鲨(Pangasius sutchi)肝脏中分离到1株优势菌BS1,分别以腹腔注射、创伤浸泡和直接浸泡三种方式感染淡水白鲨。结果显示:该菌株能感染淡水白鲨,且毒力较强,腹腔注射0.2 m L该菌液(1×108cfu/m L)可导致受试淡水白鲨100%死亡,创伤浸泡感染(1×107cfu/m L)死亡率达83.3%,直接浸泡感染(1×107cfu/m L)死亡率为0%,受感染淡水白鲨出现与自然感染相同的症状。对菌株BS1进行形态特征观察和主要理化特性分析,初步鉴定为嗜水气单胞菌(Aeromonas hydrophila)。进一步选用16S rRNA对该菌进行分子鉴定,序列结果进行BLAST分析并构建进化树,结果表明:16S rRNA基因与Gen Bank上登录的嗜水气单胞菌的相应序列具有很高的同源性,进化树聚为一支。综合生理生化与分子鉴定结果,判定所分离的菌株为嗜水气单胞菌。药敏试验结果显示:该菌株对左氟沙星、诺氟沙星、恩诺沙星、氧氟沙星、庆大霉素、卡那霉素、新霉素、妥布霉素、阿奇霉素9种药物高度敏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