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8篇
  免费   4篇
  国内免费   1篇
林业   3篇
农学   8篇
  2篇
综合类   49篇
农作物   12篇
畜牧兽医   2篇
园艺   7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6篇
  2019年   8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6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7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1篇
  2003年   7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4篇
  1998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8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目的]研究冀中南地区小麦-玉米周年种植节水生产新途径。[方法]试验设玉米灌浆后期不浇水,在小麦播前10、20 d浇水3个处理,不浇水处理为对照,研究"一水两用"技术对玉米产量及小麦播前耕层墒情及0~200 cm土层储水效果的影响。[结果]与对照相比,小麦播前10、20 d浇水对玉米穗粒数影响不大,但能明显提高千粒重和产量,增产率分别达5.9%和8.4%;耕层含水量分别平均增加11.0%、6.4%;0~200 cm土壤储水量分别增加771.0、663.5 m~3/hm~2。小麦播前20 d浇水对夏玉米增产效果较好,而小麦播前10 d浇水对提高土壤墒情及增加0~200 cm土壤储水量效果较好,从节约水资源,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角度考虑,采用小麦播前10 d浇水技术意义更大。[结论]该研究可为夏玉米灌溉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连作三七根际土壤中化感物质的种类及土壤浸提液对不同作物种子萌发的影响,为揭示连作三七根际土壤的化感作用机理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采用高效液相色谱分析(HPLC)测定未种植过三七的生土及种植1年、2年和3年三七的根际土壤中化感物质的种类及相对含量,并采用生物测定方法检测不同土壤浸提液对当地常见大田作物油菜、玉米和白菜种子萌发的影响.[结果]不同种植年限三七根际土壤中均检测到酚酸类化合物,随着种植年限的增加,除肉桂酸外,多数酚酸类化合物的含量(通过峰面积判断)较生土呈下降趋势,但无明显变化规律.同一种植年限下,较生土而言,随着土壤水提液浓度的增大,3种作物种子的萌发率整体上呈升高趋势;同一土壤水提液浓度处理下,种植3年三七的根际土壤水提取液对3种作物种子萌发的促进作用明显高于其他年限根际土壤水提液.不同溶剂土壤提取液处理下,随着土壤提取液浓度的提高,3种作物发芽率、发芽势及发芽指数逐渐表现出差异,多随着提取液浓度的增加,表现出促进作用.[结论]三七连作土壤中的大多数酚酸类化合物可能不是主要的化感物质,其土壤提取液对部分作物种子的萌发表现出浓度依赖性.  相似文献   
13.
小麦新品种石新828选育过程及高产栽培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了石新828小麦的亲本及其选育过程及特征特性,总结了石新828小麦高产栽培技术,以期为石家庄冬小麦高产并对冀中南麦区小麦生产提供技术指导。  相似文献   
14.
从高频再生体系的建立、农杆菌的侵染方法、导入外源基因等方面综述了芸薹属作物的遗传转化研究进展 ,并对研究中存在的再生成苗、转化率低和筛选方法等问题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15.
新型高档蔬菜——墨西哥菜用仙人掌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仙人掌类植物原产于美洲和非洲,墨西哥是美洲仙人掌的主要分布区.仙人掌类植物资源极为丰富,占全世界仙人掌种类的一半.食用仙人掌是人工杂交培育的品种,可分为果用、菜用、药用、染料用、饲料用5个大类.食用仙人掌是墨西哥人日常生活不可缺少的特色蔬菜和水果.  相似文献   
16.
茶树咖啡因合成酶基因RNA干涉表达载体构建   总被引:11,自引:3,他引:8  
咖啡因合成酶(TCS)是茶树咖啡因生物合成途径中的一个关键酶,催化7-甲基黄嘌呤转变为可可碱和可可碱转变为咖啡因。抑制TCS基因表达是培育低咖啡因茶树的最有效途径。用RT-PCR方法扩增茶树TCS基因的两个cDNA片段,并克隆入T-载体中。干涉载体和TCS基因片段的T克隆经限制性内切酶两次双酶切与连接,将两个TCS基因片段分别反向重复插入到干涉载体pFGC5941,构建了TCS基因的RNA干涉载体,分别命名为pFGC5941-TCS02和pFGC5941-TCS03。经PCR和DNA测序获得验证。TCS基因RNA干涉载体的构建为培育低咖啡因茶树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7.
杜鹃花是世界名花,属于中国十大名花之一,具有极高的观赏价值,在国际上广泛应用于园林绿化。花色是杜鹃花重要的观赏特性,也是一种与传粉者和自然环境的适应性特征,杜鹃花色素主要包含花青素苷和黄酮醇,其种类、含量和相关基因对花色形成具有重要影响,研究花色素组成及相关的生物合成途径是杜鹃花色育种的关键。文中综述了国内外对杜鹃花色素组成、花色遗传特性与育种、花青素苷合成途径等研究现状,揭示了杜鹃花色形成原理,提出未来研究重点为:注重黄色、花斑品种和蓝色杜鹃花培育,揭示杜鹃花中类黄酮着色机理及调控因子,运用转录组、代谢组、全基因组等新一代测序技术探究杜鹃花色素并建立相关数据库,以期为杜鹃花色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8.
观赏樱桃番茄的盆栽技术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1998~ 1999年 ,笔者进行了樱桃番茄的盆栽尝试 ,受到消费者的欢迎 ,其主要栽培技术如下。1 选用适宜品种以选用有限生长类型的早熟品种为主 ,易于矮化、结果集中 ,观赏性强。如中国农业科学院蔬菜花卉研究所的串珠番茄、台湾农友公司的四季红等。也可选用无限生长类型的中熟品种 ,配以摘心、激素处理等措施 ,强行矮化 ,如台湾农友公司的圣女 ,荷兰的樱桃红 ,日本的黄洋梨等番茄品种。2 适期播种黄淮地区春大棚栽培 ,一般在 12月上旬播种 ,翌年 2月上旬定植 ,4月上旬第 1穗果部分转红 ,即可出棚上市。此时已基本断霜 ,利于家庭养护。3 培…  相似文献   
19.
为了研究不同播种形式对小麦生育性状、群体结构及产量的影响,2013~2015年在冀中南太行山山前平原小麦—玉米一年两熟区的赵县和辛集,以婴泊700为试材,设15 cm等行距、7.5 cm等行距、全匀播、45 cm匀播+20 cm宽行4个播种形式处理,在相同播量条件下研究了不同播种形式对小麦群个体结构和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2个试点均以15 cm等行距播种形式最有利于小麦群个体的生长发育以及产量构成三要素的优化,小麦产量最高。当前冀中南山前平原区冬小麦理想的播种形式是15 cm等行距种植。  相似文献   
2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